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自评报告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绿色学校>>c9教育成果
走进美丽的校园
发布时间:2012/6/28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

走进美丽的校园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科学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中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课的诸多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在与学生共同参与《走进美丽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后,我真切地感受到:开放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一.开放的活动环境——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

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开放型教学,即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社会实践,极大地调动学习的自主性,以扩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进而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在教学《走进美丽的校园》一课中,我与学生共同探讨,开发了多方位的活动环境:

1、大自然  常青树小队的目标是调查校园树木的数量、特征、数量等,小队成员踏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进行实地的调查。调查结束后,学生们七嘴八舌,津津乐道,很自然地就认识了一些树木,并掌握了树木的生活习性。学生在活动中亲近大自然,感觉自然美,发现生活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的自我潜能也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充分地释放,他们体验到了努力后的愉悦和自信,获得了个性的和谐发展。 

2、社会中  小卫士队队员为了了解树木的过冬防护方法,他们利用节假日去请教林木场的叔叔,并亲自实践为小树苗穿上“棉衣”。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了实践能力,发展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图书室  图书室是学生获得知识,查找资料的最大宝库之一。让学生走进图书室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重大任务。环保小队为了调查绿色植物对环保的好处,他们走进图书室,自由查阅资料,并把所需资料进行摘录或复印。活动汇报时,他们搜集来的资料、图片呈现于大家面前。这次活动以后,学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有问题上图书室找"的意识。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等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网络世界  网络是万事通,INTERNET网络的发展,使得学校教育可以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教育部长陈至立也指出:"发展网络教育,使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电脑设施齐备,学生已有电脑初步知识,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是一个快捷的方法。因此,百花小队遇到不熟悉的花,用“百度”一搜索,便知道了花的生活习性;绿叶小队也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全国绿化人均占有量。网络让孩子们更快,更有选择地接受到更多、更新的信息。

二.开放的活动方式——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最佳途径。 

活动课程的关键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生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他们富于幻想,敢于探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活动方式的开放性表现在教学中师生角色可以互换,活动方式可以多变,也可以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如学生自行设计活动,自己进行实践操作等等。因此,教学中使用“资源包”时,或使用另外补充内容进行教学时,都将使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学生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就像常青树小队队员,他们仔细观察校园植物的品种及生态。同样的植物,它的叶子、果实的形态,即使一片叶子,也要细心观察它的叶形、叶缘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层次的缘故,学生或许并不能掌握多少高深的科学知识,只要他们学会怎样去观察就足够了。点金的方法掌握以后,再多的金子也可以得到。

2.动手操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绿化小队要测量校园绿化面积,他们每到课后就拿着皮尺东量西测,并向数学老师请教还没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队员们热情高涨,每学会一种新的计算公式,或每测得一处面积,他们就会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 

3.质疑思考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大脑的功能,充分挖掘了大脑潜力。小卫士队经过查找资料发现烟熏的方法可以帮助树木过冬,他们产生了疑问,怎样才能既让树苗防冻又不烧到树苗呢?学生自己一方面查资料,一方面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初步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能力   

要创新,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索。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十分宝贵的。在《走进美丽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我正确引导,使他们敢于钻研,敢于尝试、实践,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大胆尝试,不管他们的想法正确与否,不随意地加以批评,更不为他们代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让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得到知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创造性思维十分活跃,探索精神在活动中得到了培养。 

5.创造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的特点是能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它能全面地考虑问题,既考虑问题的本身,也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它能在众多的假设中做出选择,萌发出很多新的想法,使之成为自己的“独创”。在《走进美丽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中,百花小队自发买了对室内空气有好处的花放进教室,用他们的话说是“美化生活”;常青树小队为校园树木设计了许多形状各不相同的标签,为的是让更多的同学认识树木,保护树木;绿叶小队队员合力设计“足下留青”宣传牌……全班同学的发散性思维相当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时时迸发。

实践证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开放性的综合实践课。我们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他们自然的天性和原有的发展水平实施教育,儿童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综合活动课的开放性也真正体现了儿童的自然天性。如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实践、体验,就能使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也才能把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

<--EndFragment-->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0212186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河路35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