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自评报告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绿色学校>>c5主题活动
拒绝浪费
发布时间:2010/6/30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姚琴娟
三河口小学绿色学校团队观摩活动申报表
学校名称
武进区三河口四(4)中队
活动级别
镇级
活动名称
《拒绝“浪费”》
活动时间
2010.11
地点
四(4)班
参与人数
48
 
 
 
 
 
 
 
 
 
《 拒绝“浪费” 》这一活动主题,实际上是一个目标性表述特点很强的活动主题。学生对于“浪费”问题很熟悉,谈到浪费,自然而然也会想到节约,这是教师们、家长们长期灌输给学生们的一种思想。然而,究其“为什么要节约”的问题,很多学生不能明确的给予回答,他们的答案只能是“学校、教师、家长就是这么要求的。”为此,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这一活动主题的意义,就在于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明确的找到答案“我们为什么不能浪费,要养成节约好习惯”的根本原因。以学生自主而开放性活动,达到学生自省的教育目的;当然,这也是活动的主旨。于是,在活动设计中,教师会充分体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感受校园中浪费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着手;到引发学生产生深入思考:“点滴浪费”的价值,从而引发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矛盾,以更高的认识去审视浪费行为;再到,带领学生对浪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问题的意识;再到,促进学生产生共鸣,提出拒绝浪费的新举措,并积极主动的实施,这是学生活动实效性的显现;直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的环保意识,拒绝浪费,共创节约型绿色校园。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应该是从对浪费现象的漠视,无知觉,变化到思想上的冲击,产生矛盾心理,进一步变化到理性分析,做出果断行为,再进一步变化到自觉、主动行为。简言之,也就是“无意识——内心萌动——深刻感悟——理性分析——有意识行动——自觉主动行为习惯”,这即是学生活动的主线,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盖章)
        
 
 
签名:
 
 
 
 
 
 
  (盖章)
 
 
注:“活动级别”指:区级、片级、镇级、校级。
 
拒绝浪费
活动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
 2、  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
   3、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入话题
1.  老师将一周内在班里垃圾篮里面收集到未使用过的纸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参观。
2.  随着我们毫不留情地撕去一张又一张没有充分利用的纸,浪费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出现了。
3.  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节约,我们小学生更加应该拒绝“浪费”,拒绝“浪费”从身边做起,我们这一次活动的主题是:
板书: 拒绝浪费
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你肯定有许多感触吧!你有哪些收获?各自谈谈吧。清主持人上台。
二、展示活动成果:
1、故事小组讲故事。
(1)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今有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2)古有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2、调查小组汇报。
组长:我们这一小组一共6个人,我们调查的是浪费现象。我观察的地点是我们学校餐厅。热腾腾的饭菜在被同学们挑挑拣拣后,还剩下许多饭菜被丢弃在盘子里面。有时,红烧肉、青菜、豆芽装满了满满一大桶,就连好吃的鸡腿也不能幸免于难。
播放自制的PPT。
我做了这样一个题目让同学们来算一算:
食堂每天浪费约  50   千克饭菜。这样下来,一个月浪费饭菜约     千克。(按20天计算) 一年浪费      千克。(按10个月计算)可供一般三口之家吃       天,约      年。
当你算出这个题目,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吃惊!
同学1介绍
我是在网络上查阅资料的。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每人每天只有*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公斤定额的水量。3公斤水,要引用,要淘米,要洗菜……最后还要喂牲口。想想那些缺水的人们,我真是惭愧。平时,我用水从不加考虑,有时甚至浪费水都不心疼,洗脸用一大盆的水,刷牙时水龙头还开着。家里淘米、烧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都需要用水。这些水,用过一次就全倒了,现在想想实在是浪费,其实这些水都是可以二次使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每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水便哗哗流淌。然而,自来水并非“自来”,而是来之不易啊!研究这个课题后,我会时刻提醒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来节约用水!
 同学2介绍
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那次外出采访和那次外出调查。以前对于外出活动的理解往往局限在单纯的“活动”两字,或者说“玩”字。可这回我已真正明白活动的意义所在:活动为了更实际地搜集信息,为了更直接地接触与主题有关的对象,更有效更主动地探求到问题的答案。
同学3介绍
那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去敲科学老师办公室的门,按捺住内心的紧张向老师问了有关世界、中国水资源的几个问题。没想到老师出乎我意料地热情,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我一下子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原来要想有所收获就在一念之间。
同学4介绍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自主探究的好机会,也让我们在小组合作中更感受到集体的智慧远远胜于个人的智慧,更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同学5介绍
社会对浪费也做出了许多的整改。如Xerox公司发明一种纸,这种纸使用了非凡的化学材料,在24小时之后纸张上面的内容会自动消失,重新成为一张白纸,同样用户也可以使用打印设备将纸张上的内容擦除,打印设备采用的是一种非凡的激光。Xerox公司表示,这项技术会拯救无数的树木,平均会为每家公司节约1050元每人每年。
3、“行动起来,拒绝浪费”小组成果展示。
 主持人:对于此等浪费行为,我们理所当然要果断地说“不!”我们行动小组的同学用他们实际行动践行着“节约”理念,从小事做起,点滴入手。下面我们请他们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1旧挂历做成的扇子 ; 废布剪裁后制作成实用而美观的超市购物袋 ; 空的雪碧瓶底剪成了一个精美的小花盆; 旧布、旧尼龙袜制作成的时装艺术品……
2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小组成员动手制作“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手抄报、小诗歌。
4、“变废为宝”时装表演队汇报。
 主持人,我们模特队还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制作了一批服装呢,让我们来看看。
(1)“变废为宝”时装表演设计师介绍作品。
(2)模特表演时装秀。
三、活动评价
(1)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2)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学生自评互评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活动延伸
   同学们,这次活动让我们所有人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明白了浪费对我们的危害,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一课题后继续加入拒绝“浪费”的行列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拒绝浪费’”活动总结
我班开展了《拒绝“浪费” 》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表现出对活动的浓厚兴趣。我觉得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收获:
1.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由于我们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看着他们认真地调查,专注地查阅,热烈地讨论,细致地实验,严谨地总结,我真实地感觉到了学生在这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2.在活动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一切积极性的起源。在查阅资料、网上冲浪、观察、走访等途径中,学生不断地有所经历,有所“成就”,探究活动成了他们一种独特的情感享受。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搜集、分析,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拒绝浪费。这一结论并不要求完全科学化,只要学生能有逻辑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予以肯定,满足了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开展活动,学生有了收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将自己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与别人进行交流,在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将大家都遇到的困难提出来共同讨论,商量解决办法。
3.在活动中学会感悟
浪费是一个社会问题。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浪费已成我国目前一大社会公害。胡锦涛总书记也发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衣食无忧,所以“节约”意识非常淡薄,能源危机感、社会责任感不强。所以,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活动所强调的是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调查,去研究,去体验,去感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们在开展活动的过程或成功,或失败,或欣喜,或沮丧的亲身体验,都是成长过程中一笔不可小看的财富,这种酸甜苦辣的经历也会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4.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
我把全班分成了几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找出浪费现象,寻找控制浪费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合理分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回答,每一个精美的小制作,更能体现出小组合作的好处,学生们为多日来奔波、观察、学习所取得的丰硕的成果“沾沾自喜”的同时,正是他们体会到团结、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5.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创造
浪费现象的扼制,最有效的途径除了节约外,还要学会巧手制作,用流行语说是DIY,即学会“变废为宝”。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令我倍感欣慰。我惊喜每个孩子都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实践。他们用旧布、旧纸,一切旧的东西,拼贴起来的小作品,简直是一件件了不起的伟大艺术品。
当然,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但也发现学生的依赖性很强,依旧遵循“不拨不动”的惯性,习惯于“奉命行事”。愿我的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许多,成长许多,也愿自己的活动课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越走越成熟!
 
 
                                                     武进区三河口小学   姚琴娟
                                                         2010.12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0212186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河路35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