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三河口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本学期的工作又近尾声,一学期来,我们数学备课组的5位教师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要求,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教学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以天宁区的课堂教学转型,创设高效课堂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课标”引领,提升理论水平。
在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备课组的每位教师都深深体会到,每一个课改成果的取得,每一项实验内容的深入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和教师的创造性实践,只有这二者有机结合,才会使课改进程产生质的飞跃。为此,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教研专题,以“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学习课改理念,汲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组内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交流思想,谈体会,谈困惑,谈感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再回到实践中对这些方法或答案加以验证,再将验证的结果通过下一次教研进行完善,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逐步转变了我们大家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备课组即研究组的观念,不仅提高了备课组每一位的理论素养,而且也增强了教学实践能力。
二、开展有特色的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
1.集体备课制。
我们深入领会开学初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通过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实现有效常规管理,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备课做到了有计划、有质量:①有计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制订活动计划,每周三上午第二课和每周五上午第二课开始年级集体备课,共享“好主意”、“好办法”、“巧思路”。②有质量:以教材研究为重点内容,确保每次活动有中心议题,有主讲老师。备课活动定点、定时、定内容,强调“紧”、“精”:“紧”即时间上紧凑不拖沓;“精”即有中心议题,内容上精彩、学习后见效,大家有收获。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将把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李老师的“二十字”:“教师有情,学生主动,手段生动,训练精当,”切实实现有效教学。
2.教学经验传递,实现共享互助。
我们是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集体。在我们五年级数学备课组里有经验丰富的杨文伟、俞菊仙老师,有出类拔萃的教坛骨干朱新辉、承丽娜老师,年轻教师,总是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而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是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帮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群策群力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方面,大家都能努力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运作。
三、与课堂转型同行,愉快地成长。
扎实的工作,促进了我们组老师的专业发展,也推进了我们教师的成长。
我们备课组精诚合作,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场景。
场景一:身兼数职的朱新辉老师每天都能看到她急匆匆小跑步的身影。她不仅负责学校德育办工作,经常外出参加培训,严抓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更是尽心尽责,她合理安排好时间,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任劳任怨。
场景二:本学期在杨文伟老师所带五(3)班基础较差,杨老师和班主任承金梅互相协作,狠抓教学质量,认真培优补差,想出了很多辅导后进生的办法。经过一学期的努力,(3)班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改善。
场景三:承丽娜主任工作繁忙,培训多,会议多。在忙碌之余,她利用qq群给年级老师提供了很多外校的资源,如优秀的习题、ppt课件,给五年级全体数学提供了教学便利。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全体老师认真领悟天宁区关于课堂转型的精神,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做到尽职尽责,在教研工作中,互相团结、奋进,互相交流经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