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口小学英语集体备课
2016.09—2017.01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河口小学英语备课组活动计划
2016.09
序号 | 活动形式 | 活 动 内 容 | 主持人 |
1 | 学习 | 三上教材分析 | 朱雯婷 |
2 | 学习 | 四上教学总要求 | 顾海艳 |
3 | 学习 | 三年级英语教学注意点 | 顾海艳 |
4 | 学习 |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 王晓霞 |
5 | 学习 |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 | 顾海艳 |
6 | 集体备课 | U6 Colours | 王晓霞 |
7 | 活动 | 万圣节活动材料 | 顾海艳 陆双英 |
8 | 集体备课 | U5 Our new home | 顾海艳 |
9 | 集体备课 | U7 Would you like a pie? | 朱雯婷 |
10 | 集体备课 | U6 At the snack bar | 陆双英 |
11 | 学习 | 英语课中的尚美教育 | 王晓霞 |
周次 | 活动形式 | 活 动 内 容 | 主持人 |
12 | 学习 |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 | 陆双英 |
13 | 反思 | 三年级字母教学反思 | 朱雯婷 |
14 | 学习 | 对尚美课堂标准的理解 | 王晓霞 |
15 | 学习 | 教室里的风景 | 陆双英 |
16 | 反思 | 三年级口语测试反思 | 朱雯婷 |
17 | 总结 | 备课组总结 | 顾海艳 |
备注: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安排10分钟口语练习。
三河口小学英语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体英语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3、改革评价制度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三、工作措施:
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备课组为单位,固定每周一次(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在四办进行集体备课,并做好考勤记录。
2、固定每次备课内容:制定好本学科集体备课计划。各年级根据学科计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使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集体备课时,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让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3、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以便老师们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4、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5、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6、安排组内研讨课:组内老师互听课,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评课,进行教后反思。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09.07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朱雯婷 | 记录 | 王晓霞 |
内容: Unit 1 Hello 一、教材内容 1. 本单元教材以“Greetings”为主题,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向别人问候、打招呼。 2. 词汇:虽然本单元教材中还没有出现主题词汇,但是Miss, class,I是重点掌握词汇。 3. 日常交际用语:能准确运用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和别人打招呼。 4. 字母: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Aa, Bb, Cc, Dd。 5. 认识人物Miss Li, Mike, Su Hai, Yang Ling 。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日常用语: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及其回答。2、在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交际用语的基础上拓展:Good evening, Good night.3、字母:Aa, Bb, Cc, Dd 1、能正确朗读课文,正确运用本单元的交际用语互致问候。2、能唱歌曲《Good morning》。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交际。4、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Aa, Bb, Cc, Dd,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5、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6、能读懂漫画中的幽默之处。 1、通过语境理解本单元的日常用语,提供听力素材或图片情景,学生能作出相应的应答。2、通过鼓励学生对话表演,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3、通过整体输入的方法,培养学生尝试初步阅读英语故事的能力。4、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让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Aa, Bb, Cc, Dd。5、结合口语日常考核规范,培养学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习惯(10-15分钟),并大声跟读、模仿。1、通过本单元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扬讲文明、懂礼貌,尊师重道的中华传统美德。2、通过本单元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3、通过对西方国家打招呼的习惯介绍,培养学生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同时增强祖国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日常用语: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2)词汇:Miss, class, I (3)字母:Aa, Bb, Cc, Dd 教学难点 (1)词汇:good, morning, afternoon的读音 (2)字母:Aa, Cc的读音和Aa, Bb, Dd的正确书写 Unit 2 I'm Liu Tao 一、教材内容 1. 本单元教材以“I'm ...”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及如何确定对方是某人吗? 2. 词汇:虽然本单元教材中还没有出现主题词汇,但是I'm,you,yes,no是重点掌握内容。 3. 句型:学会准确使用Are you …? Yes, I am. / No, I’m not. I’m …来正确问答对方是否是某人,以及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 4. 日常交际用语:初步运用道别用语Goodbye. 5. 字母:继续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Ee, Ff, Gg。 6. 认识新人物Liu Tao ,也可以提前让学生结识Wang Bing 。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句型:Are you ...? Yes, I am. No, I'm not. I'm ...2、日常用语:Goodbye.3、字母:Ee, Ff, Gg1、能正确用Are you …? Yes, I am. / No, I’m not. I’m …来问答对方是否是某人,以及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2、能听懂道别的日常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回答。3、能唱歌谣《Are you Mike?》。4、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朋友,至少形成两个话轮。5、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Ee, Ff, Gg。6、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7、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1、通过语境理解日常用语Goodbye.等,并作出相应的应答。2、通过老师所创设的情境,根据图片或实际情况用Are you …? Yes, I am. / No, I’m not. I’m …正确表达。3、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Ee, Ff, Gg。4、结合口语日常考核,继续培养学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习惯(10-15分钟),并大声跟读、模仿。1、通过本单元学习,引导学生要拥有热情、大方、友好的良好品质。2、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对话表演的能力,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3、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4、学会如何礼貌与他人交往,通过中英文名字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中国人“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国家“重名轻姓”、“妇随夫姓”,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日常用语:Are you …? Yes, I am. / No, I’m not. I’m … (2)词汇:yes, no, I'm=I am, you (3)字母:Ee, Ff, Gg 教学难点 (1)词汇:I’m, I am, goodbye的读音 (2)句型 Are you…?的声调以及正确回答 (3)字母:Ff, Gg的读音和Ee, Ff, Gg的正确书写
Unit 3 My friends 一、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材以“My friends”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朋友的姓名。 2、词汇:虽然本单元教材中还没有出现主题词汇,但是friend一词是重点掌握内容。 3、句型:学会准确使用He’s/ She’s … He’s/She’s my friend.来介绍不同性别的朋友。初步感知句型This is … She’s my sister. 4、日常交际用语:学会道别用语Goodbye. 5、字母:继续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Hh, Ii, Jj, Kk。 6、认识新人物Bobby的姐姐(妹妹)Tina。 二、学情分析 1、Goodbye.已经在第二单元的Cartoon time中出现,这一日常用语也是学生们不学习也耳 熟能详的。但是发音的准确性不够,尤其是单词中的爆破音读音技巧需要指导。在英语中除了用goodbye,它是比较正式的用语,用于对陌生或年长的人说。还可以拓展用于年轻人、小孩之间的随便一些的bye-bye和bye。在song time板块中出现了See you next time. 因此,建议老师补充口语化的表达See you.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比较简单的道别用语。 2、句型She’s … She’s my friend. He’s … He’s my friend, too.是陈述句式,在句型教学时,我们应避免枯燥的机械模仿训练,尽量设计交际性活动,激起学生的交际意向,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语言呈现出较强的交际性。因此,我建议教学时增加问句Who’s she? Who’s he? 3、学生在前两个单元已经学习了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Hi.等问候语,也学习了自我介绍的句子I’m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朋友时把这些内容有机滚入,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机整合,形成小语段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 Hello. / Hi. I’m … She’s … She’s my friend. He’s … He’s my friend, too.适度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纵向和横向的拓展。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句型:He’s …She’s …2、日常用语:Goodbye.3、字母:Hh, Ii, Jj, Kk1、能听懂道别的日常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回答。2、能正确用He’s/ She’s …来介绍自己的朋友。3、能唱歌曲《Goodbye》。4、能制作朋友卡,并进行两三句话的简单介绍。5、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Hh, Ii, Jj, Kk。6、结合口语日常考核规范,培养学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习惯(10-15分钟),并大声跟读、模仿。7、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8、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1、通过语境理解日常用语Goodbye.等,并作出相应的应答。2、通过老师所创设的情境,理解he和she所指不同之处,并根据图片或实际情况用He’s/ She’s … He’s/She’s my friend.正确表达。3、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Hh, Ii, Jj, Kk。1、通过本单元学习,养成礼貌待人,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的良好品质。2、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小语段的输出能力。3、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四、重点难点 1、goodbye中的的爆破音读音。 2、He’s/ She’s …的准确使用。 3、friend和friends发音、意义区别。 4、字母Hh, Ii, Jj, Kk的准确发音以及书写笔画与笔顺。 Unit 4 My family 一、教学内容 1、本单元教材以“My family”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人。 2、词汇:family,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pa, grandma, me。 3、句型:学会使用This is ...来介绍家庭成员。 4、日常交际用语:Good evening.。 5、字母: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Ll, Mm, Nn。 6、认识新人物Mike的姐姐(妹妹)Helen,弟弟Tim。 二、学情分析 1、本单元的词汇较多,但是教学难度不大。部分家庭成员的词汇father, mother等是比较常见的,sister在上一单元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可补充口语化称呼mum, dad以及grandfather, grandmother 两个单词。考虑到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学生分不清brother, sister和cousin的区别,建议增加cousin。 2、在介绍家庭成员时,建议拓展学生比较熟悉的句子I love my …以及用happy, big, small等形容词描述自己的家庭。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之情,另外也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更完整。 3、日常用语拓展Good night.,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两者的用法。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句型:This is … He’s/ She’s my …2、日常用语:Good evening.3、字母:Ll, Mm, Nn1、能听懂日常用语Good evening.并作出相应的回答。2、能正确用This is … He’s/ She’s my …来介绍自己的家人。3、能唱歌曲《Family song》。4、能用几句话的简单介绍家庭照。5、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Ll, Mm, Nn。6、结合口语日常考核规范,培养学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习惯(10-15分钟),并大声跟读、模仿。7、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8、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1、通过呈现家庭照,学习新词,并利用已学句型加以运用。2、通过观看故事和动画,在情境中理解新知的意义。3、通过老师指导,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Ll, Mm, Nn。1、通过本单元学习,感悟到家庭的温馨,增强对家人热爱之情。2、通过本单元学习,开始对构词规则有所感知,继续培养语段输出能力。3、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四、重点难点 1、family,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pa, grandma等单词的准确发音。 2、This is …的发音。 3、在介绍照片中的自己时,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出现This is my me. 这样的错误。教学This is me.时要注意消除这种定势影响。 4、Mm, Nn的发音及笔顺。 Unit 5 Look at me ! 一、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材以“Clothes”为主题,让学生能谈论衣物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2、词汇:能听懂、会读、会说T-shirt, skirt, cap,jacket。 3、句型:学会准确使用Look at my… It’s nice. How nice! It’s great. Look at me! Great! 初步感知句型What colour is my … ? It’s red. 4、能正确理解、朗读Cartoon time中的故事,能读懂其中的趣味之处,在教师的引导和训练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能熟练地诵读歌谣“Nice clothes”。 6、字母:继续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Oo, Pp, Qq。 二、学情分析 1.经过四个单元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已经能根据教师的语言、动作、实物等提示听懂所学内容,并能将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打招呼,告别,介绍家人,交流个人信息等)。能将所学内容参与角色表演。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连环画故事。根据这些特征,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2、课文的对话主要围绕“Look at …”和其评价,为了避免枯燥的机械模仿训练,在句型教学时,我们可以适当地拓展:What’s this /that? It’s a …以及评价语It’s pretty/smart. How pretty/smart更好地使语言呈现出较强的交际性。 3、学生在前面单元已经掌握介绍他人的句型This is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介绍服饰时把这些内容有机滚入,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机整合,This is a T-shirt . This is my T-shirt.适度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纵向和横向的拓展。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句型:T-shirt, skirt, cap,jacket2、日常用语:Look at my… It’s nice. How nice! It’s great. Look at me! Great!3、字母:Oo, Pp, Qq1、能正确地朗读服饰类单词。2、能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句谈论衣物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3、能诵读歌谣“Nice clothes”。4、能制作纸衣,并进行简单的交际。5、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Oo, Pp, Qq 。6、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7、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1、通过语境 ,学会表扬赞美他人。2、通过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学会用Look at my…介绍自己甚至Look at his/her…他人的服饰,并掌握多种评价的方式。3、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Oo, Pp, Qq。4、每天坚持模仿录音,大声朗读15分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好习惯。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从小学赞美。用一颗真诚的信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赞美,是爱心与宽容的表现。2、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在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3、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并进行对话表演。 (2)熟练掌握本课词句并自然、熟练地运用。 (3)正确理解、朗读Cartoon time中的故事。 (4)能听懂、会读、会说、会写字母Oo, Pp, Qq。 教学难点 (1)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谈论自己的衣物并相互作出适当的评价。 (2)有序、有效地参与活动“Make and say”,在活动中使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3)字母Oo, Pp, Qq的准确发音以及书写笔画与笔顺。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Unit 6 Colours 一、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材以“colours”为主题,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句谈论颜色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2、词汇:能听懂、会读、会说black、blue、brown、green、orange、red、white、yellow 8个颜色类单词。 3、句型:学会准确使用Look at my… It’s …. What colour is my …? It’s …初步感知句型Would you like …? Yes,please. 4、能正确理解、朗读Cartoon time中的故事,能读懂其中的趣味之处,在教师的引导和训练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能熟练地诵读歌谣“Colour song”。 6、字母:继续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Rr, Rs,Tt。 二、学情分析 1. 在上个单元已经出现了What colour ?Red.的铺垫。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因此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在教授学生新知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在前面单元已经学会用This is my…介绍自己的服饰。因此,教师可以直接将颜色引入, This is my red T-shirt.。课文的对话主要围绕“What colour is my …? It’s …”和“It’s …”的回答,为了避免枯燥的机械模仿训练,在句型教学时,我们可以适当地拓展:I like…(颜色). My …(物品) is …. (颜色).等句型。丰富学生的语言。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句型black、blue、brown、green、orange、red、white、yellow2、日常用语:Look at my… It’s …. What colour is my …? It’s …3、字母:Rr, Rs,Tt1、能正确地朗读颜色类单词。2、能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句谈论关于颜色。3、能诵读歌谣“Colour song”。4、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Rr, Rs,Tt。6、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7、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1、通过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学习新单词,并利用已学句型加以运用。2. 通过观看故事和动画,在情境中理解新知的意义。3、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Rr, Rs,Tt。4、每天坚持模仿录音,大声朗读15分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好习惯。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的意义,并能将美术知识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了学科整合。2、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在活动中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3、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并进行对话表演。 (2)熟练掌握本课词句并自然、熟练地运用。 (3)正确理解、朗读Cartoon time中的故事。 (4)能听懂、会读、会说、会写字母Rr, Rs,Tt。。 教学难点 (4)red的发音。 (5)an egg的连读技巧。 (6)字母Rr, Rs,Tt的准确发音以及书写笔画与笔顺。 (7)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 一、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材以“Would you like a pie?”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向别人提供食品。 2、词汇:重点掌握食品类单词an ice-cream, an egg, a cake, a sweet, a pie, a hot dog. 3、句型:学会准确使用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句型帮助同伴找到自己想要的食品。知道通过Yes, please./ No, thank you. 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4、日常交际用语:学会初次见面的打招呼用语Nice to meet you. 5、字母:继续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Uu, Vv, Ww. 6、Learning tips: Learn the rhyme by heart.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Unit 4 Family中已经学习了句型This is my…在Unit 5 中初步接触了单词nice, 在Unit 6的cartoon time中初步感知了本课的重点句型Would you like…? Yes, please.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词汇:an ice-cream, an egg, a cake, a sweet, a pie, a hot dog.2、句型: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及其应答。3、日常用语:Nice to meet you.4、字母:Uu, Vv, Ww.1、能听懂初次见面的日常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回答。2、能正确使用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为他人提供所需食品。3、能诵读歌谣曲《For you and me》。4、能制作单词卡片,并借助他们进行游戏和交际。5、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Uu, Vv, Ww.6、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7、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8、结合口语日常考核规范,培养学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习惯(10-15分钟),并大声跟读、模仿。1、通过语境理解日常用语Nice to meet you.等,并作出相应的应答。2、通过老师所创设的情境,理解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并根据图片或实际情况用Yes, please./ No, thank you.正确表达。3、初步感知a/an的不同用法。4、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Uu, Vv, Ww.1、能在通过歌谣的诵读感受到英语的韵律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2、能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会交流、合作和共享,并逐步学会对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3、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英语感兴趣,乐于参与各项英语活动;4、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2)日常用语: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及其应答。 (3)词汇:an ice-cream, an egg, a cake, a sweet, a pie, a hot dog. (4)字母:Uu, Vv, Ww. 教学难点: (8)Would you…? an ice-cream, an egg的连读。 (9)字母的Uu, Vv, Ww准确发音以及书写笔画与笔顺。 (10)初步感知和理解a/an的不同用法。 Unit8 Happy New Year! 一、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材以“Happy New Year!”为主题,让学生学会节日问候并询问物品名称。 2、词汇:重点掌握单词a doll, a ball, a CD, a car, a robot. 3、句型:学会准确使用What’s this/that? This is for…句型询问物品和互赠礼物。 4、日常交际用语:节日祝福语Happy New Year! Happy birthday!及相应回答。 5、字母:继续学习认读及书写字母Xx, Yy, Zz. 6、Learning tips: Holiday greetings.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单元的Rhyme中已经接触了“For you and me”,如果当时老师们处理的足够细致,那么本课的“This is for…”这一句型的呈现就不成问题,另外,同样在上一个单元的story time中孩子们已经初步感知了句型What’s this?本单元26个字母教学告一段落,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梳理,指导相应的单词拼读方法。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技 能1、词汇:a doll, a ball, a CD, a car, a robot.2、句型:What’s this/that? This is for…及其应答。3、日常用语:Happy New Year! Happy birthday!及相应回答。4、字母:Xx, Yy, Zz.5、能正确认读26个字母,知道字母是单词的基本构成单位,知道5个元音字母,引导部分学生能将字母按发音归类,掌握简单的单词拼读方法。 1、能听懂节日问候的日常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回答。2、能正确使用What’s this/that? This is for…询问物品和互赠礼物。3、能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能根据不同节日的问候语进行歌曲的创编。4、能制作单词卡片,并借助他们进行游戏和交际。5、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Xx, Yy, Zz.6、能熟练表演文中的小故事。7、能读懂动画中的幽默之处。8、结合口语日常考核规范,培养学生养成每日听录音的习惯(10-15分钟),并大声跟读、模仿。1、通过语境理解日常用语Happy New Year!/Happy birthday!等,并作出相应的应答。2、通过老师所创设的情境,理解What’s this/that?了解this/that的区别,并根据图片或实际情况用正确回答。3、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Xx, Yy, Zz.4、能了解中国和西方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学会简单的holiday greetings.1、知道西方人接受他人礼物是宜当面打开,并适当赞扬;懂得接受别人送的礼物是应该感谢他人;2、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英语感兴趣,乐于参与各项英语活动。3、通过本单元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日常用语:What’s this/that?及其应答。 (2)词汇:a doll, a ball, a CD, a car, a robot. (3)字母:Xx, Yy, Zz. 教学难点: (1)this和that的区别。 (2)字母的Xx, Yy, Zz准确发音以及书写笔画与笔顺。 (3)26个字母的熟练运用、正确分类和指导单词的拼读方法。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09.14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顾海艳 | 记录 | 陆双英 |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以及两个project单元。跟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一样,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体系设计和安排了大量形式多样、情景真实、语言自然、趣味性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并着重综合训练,强调整体优化,突出整体感悟。本册书共8个单元和2个综合语言实践活动。每单元中的7个板块主次分明,脉络清晰,联系紧密。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增加了读和写的内容,提高了读和写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尽量减少机械操练,要创设较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掌握;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3、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质量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训练的主线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争取及格率为100%。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09.21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顾海艳 | 记录 | 朱雯婷 |
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一定要从整体、循环的角度共同重视英语起始阶段教学。三年级英语教师要以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抓好入门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特别要重视三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三年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说一口漂亮的英语。建议如下: 第一,英语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 首先全体英语老师要明确课标中小学生“语音”的分级标准,要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语音要求: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同时要熟悉语音项目表,了解基本读音、重音、意群的读音、语调与节奏等语音知识。 其次教师要练好自己的发音,上课前自己反复听录音,多模仿录音,做到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另外老师还要了解一些发音知识,知道如何发音,知道如何向学生示范讲解发音要点。 第二,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朗读和口语能力培养。 首先教师要做到新授时发音示范到位,强调学生听清了再说,帮助学生感知重音、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教师自己发音不理想,要利用好网络、光盘等有声资源,让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 其次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将集体朗读与个别朗读相结合,在起始阶段尽可能地多用个别、小组朗读的形式,少依赖集体朗读,这样可及时发现学生的朗读问题,避免产生拖腔拖调,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等现象。 另外要循序渐进地、有方法地指导学生的课文朗读,要指导学生在读对、读好书上对话的基础上能将Story time与Cartoon time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教师自己在课堂上一定要投入,要把情景演绎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并能运用合理的语音、语调、语气进行自然的交际。 最后,平时课堂教学无论是Free talk还是编演对话环节教师都要做到对话真实、自然,不要经常让学生处于假交际的氛围中。教师自己要多动脑筋,引导学生注意情景的转化和角色的特点,切忌生搬硬套掉书袋,东拼西凑堆对话。 第三,教师要关注并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 除了关注课堂,教师还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在家中听录音、读对话,帮助学生养成每天听录音、读英语的习惯。在学校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口头作业有反馈有检查有评价。另外还要切实做好早读课的指导工作,要提高早读课的效率,不能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在教室里“小和尚念经”,形成一些不好的语音习惯。 第四,教师要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有效利用评价机制。 三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好奇与信心,模仿能力强,好胜心强。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倡导多听、多读、多模仿的好氛围,在班级里开展一些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勤听勤开口、你追我赶的好风气。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09.28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王晓霞 | 记录 | 顾海艳 |
内容: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目标明确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二、创设合理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和图像,借助动作(活动)和语言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小小文具店利用 pen,pencil,pencil-case,eraser,ruler,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对话游戏,让学生说出货架上的物品;在学习“ 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我演你猜”的情景,让学生看表演者的动作猜出是elephant?cat?dog? monkey?bear还是 tiger,并能说 I like …。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小学生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实践证明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短短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 趣,提高学习参与度。 我们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而忽视了真实性和效率性,导致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如,有的教师在教“ in,under,on”方位词时,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教师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家庭房间的场景,一名学生蒙着眼睛猜另一名学生藏的地点。由于学生对活动的场景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同学位置的教学活动中,并且由于活动场景的有限,每次只能有两名学生参与活动,使得该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 三、将英语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学有用的英语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比如,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受到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英语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将英语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如:平时见面打招呼,问路、上学 、回家、道别和学生的课间闲聊,我们都可以用简短的英语口语,使学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国家里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参 与性很强,其次,要淡化学科意识,在其他的学科课堂也可以用英语,如: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可以用Good,Ok,Wonderful,等等语言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这样,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 氛围中,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四、个性化作业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知识的获得,只有经过实际锻炼,从体验中获得的才是最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随储随用,即时实践。我每教完一篇英语课文后,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完成一篇英文文章,可以是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可以是英语课文的仿写,然后进行集体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如学了家庭成员后,有的学生就制作了自己的 Family tree。填上英语名称、年龄、职业、爱好;将学过的日期、月份、季节制成活页、挂历,在制作过程中来体会英语文化的底蕴。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英语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的学习态度,让每位学生不在英语的大门外徘徊,大胆的走进英语天堂,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每一份快乐。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0.12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顾海艳 | 记录 | 王晓霞 |
内容: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各种朗读训练是增加这种“经历”的有效方法,大量英语朗读也为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英语的朗读训练,引导小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各种朗读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使小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培养,更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小学生想读、爱读,进而爱说、爱学,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 一、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具体方法 1、针对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1)教师的良好示范。2)多种形式的课堂朗读训练。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建立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效利用Chant,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4、 小组学习法,为后进生创造朗读环境 5、充分利用教材,创设交际氛围 模仿课文对话并作替换练习;教师给出话题与要求,让学生自编对话;排演课本剧。这些教学手段地运用,借助手势、表情、动作和道具,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以体会角色形象,让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使得语言的功能完全地展现。 6、给学生提供趣味性的朗读材料。 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 总之,探索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时教学中点滴积累,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新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迈出可喜的一步。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0.19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王晓霞 | 记录 | 朱雯婷 |
内容: Step 1 Greeting 1.Greeting 2.Say a rhyme:Nice clothes.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打招呼、朗诵小诗让学生进入英语课堂学习气氛中。 Step 2 Warm up and prensention T: I like spring. Because it’s green. Learn: green 教读单词green,注意渗透ee的读音/i:/ T:I like spring. I like green. There are many colours in different seasons. I love these colours. Let’s learn them. Today we’ll learn Unit 6 Colours . 【设计意图】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绿色,通过出示春天的图片 ,教学单词green。 教师出示课题Unit 6 Colours T:Please read with me “colours”. Learn:colours 3.教授课文Story time a.教师出示Yang Ling的图片 T:Hello,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is girl. Who’s she? S: She’s Yang Ling. T: Look at Yang Ling. She’s giving a magic show. Look at her skirt. S: It’ nice.\It’s great.\How nice.\Great.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穿着短裙的杨玲的图片,让学生看杨玲的短裙,复习第五单元赞扬别人的对话。 b.看动画,回答问题,教授句型和单词 T:Let’s watch Yang Ling’s magic show. Before we watch it, I want to give you a question:What colour is Yang Ling’s skirt at the beginning? Learn: What colour…? 学生看动画,看完动画后教师再出示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 T: What colour is Yang Ling’s skirt at the beginning? S:It’s orange . Learn: orange T:Spring is green, and autumn is orange .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卡通,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的方法。 (3)听录音,回答问题,巩固green T:Yang Ling has question.Can you answer it? 教师出示Yang Ling 和问题:What colour is my skirt now? 教师出示now,并且教授单词 T:Who can try? 读单词:个别读,小组读 教师出示句子:What colour is my skirt now? 读句子: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T: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T: Do you have the answer now? S:It’s green. Learning tips: There are many things with the word‘green’ Can you read them? green card 绿卡 green-eyed 眼红、嫉妒green hand 新手 【设计意图】适当的扩展与颜色相关单词的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看图,回答问题 T:What colour is it now? S:It’s red\yellow. 有的学生想不到把这两个颜色用and连接 Learning tips: red and yellow 红黄相间 a色+b色 ab相间 eg.出示国旗: Our national flag :It’s red and yellow. 【设计意图】教学“……相间”这一词组,并呈现国旗,让孩子说出国旗的颜色,不仅复习了词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4)跟录音读课文 Read after the tape. Read it togther. 每组读一幅图课文,再全班一起读。 Step 3 Consolidation 1.出示句型: A: Look at the… B: It’ nice.\It’s great.\How nice.\Great. A: What colour is the… B: It’s… 多出示不同的类别的不同颜色的图案,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2.再次读课文 Step 4 Homework 1. Read the dialogue after class 2. Find the things:red green yellow orange 板书 3A Unit 6 Colours A: Look at my…It’s… B:How nice!/… A:What colour is my…now? B:It’s… A: What colour is it now? B: It’s …and ….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0.26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陆双英 | 记录 | 顾海艳 |
内容: 一.活动目的: 藉由万圣节活动,将英语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扩充学习领域,充实生活内涵。 二.活动准备: 1、糖果、面具(吸血鬼、巫婆、幽灵、怪兽、骷髅、南瓜娃娃)、巫婆帽子等 2、各班创设万圣节环境,制作一些蝙蝠、南瓜灯及头饰放在英语区,并加上英文 3、音乐:万圣节主题歌《trick or treat 》 三.前期准备: 1、熟悉游戏中角色,减少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恐惧感,熟悉角色英文及相应的句子。 2、熟悉主题歌“trick or treat”的旋律。 四.活动过程: 活动前期先熟悉鬼怪角色,游戏过程中播放主题歌曲,愉快轻松的游戏。 1、游戏活动: 游戏一:怪兽,怪兽,几点钟? 老师带上面具(幽灵、巫婆、怪兽、骷髅、吸血鬼),例如:带上巫婆的面具,小朋友就说:“witch,witch, what’s the time?” 老师对着孩子说“two o’clok…..”,当说到“ten o’clock”时,就去抓小朋友。接着又换上不同的面具,如此交替玩。 游戏二:I can see…我看见… 学生必须从事先准备好的万圣节海报中,指出三项他们看到的东西。 Ex.I can see a mummy. I can see a ghost. I can see a black cat. 2、英语歌舞剧表演 以歌曲及活泼生动的表演方式,向大家介绍万圣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庆祝活动。同时并表演两首万圣节的歌曲〈Halloween is coming, Jack-O’-Lantern〉。 3、英语话剧表演 以学生自编自演的鬼故事为主,透过幽默热闹的话剧表演,使学生喜欢英语并乐于学习英语。 4、讨糖:表演结束后,老师关门关灯,落窗帘,几位老师分散带着孩子藏起来,老师手拿糖果,藏好后让其他学生带上面具来讨糖,找出藏起来的小朋友并说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给就捣蛋),老师和孩子将糖分给讨糖的小朋友每一颗。 5、吃糖:分两组大带小拉圆圈,玩大南瓜小南瓜游戏(南瓜变大圈拉大,南瓜变小圈缩小) 6、各鬼怪的主人公出来与活动者道别,分享游戏的快乐,结束活动。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1.02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顾海艳 | 记录 | 陆双英 |
Step 1 Pre-reading 1. Enjoy nice songs ‘In my home’ and ‘Where’s the bird?’. 2. T: Look, where’s the bird? S: It’s in the tree. T: Where are her friends? S: They’re in the tree, too. T: Where are they going? Oh, they come to Su Hai and Su Yang’s home. Learn: home 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home? S: It’s … Lead in the topic: Unit 5 Our new home 3. Learn the new words about rooms. T: There are eight rooms in their new house. Learn: room T: What rooms do they have? S: They have … Learn: a bedroom ( How many bedrooms do they have?) a living room (= sitting-room) a dining-room a kitchen a bathroom Read the new words. Play a game: 1) Try to remember what rooms they are in five minutes. 2) Cover the pictures and change the positions of them. 3) Try to guess: What room is it? 4. Learn the new words about household things. T: It is sunny today. Su Hai and Su Yang’s family move into their new home. Look, what things do they have? Say and learn: a sofa, a fridge, a clock, a table T: Where are they? Ask and answer: A: Where’s/ Where are the …? B: It’s/ They’re in the … Learning tip: 询问物品在哪里时,单数用Where’s …? It’s …;复数用Where are …? They’re … Step 2 While-reading 1.T: In Su Hai and Su Yang’s new home, something is still in mass. What are Su Hai and Su Yang looking for? Watch and choose. A. skirts图 B. clock图 C. bag图 D. cap图 E. oranges图 F. sweets图 1) Su Hai can’t find her ________ and ________. 2) Su Yang can’t find her ________. T: What will they say? S: Where’s/ Where are my … Watch the cartoon again and find the answers. 2. Read and imagine T: Why is the white cap in the kitchen? S: … ( The dog took it.) T: Look at Su Hai. Is she angry? S: No. T: Is she surprised? S: Yes. Read and act: Come and look, Su Yang. Your cap is in the kitchen. T: What will Su Hai say? S 3. Listen and read the story. Read together. Read in act. Step 3 Post-reading 1.Show time 1) Read in roles. 2) Act it out. 3) Act creatively. 2. Ticking time 1) I can name some rooms and household things in Su Hai’s home. 2) I can use “Where’s…? Where are…?” to talk about Su Hai’s home. 3) I can read and act the story. Step 4 Assignment 1.根据评价表,同伴互评。 2.完成“一起作业网”上的词汇及听读作业。 3.和同伴表演故事或创编故事。 板书 Unit 5 Our new home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1.09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朱雯婷 | 记录 | 王晓霞 |
内容: Step1 Warm up 1. Listen to some English songs. 2. Free talk T:Hello,boys and girls.Today,I’m your English teacher.First,let me introduce myself,I’m Miss Wang.I’m from Houliu Primary School.Today is my first time to come to your school.Nice to meet you,boys and girls. T—S1 S2 S3 PPT: 当我们初次见到对方时可以说: Nice to meet you.回答是:Nice to meet you, too. Step2 Presentation 1.Introduce yourself and your friends to the teachers.(请大声的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 你和你的朋友吧!) Hi,I’m… This is … She’s my friend. This is… He’s my friend too.
2T:Oh,I know some of you and your friends.I’m very happy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me?Who wants to be my friend? 1)指名1人上台师生对话 T:Hello,What’s your name? S:I’m… T:Nice to meet you. S:Nice to meet you,too. T:Look,there’s a lot of food on the desk.Would you like a pie? S:Yes. T:Here you are. S:Thank you. Teach:pie 板书图片PPT呈现
师问几个人,Would you like a pie?,then teach: Would you like a pie?
Yes,please. 板书句型 2)指名另1人上台师生对话 T:Hello,What’s your name? S:I’m… T:Good afternoon. S:Good afternoon,Miss Zhu. T:Nice to meet you. S:Nice to meet you,too. T:Would you like a pie? S:No. T:What about a cake? S:Yes,please. T:Here you are. S:Thank you. Teach:cake 板书图片PPT呈现 师问几个人,Would you like a pie?What about a cake?then teach: What about a cake?No,thank you.板书句型 3)Practise in pairs 3T: OK,boys and girls,just now,you did a good job.I’m very happy.And I know our old friend YangLing is also very happy.Beacase she is going to have a picnic with her friends in the park.
Look,here’s a picnic blanket on the grass.Can you guess,what’s on the picnic banket?学生猜 4T:Except the four kinds of food,there is some kinds of other food on the picnic banket,too.Let’s have a look. PPT T:Wow.There’s so much food on the picnic banket.Who is going to eat? Look,some children are coming.Who are they? S:They’re Su Yang ,Yang Ling , Liu Tao and Wang Bing. T:They’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PPT Look,who’s going to join them? S:Mike and his sister,Helen. T:If you are Mike,Can you introduce your sister?Who can?指名几人说This is my sister,Helen. If you meet Helen on the first time,can you say something to her?引导学生说Nice to meet you,Helen.并读一读 5 T:What food do they offer Helen? And what would Helen like? Let’s learn more about the story. Task1:Watch and choose(看一看,选一选。) What food do they offer Helen? What would Helen like? Task2:Watch and learn(看一看,学一学) How do they offer Helen a pie and a cake?How does Helen answer? Try to read:Would you like a pie? No, thank you What about a cake? Yes, please. Task3 Let’s read Task4 Let’s dub Task5 Let’s act Task6 Let’s make a new dialogue. 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和你的朋友编一个对话。 1、朋友到你家作客,你拿东西招待他/她….. 2、你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你们一起分享美食…… Step3.Homework. 1 Read the dialogue after the tape. (跟录音朗读。) 2 Act the story with your classmates. (表演故事)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1.16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陆双英 | 记录 | 顾海艳 |
Step1. Warm up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Ss: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too! T: How are you today? Ss: I’m fine. T: Sit down, please. 2、Enjoy a song T: Next, let’s enjoy a nice song. T: What food do you hear in the song? (此处卡片出示教读单词hamburger, sandwich) 3、揭题 snack bar T: Where can we buy these foods? T: We can buy them here. PPT:snack bar black car T: Can you read this word?(教授snack bar) T: We can buy hamburgers, milk, pies at a snack bar. And today we’ll go to the snack bar.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Watch and answer T: Let’s watch a story, and try to catch: Who are at the snack bar today? And what food and drinks are mentioned? Ss watch the cartoon and catch the answers. T: OK. Tell me, who are at the snack bar today? S: Helen/ Mike /Dad. T: What food and drinks are mentioned? S:… T: (利用超链接教授a cup of coffee, a glass of milk, noodles) 2、Listen and tick: What would they like? T: What would they like? Let’s listen and tick. Ss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one by one: What would Mike like? / What would Helen like? / What would Dad like? 3、Find and circle: T: What do they say when they are ordering food? Let’s open our books and circle them. 4、Try to say(教授What 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 you? / Anything else? = What else?) T: Are you OK? Ss: OK. T: Who can read the sentences? Have a try! Ss try to read: What 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 you? T: What does it mean? Ss: …. T: How to read it? (指着Anything else?) Let’s listen!(播放录音,学生学说) Ss: Anything else? T: You’ re right. Anything else is equal what else?(PPT呈现=What else?) T: What does it mean? Ss: … T: Yes, you’re clever! 5、Ask and answer T: When we are at the snack bar, we can order food like these. And today I have some food and drinks, let’s try to order food. OK? Ss: OK. T: Look! I have a hamburger, a sandwich, a hot dog, a cake, some noodles, a cup of coffee and a glass of milk. What would you like, S1? S1: I’d like … T: What about you, S2? S2: I’d like … T: Anything else, S1&S2? S1&S2: … / No, thanks. T: Here you are. S1&S2: Thank you. T: Goodbye. S1&S2: Goodbye. T: Can you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s? Ss: Yes. T: OK. Now, please work in three people and try to practice. Ss ask and answer, then choose three groups to act it out. 6、Listen and repeat T: All of you did good job. How do Yang Ling, Mike and their Dad ask and answer at the snack bar?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听录音,出示升降调) T: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write the reading marks on your English books. Ss: OK. T: Are you OK? Now, let’s follow the tape. 7、Let’s read T: Can you read the story by yourselves? Ss: Yes. T: OK. Please choose one way to read the story in four people. T: If you can read loudly, you can get one star. If you can read loudly and correctly, you can get two stars. Ss read by themselves, then T check out two groups. T: How many stars can they get? Why? S: … 8. Let’s show T: I think most of you can get two stars, yes? Ss: Yes. T: Can you act out the story? Let’s have a try. Please don’t take with your English book. If you did well, you can get some stars, too. T: Give you 2 minutes to prepare for it.
Step3. Consolidation: Try to shopping in a fruit shop or a toy shop. T: We can order food at a snack bar. Next, let’s go to other places. Where do we go, let’s look! (PPT呈现A_________ shop / A________ shop,学生看图填词:fruit / toy) T: Do you want to these shops. Please choose one shop, and make a dialogue in four people. If you can act it out, you can get one star. If you act it out with emotions, you can get two stars. If you act it out with actions, you can get three stars. And I’ll give you some key sentences. Have a try. Ss prepare for it, then act it out. T: How many stars can they get? Why? S: … Step4. Homework 1、Read the story after the tape fluently. 2、Try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the Internet.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1.23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王晓霞 | 记录 | 陆双英 |
内容: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告诉我们,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中学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也应不仅止于英语语言的教学,同时也应是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唤醒学生人格心灵,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阵营。在英语教学中可体现的美育有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美,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美,语言所蕴含的道德品质美以及课堂氛围的和谐美。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尚美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美的教育,既能丰富英语课堂,也能实现我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尚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所谓尚美教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崇尚美育,追求美育,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尚美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主要性质是情感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致力于完善人的基本素质,实现人类自身美化。 二、尚美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和体验 (一)体验语言的形式美。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材料涉及各种体裁的文章:适合日常交际的对话,形式各异的广告,有趣的海报,生动小故事,幽默风趣的小诗等。语篇材料的话题也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围绕学生自身的学校生活, 家庭环境等,也有社会生活层面的电视电影节目介绍,名人伟人事迹以及慈善活动等话题。这些语言材料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美,道德美,以及语言的韵律美。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在自觉地审美过程中,把语言知识和美学体验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和运和所学语言知识。 在笔者的教学中,鉴于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我采取朗读教学法帮助学生体验语言的形式美。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而对学生而言,体验一门外语的语言美,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朗读。朗读首先要求学生学会静心听磁带,体会示范朗读中的抑扬顿挫;接下来是模仿,仿照示范带的读法自己大声地朗读;最后是在对语言材料相当熟悉的基础上,能够声情并茂、语音语调准确地朗读或背诵所学语篇。在训练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采取不同的方式,以避免学生在一遍遍的练习中产生疲劳和厌倦。比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每人一句接龙读、小组接龙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能兴致勃勃地参加朗读训练。一篇课文从最初的生涩难以上口,到最后的熟练和流利,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也唤起了他们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以及对文章中所蕴含的美的追求。美育的本质就在于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接下来的语言学习也就不那么艰难了。 (二)感知语言材料中的文化美。共存于这大千世界的人们因地域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这些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习俗无一例外地在语言里有着鲜明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这些异同,欣赏到这些文化美,势必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情境对话的教学中,中西方国家因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对他人的赞美会有不同的应答。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更倾向于以谦虚和谨慎的态度来应对,所以对他人的赞美往往会采取连连否定的形式来显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则习惯于高高兴兴的接受赞美并表示感谢。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我经常请两组学生进行对比性表演和展示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两种不同的文化间差异并加以强化。这种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学习即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含蓄美,也能欣赏西方文化的直率美,从而提高语言应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牛津英语7AUnit3向学生介绍了西方常见的传统节日——万圣节、感恩节等,同时也呈现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中国新年、端午节等。在教学准备中,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有关这些节日的资料及图片,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已知的内容以及图片的引导,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到了这种异族节日的美,庆祝方式的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美。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我也抓住学生对这种美的感受和体会这一契机,请学生写一篇文章来向西方友人介绍中国的某个传统节日,并以海报的形式来展示和呈现。学生兴致勃勃,很认真地写好文章并在笔者的指导下予以订正,然后自己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海报。面对教室墙壁上展出的海报,学生既体会到了自己英语学习的成果也感受到了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美。他们既为异族文化的精妙而惊叹,也为自己国家的文化而自豪。这些积极的情感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应感受这些文化的美的过程中,学生大都表现出对书本内容不满足的现象,渴望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搜集更多有关政治、经济、风俗、文学、艺术等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这样的主动学习,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促使学生更多地使用和运用英语,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学习。 (三)学习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的美。牛津英语的第6册书中有很多描述人的文章。这些文章刻画了一个个有着高尚优美的情操和精神品质的人物形象:有努力学习、乐于助人的中学生David;有致力于慈善事业、忘我工作的医生DoctorWang;有遇到自然灾害却能勇敢面对、努力自救的Timmy。这些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高尚的人格美和道德情操。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优秀的人物形象,并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提高他们审美评价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意识上的进步势必促成他们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改变,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四)创造美的课堂氛围。英语语言的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英语课堂上美的氛围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民主平等的、合作探究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创造美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努力设计出优美的教学设计。一节课的内容从导入开始到课程结束,45分钟紧凑、明了,呈现出清晰的线索来帮助学生当堂以及后续的学习。首先导入是一节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导入设计得富有美感和吸引力,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笔者在教学中的导入设计,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单元主题来设计,或从学生熟知或喜爱的话题着手导入,或用和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美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直观导入,力求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8AUnit4的教学中,笔者就巧妙地将动物世界的视频剪辑,在短短的1—2分钟内生动地引出本课时所要教学的动物。其次,教学形式应依据不同的课型和语言材料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并享受学习,从而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创造课堂中的美。比如在语法教学中,单纯的语法训练会令人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操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语法练习,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所学的语法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体验到美的快乐。同时,在语法教学中,创设恰当合理优美的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美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将尚美教育引入英语课堂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教师只要能有这样的美的意识,创设出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课堂氛围的美,语言的美、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劲头,美育最终将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1.30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陆双英 | 记录 | 顾海艳 |
你具备怎样的教育情怀?你具备怎样的教育理念?你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无论从哪个层面对教师进行培训,都无法改变一个简单的事实:除非教师的内在自我产生了转变的意愿,除非教师具有坚定的怎样做老师的内在标准,除非教师关于教学的理念发生了真正的转变,否则无论学校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何要求教师变革,也很难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真正的改变。 教师的教育力量源自心灵。没有内在自我的教师,其心灵往往在别处,在分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就是不在学习赖以发生的内在自我上。拥有内在自我的教师,会以同情、勇气、爱、耐心、忠诚、真挚等等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 教师的内在自我永远与价值有关:他必须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根本是什么,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在孩子成长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会贯穿在教师日常教育实践的始终,构成了一位教师职业精神的全部,是其内在自我的情景性外化。 接受式教学: 学习目标常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发现。他们的任务是把老师呈现出来的材料全部接受并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探究发现式教学: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教学内容一般以问题方式间接呈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运用知识,积累课程经验,发展基本学科思想。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相融合的混合学习方式。 着眼于用技术支持学习的个性化和泛在化。 难点:如何实现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之间的转换? 共识: 1.从学习分析和课程标准分析着手,提出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差异性学习目标、提供差异性学习内容、差异性的学习路径。 2.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用多种学习方式释放学生差异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强调面对面对话交流对于促进知识内化的关键作用。 教学绝非课程的附庸与奴仆,而是课程的定义者与创生者;它绝非课程实施的普通环节,而是课程的领导者与建构者。 课程:教学的素材、活动与经验。课程是“待教者”。 教学:把课程内容植入学习者的心灵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过程。教学是“施教者”。 课堂转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深入融合与内部整合。 一、如何让课程在教学中成为鲜活且不断自我扩展的自我存在。 二、如何把课程融入到教学活动肌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去。 核心:从“单纯关注课程开发”更多走向“聚焦关注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课程实施)生态”。
课堂三大关键构成要素:技术要素、流程要素、环境要素。 让整个教学回归到教学活动的原生意义——为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创造教授活动: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 一切知识的习得都是学习者个体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的结果,教师的“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核心:突出学习活动的行动性和操作性,提高知识学习过程的品质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真正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乐意灵活运用、多向迁移的“活知识”。 三、解读教材新内功:回到知识的原点从转化的视角读懂教材 创造者是成人,它们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为儿童和学生做准备的,这便是所谓的科学的知识,当编者把这些原本由成人创造、成人运用的知识通过筛选加工转化为教材的形态,成为学科知识的时候,这些知识的原始形态和原始价值就会发生变化,而掩盖了学科本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育人价值的分析,需要教师回到学科知识创造的原点,去汲取营养和生长的力量,避免将过多的力量用在枝叶上,而忘却、淡漠了学科的根与魂。 李政涛老师在“解读教材的三种眼光”中指出:看待同样的一个“数学问题”,数学老师和数学家不一样,看同样一部“文学作品”,语文老师和文学家不一样,各种家关注的是内容的原创新颖,老师们考虑的重点不是如何理解和发展这些内容,而是如何转化到学生那里去。我到底教什么?明确教的具体落脚点,我为什么教?给自己几个理由,我如何教?选择哪些恰当的方法。带着这样的解读视角,才能合理地将“知识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 四、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径——锤炼新型基本功! 问题设计的开放度——在教学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以指向目标实现的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相关资源。 资源捕捉的敏感度——准确把握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中产生的基础性资源作出敏锐的反应,为全体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平台。 资源处理的整合力——根据现状捕捉针对性资源,在资源的处理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 过程互动的调控力——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现实状态,恰当的回应反馈与及时的过程拓展、归纳提炼,组织有效的互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2.07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王晓霞 朱雯婷 | ||
主持人 | 朱雯婷 | 记录 | 王晓霞 |
内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基础,是通往英语成功学习的金钥匙。一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假如我们对字母教学疏忽大意,采用走马观花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对字母在意识上又不够重视的话,那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下面我就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字母教学来简单谈谈我对字母教学的一点粗浅看法。 我们老师普遍认为字母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那如何在教学中加入新鲜的血液,加入新的活力;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充分了解字母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让学生知道字母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可以说所有的英语学习都是从26个字母开始的,所有的英语单词也都是由这26个字母组成的。只要能很好的掌握26个字母,就等于你学好了英语的一半。只要学生在意识上树立了这种观念,他们自然而然会重视字母学习。 二、灵活运用教材,提前教授字母。 教材是分散性教学字母,这样做,我觉得已经错失了良机。新授虽然简单,间隔时间太长,没有连贯性。这个学期我是这么处理的,一开始我不讲新课,专门花了几节课教26个字母,第一节课我教他们唱字母歌,再用几节课讲授所有的字母书写。这样一来,以后的字母课都省了,节省了很多时间,为了让他们不忘记,我就每次的家庭作业都有布置默写一遍大小写字母,作业不多,学生也很容易完成。而且,在接下来的句型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单词,我就引导学生开始拼读,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字母教学比以前轻松了不少,效果也更好,更重要的是还在拼读字母的过程中记住了单词,离开图片也能正确的读准句型。由此看来教师未必要按部就班的使用教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调整,以提高效率。 三、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字母的兴趣。 字母学习枯燥单调,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变枯燥为生动,使整个字母教学的课堂充满生机昂然的景象,营造出很好的学习氛围。如: 1、字母与儿歌的结合 儿歌的使用往往给人以准确,生动,朗朗上口的感觉,在朗读中配上音乐就更是给人以欣赏的美感,我们可以把简单的字母跟儿歌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感知,记忆和掌握。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非常活跃,在进行字母教学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2、在呈现新字母时采用图形或猜谜语的的形式 如果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能变换一些形式,如简笔画,形象的比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过去,也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让他们来说说怎样才能把字母学得又快,记得又牢。 3、找身边的字母 其实英文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许很多小朋友没有在意,认为它们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去寻找,就会发现英文字母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比如电视上的CCTV,卫生间上的WC,停车场上P,还有学生们衣服上的字母,课上学生读的可认真了。 4、设计一些字母游戏 教学字母时还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方式,如采用比如“Picking apples”“Find your neighbor ”or“Find your best friend” “Go fishing”等游戏,也可进行抢答字母,字母书写传递比赛等等,让学生充分地运动起来,动手、动脑、动脚的小组竞赛,既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合作精神,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四、认真对待字母的听、说、读、写技能 在教学之前应要求学生反复静听,通过心里模仿来奠定发音的基础。教师示范发音时要清晰,准确,并且要注意语速,可以这样进行教学:第一步慢速示范,逐个音素进行发音;第二步分解音素进行拼读,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就开始进行读音规律的训练,为以后学习单词和音标打下基础;第三步适当讲解个别难读的音。要是要采用一切办法使学生区分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二者不能混淆,不能摸棱两可,含糊不清,字母的朗读要做到有升调,降调的区别。 字母的书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小学阶段的书写对学生以后的书写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英语书写一定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看到一个学生一个字母书写不规范,我就把它圈出来,要求他们重新订正,直到书写规范为止。尽管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字母的批改很繁,有部分学生甚至学了几年英语下来,还区分不了印刷体和书写体,尤其是字母I的书写体,对于这种现象,要做个别交流,给予正确指导。 许多的英语老师和我一样在字母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吸取经验,尽我们的全力把字母教学变得更有生机,更富有创新,相信我们的英语课堂会变得更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的。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2.14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王晓霞 | 记录 | 顾海艳 |
内容: 对尚美课堂标准的理解 一、释题:什么是“尚美”? 尚:崇尚,追求,尊重 1、“尚美”可以理解为四个层次 认识美: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了解美的基本含义,对美的事物富有敏感和基本认识。 发现美: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乐于发现其中的美。 追求美:有一颗强烈的爱美之心,具备高尚的审美人格和审美情感的事物。 创造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 2、美是智慧的化身,爱美之人就是追求智慧之人,“尚美”就是要培养“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人,就是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 二、美育是一个自古至今永恒发展的教育内容 人们对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历史、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地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总的来说在不断丰富。 拿中国历史来说,晋代人以瘦为美,讲究玉树临风,到唐代则以肥为美,追求体态风腴,到近代,陈独秀提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教育思想,说明人们对美的追求,在不断走向深入,抽象,从人的表象走向精神世界,从单纯的人或物走向人与自然之美。 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学者多从道德的角度来阐述对美的认识,注重个人的修行,以孔孟倡导的克已复礼,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为代表;西方学者多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对美的认识,将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 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第二,从意识精神属性寻求美。如柏拉图认为,美是永恒的理式;普罗丁认为,美是神的光辉的反映;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三,从心理生理属性追寻美。休谟认为,美是一种愉快的情感。 下面是部分美学家、教育家的名言,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1、柏拉图——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 2、亚里士多德——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3、蔡元培——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4、席勒——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5、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 6、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进入现代社会,美育更加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内容不断丰富,信息时代里复杂多变的社会百象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瓦解传统的审美观。就拿儿童来说,今天的儿童通过网络和影视媒介,可以很快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景致,但同时又可以接触到很多复杂丑恶的现象,这种利与弊同时并存的现象给我们的小学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课题,并积极地寻找新的美育模式,让我们的教育对象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育符合时代主流的审美素质。 3、时代要求。新的时代要求我们重视美育。 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高科技时代呼唤高文化和高情感。美已经构成一张不断增生的相互交织的生活网,成为一个开放的家族,从自然美到艺术美,从装饰美(园林、建筑、环境、服饰等)到生产美(机体结构、产品设计、生活流程等),从社会美(社会生活、组织管理、文化风俗、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到教育美(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从商业美到军事美……毫无疑问,美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有人说:“我们所处的时代要建设一个不仅应该是技术和经济方面最完善、道德上最高尚公正的社会,而且应该是审美上最美好的社会。 (4)绝美的课堂生成。课堂上可以看到师生人性的闪光,看到师生的高尚的品格,尤其是学生通过学习,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格的光芒,或充满爱心,或心怀感恩,或壮志满筹,或悲怜同情,或忧国忧民,或扶正抑邪……这种品格美,人性美在课堂中生成,才是真正的“尚美课堂”的精髓所在。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2.21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陆双英 | 记录 | 顾海艳 |
内容: 一、美国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 好教育是可以选择的教育,学生起主导作用,不能只是听从教师和学校的安排,而是可以自己做主;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学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好教师会把学生当“人”看,平等对待孩子,关注孩子的想法,注重与孩子沟通。 好教师会让自己不断进步,在课堂内外都喜欢与孩子相处,包括玩游戏、打球等。 二、亦庄杨玉翠老师的“QCC”课堂--- 基本素养:质疑问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大胆发言、自我反思 配套卡片:一张大耳朵图片代表会倾听 一张心连心卡片代表会合作 一张问题老爷爷卡片代表会提问题 一张小老虎卡片代表能大胆发言..... 学科评价:每月评选一次“数学小明星”,每学期评选“数学小博士” 三、QCC课堂(数学版)六大课型 1、目录课: 学生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结构。 2、单元开启课: 整体阅读全单元——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进行知识重构——探讨研究的方法——生发新问题。 3、4自主研讨、交流展示课: 自主学习每节内容——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收获、解决提出的问题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解决疑难。 5、项目应用课: 提出课题——做规划——实施研究——交流成果。 6、整理反思课: 回顾整理知识点、归结思想方法——反思薄弱环节,讨论解决措施。 四、解小课堂转型研究足迹 “四个归还”——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把探究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四个提倡”—— 提倡合作探究 提倡质疑问难 提倡小组展评 提倡实践创新 “6421”英语新课堂模式尝试 “6”个课堂行为:每课一秀 质疑问难 小组合作 开放练习 拓展积累 板书设计 “4”种评价用语:思考者(倾听善思、质疑问难) 帮助者(乐于助人,以优促优) 交流者(合作分享、流畅交际) 冒险者(勇于挑战、拓展创新) “2”份任务学习单:课前预习单和课后评价单 “1”项作业设计图:思维导图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6.12.28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朱雯婷 | 记录 | 顾海艳 |
内容: 小学三年级英语自换新教材以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此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考察三年级学生口语实际水平,第一是整班朗读,随机从所学课文中抽选单元,全班朗读,将从语音,语调,声音,朗读习惯,节奏感等几方面进行评价。第二项考查内容是口语交际,即任挑一话题,两人一组,学生能围绕该话题进行简单,流利的6-8句对话。 结合本次测验,谈谈三年级口语教学中各班值得学习的几点。 一、在整班朗读环节,由于课堂教学比较注重让学生跟读磁带,模仿其发音,所以学生对于各个短句的语音语调的把握还是较为准确的,也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比如说在朗读“How nice!”等句子时学生能够读出表扬的语气。 二、学生的朗读习惯已经形成,比较不错。 三、在口语交际环节,学生的对话内容已有一个基本的框架,都能够流利地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交流,这与平时的练习是分不开的,由于去年已经有了一次经验,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注重口语教学,鼓励学生多说,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有更多开口的机会,刚开始,发现学生并不敢开口表达,很少有举手的学生,可是,慢慢地学生越来越熟练之后,愿意表达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所以说,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开口表达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提高。在平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的表现欲望还是很高的,可是为什么到了高年级,愿意表达的人越来越少呢?一部分原因当然和孩子的心理变化有关,可是更大的一部分原因大概是由于文本内容越来越注意笔试而忽略口语的原因吧。 同样,通过测试,发现各班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有下面几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的地方。 一、学生部分单词的发音不准确,比如说,great中双元音的发音,学生发得不太到位,还需在今后教学中加强。 二、学生的拖音现象比较明显,学生读到最后一个单词容易拖音,易给人一种拖沓的感觉。 三、在口语交际环节,学生虽对于内容比较熟练,但是动作却比较生硬,让人觉得不自然,还有些学生声音比较细小,可能在整班朗读环节还能蒙混过关,可是一到口语交际,差异就明显了,声音过小易给人造成不自信的感觉,还有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眼神飘忽,并没有和同伴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人觉得两个人不是在交流,而是在背书,在努力想着下一句是什么。 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的是展示服饰,但是相对于我们乡下小学来说,这些服饰单词却并不实用,情境易创设可学生却难表达,由于现在是冬季,学生的衣服比较常见的是sweater,coat,jacket,可这些单词学生只学过jacket,给学生的表达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书本单词的同时能给能力较强的学生拓展一些同类单词,让学生能够少障碍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会新单词后,他会在口语交际中影响着那些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口语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基础句型进行交流,还需为他们创设丰富多变的情景。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2017.01.04 | 地点 | 四办 |
参加 人员 | 顾海艳 陆双英 朱雯婷 王晓霞 | ||
主持人 | 顾海艳 | 记录 | 朱雯婷 |
内容: 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匆匆而过,短暂、忙碌却充实,我们三、四年级英语备课组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认真学习学校和教研室的有关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制度和要求,在工作上扎扎实实、不断创新,团结合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围绕学校和教研室提出的各项计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水平。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教研组情况介绍 本组成员:王晓霞 朱雯婷 顾海艳 陆双英 本组成员团结奋进,积极进取。虽然教学任务重,都担任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但大家有奉献精神,每天早来迟走,培优补差。教学资源共享,分配任务及时完成,这样一支团结的队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二、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抓好课堂常规。 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英语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已有了“求变”的意识、渴望和尝试,但大多处在萌芽阶段、探索阶段,英语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获得一些宝贵经验,通过教学研讨、英语教师集体备课、写论文、写反思等活动,交流经验、体会,把握课改脉搏。英语是一个走在教改前头的科目,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改革使教师需要自己去创新,在尝试中成长。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落实新课程标准,渗透新教材倡导的课改思想。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养成好的课堂常规。全组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大纲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强化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训练。因此各位教师平时坚持做到:认真指导学生发准每个音;全面负责,把好语音关;英语组教师在平时较注重指导正确的书写,训练学生从抄写字词向抄写句子过渡,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上课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组能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补差补缺,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最终使全体学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努力做到课课通、单元清。 三、强化组内教研,拓展教研内容 1、本学期要求教师按单元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以求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2、重视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指导,落实时间、地点、内容。集体备课要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集体备课要专题化、系列化;教案改革提倡校本化,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实用教案。通过对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撰写、教后反思等情况的综合检查来评价教师备课情况。加强集体备课、教后记撰写、案例分析等与教师成长最密切的教研形式,使教师自觉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继续完善课头间的相互交流,坚持讨论、反思、相互沟过后进行备课,享受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3、通过的研讨活动,以点带面,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四、紧抓学科质量,重视课外活动,提高全面素质。 我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差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同时,还能因势利导注重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了学习效果。在天宁区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获一等奖。 总之,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抓落实,团结一心搞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在新的一学年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