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自评报告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绿色学校>>c9教育成果
快餐与一次性消费品(案例)
发布时间:2012/6/28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

快餐与一次性消费品(案例)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课教学本身应体现丰富性、现实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其教学目标不局限在知识和技能等几方面,而是有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注重人的观察、分析、动手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体现在教师重视学生亲自调查探究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好教材。重点是通过学生了解快餐与一次性消费品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遭到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为了突破重点,我在教学设计上集教材与活动为一体,丰富和扩大了原有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实践课综合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实践课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快餐店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情况,知道一次性消费品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为保护我国的环境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设计】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网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学校所在地区餐饮业的管理部门,采访了解本地区一共有多少家快餐店或快餐公司,以及他们所在地点。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考察一次性消费品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调查组:对居民、同学和快餐店的顾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一次性消费品的看法。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居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人们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信息。

3、时间:两周。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有关快餐与一次性消费品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周

三、交流信息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三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收集、整理了有关快餐与一次性消费品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1、推选5个学生分别扮演生产一次性用品的乡镇企业的厂长、快餐店的老板、餐饮业管理部门的检查人员、环卫部门垃圾清运和处理的工作人员、快餐店的顾客。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邀请一位代表参加本小组的交流。

要求:根据身份的不同,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2、小组交流。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并接受代表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三)、全班交流

1、采访组:学校周围有3家快餐店,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达三百多人次,均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一次性塑料碗等,均是不可降解物。一次性筷子一双只有几分钱,比消毒的成本还低;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一个不到一角钱;一次性塑料碗每只只需几分钱。快餐店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用一次性消费品经济实惠,多攒钱,也不用人去清洗。快餐店的垃圾篓里堆满了发泡餐具,有的甚至扔在店外,时间久了,臭气冲天。大家深深感到:快餐店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虽然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更重要的是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考察组:河塘每条河道上漂着许多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发泡饭盒等,河水发绿发臭,河中鱼虾灭绝了。河岸旁随处可见的也是一次性垃圾,给环卫工人清扫带来了许多麻烦。大家一致认为: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3、调查组:一位顾客说,现在到快餐店吃饭可方便了,经济实惠,也不用洗碗筷;到商店买东西也不需要带篮子,有的是塑料袋装,可方便。但是他素不知道:一次性塑料泡沫快餐饭盒的自然分解时间大概需要200年。这种快餐盒如抛在农田,可使粮食产量下降20%;要是丢弃在大海里,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一次性塑料袋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由此可见,大家必须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4、查阅组:快餐店:一次性饭盒还在使用

11月3日中午时许,我们小组来到校门外暗访。一家小餐馆的老板正在忙碌着准备快餐盒饭,灶台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大堆发泡塑料饭盒。没有一个人对餐馆提供这种餐具表示异议,很多学生接过饭盒,蹲在附近就吃了起来。我们问:发泡餐具不是不准使用了吗?老板说:其实我也不想用这种塑料饭盒,谁不希望环境好?可是纸制饭盒和可降解饭盒成本太高,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一个不到一角钱,纸制饭盒和可降解饭盒一个就要2角多。你想啊,一个盒饭才三、四元,两个盒子就要5角。

时间一分分过去,吃饭的人也相继离开。用过的发泡塑料饭盒被随意扔在地上,饭店的垃圾篓里堆满了发泡餐具。一位环卫工人告诉我们,公园、街道、居民区随处可见这样的白色垃圾,让他们颇感头痛。

除了这些快餐店在使用发泡塑料餐具以外,一些相对高档的宾馆饭店也在用。他们在给客人打包时,用的也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据环卫专家介绍,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环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有的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温度达到65摄氏度以上,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使用后随意丢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

5、网络组:白色污染发出警告

跟许多人一样,我知道一次性产品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却很难拒绝它那种便捷的诱惑。比如到商店买东西,我会主动跟服务员说少给我塑料袋,我也会将所买的东西尽量放到一个塑料袋中,但我却很难跟一次性塑料袋说再见,因为它实在太方便了。

所以,我非常佩服像梁从诫先生那样的环保主义者。据说,梁先生外出吃饭都是自己带筷子,他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在我看来,能这样为一种理念、一种责任感而自觉约束自己的人,真了不起。

为了生活的方便与舒适,人类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发明,塑料袋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一发明也使人类自食其果,白色污染就是最大的苦果。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一次性塑料袋,正污染着我们乃至我们子孙的生存环境。我在一本环保书上曾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从飞机上看着地球惊呼:地球变成黑白两色了!这并非危言耸听。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废弃物的骤然增多。有专家指出,无论哪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物如得不到妥善回收处理,都会对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塑料袋绽放在树木上,如今已成为我国不少城乡的景观之一。为许多人所不知的是,还有更多的白色垃圾埋在地里,并会在那里坚守上百年。

防治白色污染刻不容缓,这是现实发出的警告。有专家认为,防治白色污染,回收再用、再生利用等办法可以采用。但要具体实施,必须制定相关法规,要加强市场和市容管理,要政策鼓励、扶持环保企业的发展,要使公民确立环保意识,约束自身行为。以塑料袋、塑料餐盒为例,若大家都能少用或重复使用并按规定处置,就能达到减量和回收利用的目的。但当不少人还缺少这种自觉时,辅之以经济手段限制使用则是完全必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没有责任感,没有相应付出,没有回收、利用、处置的压力,是白色污染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措施。

(四)、总结升华

厂长: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深深感到生产一次性筷子、泡沫塑料饭盒给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少生产不可降解物一次性用品,多生产可降解物一次性用品。

老板:同学们介绍得真好,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后我们快餐店应使用可降解物一次性用品。

检查人员:为了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被污染,我们检查人员应加强检查力度,尽量制止快餐店使用不可降解物一次性用品。

清洁工人: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好极了,我们从今以后清扫的垃圾应运到垃圾处理站,不让一次性用品来影响我们的环境。

顾客:从今以后,我决心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盘、碗和快餐泡沫饭盒,外出要自带饭盒、杯子和筷子。购物要自备袋(布袋、网兜)和菜篮子,少用塑料袋,生活垃圾不乱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大家一致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对身边的环境污染漠不关心,每一个地球的孩子都回关心地球**的生命,都会自觉地用行动来保护地球。人人决心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盘、碗和快餐泡沫饭盒,外出要自带饭盒、杯子和筷子。购物要自备袋(布袋、网兜)和菜篮子,少用塑料袋,生活垃圾不乱抛。课余时间组成一支环保小队,走上街头,向人们宣传环保,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我的收获】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一次性消费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在交流信息中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有重点地、使用规范语言进行交流信息、文明交际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辩论等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尊重主体,搜集信息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同,要求分成五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2、综合智能,整理信息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写一写,有的摄影,还有的摄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语文、美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多种智能来整理信息。

3、发展个性,交流信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挥毫泼墨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EndFragment-->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0212186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河路35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