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言语实践活动的研究》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
(2016年9月—2016年12月)
三河口小学言语实践课题组 执笔:张金花
本阶段的研究工作从2016年9月开始,到2016年11月止。
半年来,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继续积极投入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之中。结合阅读教学,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可行性强的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在动态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进而走向了言语表现和言语创造,使以生为本的“言语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创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育特色。
1、加强语文教与学课题研究力度,围绕言语实践的训练点进行研讨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常见的听说训练顺序,结合苏教版教材,精心设计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训练体系,各种体裁课文在教学时制定了明确的言语实践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1)现代诗歌 ①现代诗歌朗诵比赛;②作诗填词比赛。
(2)科学小品文 ①口头进行说明性的描述,指导表述的句式选择和调整;②专门训练:科普作品评介。
(3)记叙文 ①对课文的情节进行发挥性复述,要注意表述的生动和形象,内容的深刻和出其不意;②专门训练:故事会。
(4)古代诗词 ①朗诵训练;②意境的描述;③专门训练:对联训练。
(5)小说 ①口头评介作品;②语言的强调;③专门训练:读书交流会。
(6)说理文 ①表述条理化的训练;②搜集相关论据;③专门训练:社会自由谈
2、形成了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学习的评价方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言语水平的测量与评价是课题研究中的难题,也是现实教学中的遗憾。在传统的教学评定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在学科领域的学习情况的评定基本是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测验中主要采用客观性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纸笔测验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比如对于有关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过程等方面很难考查到。而量化评价和表现评定恰恰克服了这些局限,因此成为课题组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
(1)以定性为主的简易量化评价
课题组根据言语活动在阅读中的表现,设计阅读主观题,并根据答题情况分等级赋分。当然,作文也是一个评价的参照。语言是言语的书面规范形式。文章的思路、结构、内容等都能反映出学生接受言语教育的程度。因此通过作文水平评价言语教育,也是可行的。
(2)表现评定
表现评定又称为“基于表现的评定”“真实评定”“另类评定”,就是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综合性的、真实性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定,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 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综合的、有意义的任务。同样,在课题研究中要评定学生的言语水平,还可以在阅读课堂对话中倾听学生的观点、看法、态度等。采用表现评定和个案评价的方法,通过教师持续不断的跟踪赋分,以及学生有计划的成果汇集,基本可以达到对学生学习客观评价的目的。这也是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评价学生言语及阅读水平的依据。
3、撰写论文
论文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我们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教研中提高自己。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上一年度都已写好了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在本年度初,我们课题组多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区的论文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并且还有部分老师论文发表。
4、整理课题材料
这些年来,我们课题组所付出的劳动可以通过我们的课题材料来洞察。尽管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在三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还提高了教学教育理论水平,以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怕上语文课的坏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今后,我们还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课题结题后,还要继续探讨语文的教学模式,为我们的教学生涯写下辉煌的一页。
“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带着心中的一团火,将课题研究进行到底!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课题按时圆满高水平地通过结题。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