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关键,从学校课题研究入手,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与交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推动五级数学教研组建设和数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能用多元的知识结构教育学生、能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及时的反思习惯引导学生,并善于开展教学研究。以质量为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争取及格率、优秀率达到学校制定的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使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备、教、批、辅、评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立足学科主阵地,加大优质课研究的力度,以“课堂有效教学,课堂转型”为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的课题研究方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才能,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留心收集创新学习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体会,尽量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有序推进。力争使教学与学习方式改变等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
三、工作要点
(一)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在本组内带动数学教师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改革重点落实到课堂,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可以集体备课时对一个新的知识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学法,大家各抒己见,然后结合自己的学生特点备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在本学期中应该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到图书馆去翻阅小学数学的有关杂志,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去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上大胆地实践,重视教研活动,重视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本备课组内构建年级组教师间的研究网络,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争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在人人一堂公开课活动中,组织本组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前做好准备,精心备课,人人都上出一节满意的公开课。
(二)注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集体备课活动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对单元知识点、能力点、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等发言,然后本备课组老师分别发表见解,最后大家在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研讨。这样大家在集体备课中通过交流教学思想,统一了对教材的把握,确定了教学重点、难点,实实在在地研究了教法、学生的学法,使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后再延伸到课时计划,使集体备课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达到新课堂、新理念。
(三)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工作
重视每月一次的作业和备课的检查工作,在第一次备课组会议中针对上学期检查中暴露的问题,结合教学处的要求再次提出明确的细则,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迎接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工作平时就要做细,不可出现漏洞。
(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不放弃一个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全意的爱每个孩子。对某些接受知识慢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呵护。利用有效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第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2、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采取分层次教学,让学余力的学生能吃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能吃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团结协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数学教学工作,尝试课堂转型
组织本教研组老师积极、主动的把本组各项工作做好。发挥集体的智慧,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倡导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切实地抓好四个一:
①每一次备课组活动,要有成效。加强组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备课时把握“科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主题,重点在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制定上下功夫。备课组严格按教学处的规定,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在备课探讨时,每位老师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使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见附表1)
②至少提前一周完成手写备课。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教学设计,并完善每节课的教学反思。
③认真组织好每一单元测试,并进行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项艰巨的工作。
④上好人人一节“公开课”。学习天宁课堂教学转型新理念、新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尝试板块教学,尝试改变学生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高品质的思维。
四、具体安排见附表
附表1:
备课组活动安排
时间 | 单 元 课 题 | 中心发言人 |
第1周 | 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学习教材培训内容 | 卞雅君 |
第2周 | 《负数的初步认识》练习卷出题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探讨 | 承丽娜 |
第3周 | 第二单元的易错题分析和作业设计 | 杨文伟 |
第4周 |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出题 | 俞菊仙 |
第5周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探讨 | 朱新辉 |
第7周 | 第三单元作业设计和检测试卷出题 | 卞雅君 |
第8周 |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探讨 | 承丽娜 |
第9周 | 《小数加法和减法》专项调研试卷出题 | 杨文伟 |
第10周 | 专项调研试卷分析,期中复习研讨 | 俞菊仙 |
第11周 | 阶段检测反思 | 卞雅君 |
第12周 |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探讨 | 朱新辉 |
第13周 | 《小数乘法和除法》专项调研试卷出题 | 卞雅君 |
第14周 | 《小数加减乘除》专项调研试卷出题 | 承丽娜 |
第15周 | 《小数加减乘除》专项调研分析 准备迎接区专项调研 | 卞雅君 |
第16周 |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探讨 | 杨文伟 |
第17周 |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探讨、作业设计 | 俞菊仙 |
第18周 |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探讨、作业设计 | 朱新辉 |
第19周 | 期末复习(一) | 卞雅君 |
第20周 | 期末复习(二) | 承丽娜 |
附表2: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2016——2017学年度
( 五 )年级上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 起止日期 |
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9.1~9.2 | 负数的初步认识例1例2练习一第1-4题(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例3例4练习一第5-8题(1课时) | 9月1日上课
|
2 | 9.5~9.9 | 机动(1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例1例2例3练习二第1-5题(1课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例4例5练习二第6-9题(1课时)、练习课练习二第10-17题(1课时)、机动(1课时) | |
3 | 9.12~9.16 | 梯形的面积计算例6例7练习三第1-3题(1课时)、练习课练习三第4-9题(1课时)、认识公顷例8练习三第10-13题(1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例9练习三第14-17题(1课时) | 中秋节放假 |
4 | 9.18~9.23 | 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例10练习四第1-5题(1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11练习四第6-9题(1课时)、机动(1课时)、第25页整理与练习第1-4题(1课时)、第265页整理与练习第5-10题(1课时) | |
5 | 9.26~9.30 | 第27页整理与练习第11-13题(1课时)、校园绿地面积(1课时)、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例1练习五第1-6题(1课时)、例2例3练习五第7-11题(1课时)、机动(1课时) | |
6 | 10.3~10.9 | 小数的性质例4例5例6练习六第1-5题(1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例7练习六第6-12题(1课时) | 国庆节放假 |
7 | 10.10~10.14 | 用万亿表示较大的数练习七第1-4题(1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练习七第5-8题(1课时)、机动(1课时)、第46页整理与练习第1-5题(1课时)、第47页整理与练习第6-10题(1课时) | |
8 | 10.17~10.21 | 小数加法和减法例1练习八第1-3题(1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例2练习八第4-6题(1课时)、练习课练习八第7-12题(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例3练习九第1-4题(1课时)、练习九第5-10题(1课时) | |
9 | 10.24~10.28 | 机动(1课时)、小数乘法除法例1练习十第1-4题(1课时)、例2例3练习十第5-8题(1课时)、机动(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4练习十一第1-3题(1课时) | |
10 | 10.31~11.4 | 例5例6练习十一第4-7题(1课时)、练习十一第8-16题(1课时)、机动(1课时)、小数乘小数例7练习十二第1-3题(1课时)、例8练习十二第4-7题(1课时) | |
11 | 11.7~11.11 | 积的近似值例9练习十二第8-11题(1课时)、练习十二第12-18题(1课时)、机动(1课时)、小数除以小数例10练习十三第1-5题(1课时) | 期中考试 |
12 | 11.14~11.18 | 小数除以小数例11练习十三第6-8题(1课时)、机动(1课时)、商的近似值例12练习十三第9-11题(1课时)、例13练习十三第12-14题(1课时)、练习十三第15-17(1课时) | |
13 | 11.21~11.25 | 机动(1课时)、小数的简便运算例14练习十四第1-3题(1课时)、练习十四第4-8题(1课时)、练习十四第9-12题(1课时)、第79页整理与练习第1-4题(1课时) | |
14 | 11.28~12.2 | 第80页整理与练习第5-10题(1课时)、第81页整理与练习第11-14题(1课时)、班级联欢会(1课时)、机动(1课时)、复式统计表例1练习十五第1-2题(1课时) | |
15 | 12.5~12.9 | 练习十五3-6题(1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例2练习十六第1-2题(1课时)、练习十六第3-6题(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练习十七第1-3题(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练习十七第4-7题(1课时) | |
16 | 12.12~12.16 | 练习十七第8-14题(1课时)、机动(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例1-例3、“练一练”和练习三的T 1-3(1课时)、例4-例6、“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第4-5题(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练习十八T6—11(1课时) | |
17 | 12.19~12.23 | 例7“练一练”和练习十九的T 1—5(1课时)、练习十九T 6—13(1课时)、钉子板上的多边形(1课时)、机动(1课时)、第110页整理与练习第1-7题(1课时) | |
18 | 12.26~12.30 | 第111页整理与练习第8-14题(1课时)、第112页整理与练习第15-19题(1课时)、第113页整理与练习第20-21题(1课时)、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22-26题(1课时) | |
19 | 1.2~1.6 | 整理与复习、期终考试 阅卷、分析试卷 | 元旦放假 |
20 | 1.9~1.13 |
附表3:
课时安排
单元 | 内 容 | 课时 |
一 | 负数的初步认识 | 2 |
二 | 多边形的面积 | 12 |
校园绿地面积 | 1 | |
三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8 |
四 | 小数加法和减法 | 5 |
五 | 小数乘法和除法 | 17 |
班级联欢会 | 1 | |
六 |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 4 |
七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3 |
八 | 用字母表示数 | 5 |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 1 | |
九 | 整理与复习 | 5 |
附:人人一节公开课安排
卞雅君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承丽娜 《小数的加减法》
朱新辉 《用字母表示数》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