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最新更新
-
- 12-11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 12-11年级实施绿色学校的方案
- 12-10校内教师环保讲座内容
- 12-10校内教师环保讲座目录
- 10-31节约用电制度
- 10-31三河口小学节电节水计划
- 10-31三河口小学节能情况分析
- 09-11三河口小学少先队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绿色学校>>c9教育成果
-
在希望的田野上——学做小农民发布时间:2012/6/28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
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做小农民
一、课题的产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创新型的农民,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是农民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虽然对农业知识感兴趣,但了解甚少,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思想,我们高奏“科技兴农”的主旋律,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在周边农田开辟一块综合实验基地,体验当农民的滋味。因此,我们在年级内开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学做小农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走访农民、查阅资料、观察农业基地、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农作物的培植情况及农具的发展变化。
2、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滋味,了解农作物的科学种植知识和生长情况。
3、树立学生“科技兴农”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以及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技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活动形式:
走访农民、实地观察、动手实践、上网查阅、翻阅图书、讨论交流、写观察日记等形式。
四、活动过程
(一)确定活动内容
1.学生调查家中有哪些物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物品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去掉不太重要的,最后发现剩下的三件物品:粮食、蔬菜与服装,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物品都来自于农产品。学生认识到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激起他们要去了解农业的兴趣。
2.学生交流对农业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主要归纳以下四个方面:(1)农作物的育种;(2)农作物的移栽;(3)农作物的生长;(4)农业方面需要的工具。
(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立研究内容,从活动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到做主人的滋味。)
(二)组成研究小组
1.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研究小组,讨论交流给小组取名,分别是:育苗组、移苗组、生长组和农具组。有许多学生对农作物的培育特别感兴趣,育苗组、移苗组、生长组的人数相对农具组的人数较多。
2.各组推选正副组长。
3.由正副组长组织讨论,本组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活动,讨论结果是:
组名
活动形式
育苗组
上网查阅、翻阅图书、走访农民、亲手实践
移苗组
走访农民、实地观察、亲手实践
生长组
上网查阅、翻阅图书、亲手实践
农具组
上网查阅、翻阅图书、实地观察
4.正副组长负责分工,做到人人参与。
(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研究内容,并给自己小组取个好听的名字,让学生觉得研究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给他们的研究活动添加了一份调味料。当然,教师的主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活动前作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活动更具有操作性。)
(三)进行实践研究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分头行动,并作好活动记录,组织交流。
(1)育苗组
学生分头行动,一部分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上网查询;另一部分学生走进图书室,翻阅查找各种有关育苗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走访校外辅导员王伯伯,进一步了解育苗的实践操作知识,并动手进行瓜果的育苗。一开始,有个别学生种子撒得不均匀,经过多次尝试,能较好地完成撒种工作。在育苗阶段,有部分学生看到种子长势缓慢,比较心急,浇水过量,把有些种苗淹死了,这些同学急得哭了,但他们没有灰心,再次向王伯伯讨教经验,重新进行育苗,在大家的一番努力下,瓜苗基本上长势较好。
(2)移苗组
学生去实验基地,在王伯伯的指导下,进行移苗实践。王伯伯耐心地教,学生们认真地学,在掌握要领后,进行移苗。有一位同学比较胆小,提住苗不敢拔,生怕把它拔断了;而一位男同学恰恰相反,拔苗时用力过猛,拔断了好几株苗,大多数同学拔苗比较成功,在栽苗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动作不协调,不是把坑挖深了,就是把苗折断了,成功的概率不高。
(3)生长组
生长组的学生积极性最高,还没开始活动,有的学生就急着向长辈讨教经验,有的学生忙着查找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就动手干起了农活,有的锄头也拿不稳,但是他们自发地组织了锄草比赛;有的施肥,尽管动作不娴熟,但是仍在努力尝试;有的浇水,尽管水壶很重,但是干得很起劲。
(4)农具组
学生分头行动,上网查找的主要收集有关农具的图片资料;去文化站、图书室的学生主要收集农具发展史的资料;实地去观察的同学了解农具的作用。
2.实践后,各小组作好活动记录,还写了许多观察日记。(要给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联系好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校外辅导员。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活动,感悟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体验当农民的滋味,这种体验在书本中、课堂上是难以获得的。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展示研究成果
1.教师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及活动记录、观察日记整理后装入档案袋。
2.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展示各种资料,学生互相学习。
(2)交流心得体会。学生们都从劳动中,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明白了农作物栽培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
有的说:“我本以为挖坑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没想到刚挖了几个坑,种了几棵瓜苗,手上竟磨出了一个血泡……”
有的说:“我是生长组的,我主要负责撒化肥,,刚开始,我握紧拳头撒,可怎能么也撒不出;拳头一松,又会掉落在一个地方,几次下来,我才掌握撒化肥的动作要领。”
有的说:“我也是负责撒化肥的,大家一定以为化肥撒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化肥要撒均匀,太多会把瓜苗烧死的。”
有的说:“最令我兴奋的是,通过我们的劳动,莴笋长得可大了!我们还拔了几根莴笋回来烧着吃呢,味道真美呀!”
……
(五)拓展研究思路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欲望高涨,教师顺势利导,让学生说说还想研究农作物的哪些方面,可继续深入研究。
[总结与反思]
在研究中,大部分学生虽然兴趣浓厚,干起农活来劲头很大,部分学生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但是,他们动作要领掌握得很慢,对一些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得比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他们过着皇帝、公主般的生活,有些农民的子女,连一些常见的蔬菜都不认识,更别说去种植了。这次活动虽然很成功,但光*这几次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自家的农田,。多进行一些实地的研究,扎扎实实提高各方面能力。
此外,我还发现,让学生把活动记录和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学生总结反思的过程,这样以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进行研究。
<--EndFragment-->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