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口小学课题研究计划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言语实践活动的研究》 | ||||
课题总起讫时间 | 2014-2016 | 级别 | 区级 | 课题 负责人 | 张金花 |
课题组 成员 | 张春燕、周志兰、牟利英、王丽琴、吴银兰、崔海霞、徐群、吴留华、姚琴娟、邵春玉、李素敏、丁云燕、顾卫华、承金梅、陈成 | ||||
指导 思想 | 根据区、校教科研计划,本学期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以教师发展为核心,以课题研讨为载体,以课堂转型为重点。基于此,我们课题组将继续立足课堂,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课堂上聚焦学生实践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展开,实现课堂转型,同时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研水平。 | ||||
本学期 课题研究目标 | 1.通过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用素养的途径和策略,结合阅读教学,形成科学的可行性强的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活动与内容体系。 2.通过研究,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在动态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与语文实践,历练语言,增强表现,养成表达习惯和表达能力,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进而走向言语表现和言语创造。 | ||||
本学期 课题研究内容 | 1.讨论建立《三河口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制度》,成员们围绕课题研究的内容项目,根据自身教学专长,明确研究方向确定各自的子课题。 2.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摸底,了解学生语文课内和课外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教师对自己课堂中言语实践活动的反思。 3.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关注有关“言语实践”的理论、著作、教育杂志,通过各种方式查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动向并作摘录,形成汇编。有厚积才有薄发,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想才有创意,有目标才有行动。 4.根据研究目标及对课堂现状调查,制定了课堂观察表。 | ||||
本年度 研究工作重点 | 1、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本学期主要学习和本课题相关的教育书籍、核心期刊文章、研究学者的文章、文献综述、教学论文等。 2、积极上好研讨课,结合各年级教学内容探究符合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言语实践的着力点,并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 3、完善资料收集,加强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上传。 4、在研究过程中,勤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小结和论文,及时汇总、上传、送评。 | ||||
活动 安排 | 第一周: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第三周:课题组学期初会议,布置学期工作,明确研究重点。 第五周:开展理论学习沙龙活动。 第七周:开展研讨课活动。 第九周:开展研讨课活动。 第十一周:开展理论学习沙龙活动。 第十三周:开展研讨课活动。 第十五周:开展研讨课活动。 第十七周:开展课题实践沙龙活动。 第十九周:课题组学期总结会议。 | ||||
工作要求 | 主要是加强课题组的常规管理。 1、认真参加每双周四上午一小时的课题研究活动。 2、每次活动后,每位课题组成员要及时上传相关的过程性材料。 3、加强自主学习,每月上传自己的理论学习材料(或摘录)及反思一份。 4、积极反思、总结,每学期上传《课题研究手册》,每学年撰写有质量的课题论文一篇,提炼研究成果。 |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