1.课程基本程序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的程序主要有两个: (1)情境激趣—学生欣赏—自主探究—教师示范—创作实践—教学评价 (2)“情境激趣—学生欣赏—创作实践—自主探究—示范对比—创作实践—教学评价 2.模式操作 (1)情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首先,了解学生,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 (2)学生欣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收集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资料和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师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准备。例如,出示单线条的一个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然后在圆中添加一点,引导学生想象绘画的主体———橙子,这样通过点、线组成了立体的橙子的图形,使学生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既引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3)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例如上文提到的以橙子为绘画主体的课堂,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橙放大看看它的皮是怎样的?看上去像什么?———(通过触觉、视觉来了解橙皮的特征,并展开想象。)———(橙蒂)橙皮的表面突出来的一个圆点是什么?它的形状是什么?它像什么。进行变形想象。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联想和想象,这就是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学生由橙子可以想到花朵,想到星星,通过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4)教师示范 理论联系实际是美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示范观摩,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拓展学生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人美版教材第 2 册《太阳》是一节手工课,我在上课的时候引入了教师示范。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欣赏了艺术作品中的太阳图片,了解太阳光芒和外形的多样性。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一个太阳,使学生了解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最后,再带领学生欣赏多样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思路,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5)创作实践 少儿美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独创性,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改变,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到将创意变成作品的乐趣。仍以上面画橙子的课堂为实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橙子进行横切和竖切,出示橙子的横切面和竖切面,引导学生对橙子的横切面和竖切面分别展开想象,进行创意,并把自己的创意画出来,出示各组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6)教学评价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学生互评:将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这两种评价方式交替使用,一方面突出作品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成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