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德育天地>>德育科研>>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7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讲座人:何学巧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悠久的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是!”、“不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学校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忍受压力,学会恪守职责。
在这里,我们并不提倡这种不近人情的简单的管理方式,但我欣赏其“没有任何借口”的提法。好一个“没有任何借口”!一个人,做不好一件事,完不成一项任务,若想找借口,就可以有成千上万条站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结果呢?过失是掩盖了,责任是推卸了,心理是暂时平衡了,但长此以往,便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最终一事无成。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是: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要把“没有借口”作为自己的口头禅,勇于承担责任。
黄志全是大连市的一名公共汽车司机。一次行车途中,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停在路边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灭。做完这三件事,他永远地停止了呼吸。如果不是这样,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他把对别人负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却有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这就是人们对他的责任感的敬佩!
其实就在我们临平三中,我们审视一下我们身边的事,不难发现一些现象:只要是试卷讲评课,总有几位学生上课几分钟过去还在忙着翻书桌,倒书包最终还是找不到卷子;双休后回校总有部分学生拿不出作业,有的是没做,有的是丢在家里了,有的是本子、书没带回家,更有的是很轻松地回答不知道是什么作业;周一早上总能在校园看到部分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送孩子忘了带来的东西,可能是校服、棉被、零用钱,可能是书本或眼镜等;形形色色,多不胜举。在卫生方面,垃圾桶满了没人倒,扫把倒了没人扶,就因为我不是今天的值日生。上体育课或就餐很少有人想到该关掉电灯、电扇,关窗,锁门。楼梯口,走道上,自己的座位底下有垃圾、食品包装等,很少人弯腰拾起扔进垃圾桶,也是因为今天不是自己值日。他们在看待这些事情上第一反应往往是为自己辩解,寻找借口。也许这些都是细小的问题,很多人无意中都会疏忽,可是,同学们千万别小看这些细节,在这些细节中可以读出我们一些同学缺失的是一种“责任心”。
责任,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他人寄予你的希望,社会托付给你的使命。责任是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人的精神光芒;责任是炽热的岩浆,喷发出无穷的潜能;责任是凝重的砝码,真实地称量出人生的价值;责任是坚硬的磐石,为你铺好面向理想的光明大道。
再回看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在下课铃响之后,总有几个身影拿着课本围着老师打转,不放过一个问题,直至解开心中所有的疑惑;在放学之后,一些值日生同学急急完成自己的工作匆忙离去之时,仍有那么几个身影细细地检查完教室和包干区的每一个角落才关灯关门离开。……
这些都是对自己理想负责的表现。虽说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可他们都在以自己的责任感为前提,努力奋斗,拉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本着责任感将理想付诸每天的细节之中吧,让理想在细节中成长!
 
2012年04月20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