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绘画的实践研究>>课题概况>>《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方圆

               《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国家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发展儿童创造力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给儿童创造自由的表现机会,鼓励儿童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同时,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但是在我校实际的美术活动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儿童美术活动过多以教师的预设活动为主,过于强调儿童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儿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自由创意、个性化的探索与尝试,忽视了通过创作过程儿童的创意性表达和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儿童难以体验自由表达和创意的快乐。(2)美术材料投放形式单一,儿童表现形式不丰富,美术材料的投放多以油画棒、纸张为主,尤其是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忽视了美术工具的多样化,从而限制了在美术活动中儿童创意性的发挥。(3)美术活动组织形式单一,目前,美术活动多以集体教学为主,很少兼顾到多种组织形式,然而我们提倡创意美术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创意的大环境,给予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创意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单一的活动形式限制了儿童创意的表达。(4)教师指导方式与评价限制了儿童美术作品创意性的发挥,日常美术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孩子有思想,有想法,却画不出来,原因是教师指导方式不到位导致孩子们本身所具有的技能技巧不能满足儿童的创作欲望,即在低要求与高目标之间很难架起一座适合儿童攀登的阶梯,无法真正发挥创意.....这些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创意的表达,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创意美术恰恰对培养儿童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因此,对于展开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以国家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托,以《新课程标准认知发展理念为依据,进行了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创意美术就是内容上有丰富的想象,选材上不拘泥于材料的限制,形式上没有专业的绘画形式之分的可视性艺术。

2.儿童创意美术就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学习认知规律,以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材料,引导儿童动手动脑进行创作,在一定规则范围内,作品没有刻板的要求,儿童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儿童拥有开阔的思路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3.农村儿童创意美术实践研究就是根据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当的整合教学内容让儿童运用多样化的材料,从身边入手,充分挖掘资源,借助农村生活中特有的素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将环保概念、本土文化等多种形式融入到创意美术中,培养农村儿童的创新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现状研究

加德纳认为:“绘画并非培养创造力的唯一方式,但是是培养儿童创造力最有效可靠的方式。”他强调了在绘画中自发创造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在绘画中自发创造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在激发儿童创造性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教育研究表明,10岁以前儿童的美术能力是随着认识水平和思维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的。自从左右脑分工理论诞生后,发达国家开始探求形象思维教育。他们认为,绘画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增强。特别是儿童早期绘画训练所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使智商提高30%。因此,早期的创意绘画教育,对儿童聪明才智的开发和性情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美国、日本和新西兰在综合美术教学方面相比我国有许多研究成果。但是通过文献检索没有发现相关的突出创意美术的研究,没有关注儿童创意美术活动的相关内容。

2.国内现状研究

我国的美术教育一直受政治、经济的文化影响,传统的美术教育占主导地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接受与积累,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兴趣的培养,老师唯心的让学生感受体验美而已,扼杀了学生本来就赋有艺术灵性的天性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现状,近年来,在创意美术教育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给予了比较广泛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中国《少儿美术》特邀编委陈朝峰在《儿童美术创意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指出创意美术的教学策略:“以美术创意为核心,通过选材创意、解疑创意、体验方式的创意和创意的评价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和学习的持久兴趣。”美术教师胡明指出创意绘画的重要性,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学生进行创意美术的策略和方法,湖南实验教师在《刍议儿童美术创意》一文中指出了创意是美术的本质,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且提出了创意美术的一些策略:一、表象训练,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二、引导创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营造情景激发创意欲。2.发散思维,变化中求创新。3.突破自我,创作新作品。教师蒋雯雯在《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一文中提出了小学美术课堂开展创意教学意义并且提出了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因势利导,及时启发。3.积极鼓励,创意花开。赵宝珊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2001)一文中,分别从六大层面和八大方面提出了学生基础性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曹雪媚(2006)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一文中,认为:“美术对于培养儿童的自由创造力有着良好的作用,并从丰富学生的原始素材、激发学生的自由欲望、科学评价学生有创造成果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途径。”这些理论都给我的课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意见,但是是本课题争对农村的儿童,有些方法不够贴近实际,有些凌乱,所以本课题将系统的研究对农村儿童创意美术的指导方法。

(四)研究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通过对多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来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使自己的作品个性化,赋予艺术美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2.教师成长目标:通过对创意美术的研究,实现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研究内容

一、对我校学生创意美术的现状研究。

(1)学生方面: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调查问卷、学生访谈等形式面向全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学生,以了解小学生对创意美术的理解、喜好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2)教师方面:选取涵盖本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一线教师3名,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分别对这些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和单独访谈,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意美术的重视程度和创意美术的教学方式。

二、对我校儿童创意美术的文献研究。

 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创意美术的内涵以及影响儿童创意发挥的相关因素,学习相关实践经验材料,进行梳理分析,从而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三、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创意美术的策略研究。

1)梳理苏教版美术教材中可以选择有创意的材料来展示作品的课文,进行创意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2)围绕作品比赛,如:科幻画比赛、生命之水比赛等等,进行创意美术作品的策略研究。

四、关于创意美术的内容和材料的选择研究。

选择适合学生创作的内容和材料,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关于我校儿童创意美术的评价研究。

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方法。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与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8.3-2018.4

主要研究内容1.精选科研骨干,成立课题组。课题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课题的基本理论,完成文献综述。确定研究计划,设计课题方案。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国内外对这一领域已有的研究,从而架构本课题的研究体系。采用调查法,通过问卷、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具体地了解本校学生创作创意美术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喜欢创意美术,对创意美术有什么样了解。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8.5-2020.1)

主要研究内容:1.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创意美术的策略研究。

2.关于创意美术的内容和材料的选择研究。

选择分别适合低、中、高年段学生创作的内容和材料,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关于我校儿童创意美术的评价研究根据学生的创意作品,拟定创意美术的评价形式。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行动研究法将儿童创意美术与苏少版美术教材课程相整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以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的课堂行为,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和研究,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整改建议,从而积累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橱窗、宣传栏、班级墙报、学校走廊,适时举办小型展览,让学生感受到活动成果,体验成功。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20.2-2020.3)

主要研究内容:1.对实践、研究工作的相关资料分析、综合、提炼。

 2.形成研究报告,工作总结。

 3.做好成果交流及相关工作。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经验总结对于课题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提升阶段,通过梳理、集结成文、展示推广,辐射研究经验,为理论推广提供成功范例,围课程深入实施提供新途径。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教师制作调查表,了解学生对创意的理解,了解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状况,制定课程制定创意美术的实施细则,努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与教师教学的具体操作切合实际,提高实效。

2.文献研究法

从美术学科教学角度出发,注意从多角度、多学科开展对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的比较、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和方法、

3. 行动研究法

将儿童创意美术与苏少版美术教材课程相整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以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的课堂行为,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和研究,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整改建议,从而积累有效的教学策略。

(八)人员的分工和具体安排

1、各项目主要负责人和进度安排

1)文献收集、理论指导:刘方圆,主要完成时间:2018年。

2)创意美术的调查研究:崔芳,主要完成时间:2018年。

2)“围绕美术教材与创意美术相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刘方圆、崔芳、徐新瑜,主要时间:2018、2019年。

3)“争对各类比赛学生创作作品的指导策略研究”策略研究:黄洲、刘方圆,主要完成时间:2018、2019年。

5)创意美术评价研究:刘方圆,主要完成时间:2018、2019年。

2、具体安排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刘方圆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小学美术教学

主持人,课题论证、方案设计,布置阶段工作计划、阶段总结检查,中期评估和

崔芳

中学高级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小学美术教学

实践研究

徐新瑜

小学高级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理论研究

文献收集、理论指导

黄洲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理论研究

作品理论指导

 

(九)课题研究预计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调查报告

2018.4

刘方圆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记录

2018.6

崔芳

阶段性研究小结

研究小结

2019.5

刘方圆

创意美术作品

作品集

 

2019.12

刘方圆

黄洲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案例分析集

教学案例集

2019.11

全体成员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论文

2020.1

全体成员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课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20.3

课题负责人

(十)课题保障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情况:课题负责人及组内成员均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参与过校级级课题研究。如农村小学童话育美的实践研究,有一定的研究经验与研究能力,多篇论文获奖。

2、保障条件:(1)学校有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和奖励制度,依托教研组组织进行课题研究也为课例研究提供方便。这些都为课题的有效实施提供的保障。(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时间上保证每月能组织研究小组成员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每月完成一次课例研讨。每次学习后,组织成员进行反思与交流。

刘方圆 2018.3.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