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课程建设>>教学常规>>牛津英语4A单元分析

牛津英语4A单元分析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2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Unit1  May  I  have…?
教学资源:
1、3B已经学过May I come in?句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句型May I have …?
2、B部分的9个单词中,其中pen, ruler, rubber, ballpen, pencil, book在3 A中已经学过,我们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pencilcase, bookmark, notebook单词的朗读和拼写上。尤其是bookmark,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差不多都不记得这个单词了,在我们小的时候,对书签这个东西很热衷,但是现在的小孩已经很少用到它了。教师上课前可以准备一些书签,课后也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书签。
3、教师用书上介绍了常见的表示学习用品的单词,可以适当的补充给学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This copybook is for you.学生首次接触,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受This is 句型的影响,很多学生容易说成This is copybook for you.或者This is copybook is for you.在“连词成句”的练习中,学生也往往写成This is…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先通过e部分Here’s a card  for you,这个句子在三年级出现过,学生容易理解和上口,然后再出现This copybook is for you.让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过程中感知它们的异同。第二种方法:进行b部分单词教学的时候,先进性相关的词组训练,this ruler,this pencil…that rubber, that ball pen,让学生感知this和 that不仅仅只是和is连用,还可以和名次连用。
2、  May I have a copybook for Su Yang?句子较长,先从短句入手,May I have a copybook?
教学的拓展:
1、May I have …?Can I have…?这一问句除了c部分出现的Yes. Sure.还可以用OK. All right. Of course.
2.主动向他人提供物品除了可以使用This copybook is for you.还可以使用Here’s a copybook  for you.
课时安排: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一般我们每一个单元可以有5-6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往往我们用于新授的时间很少,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手头的练习资料太多,得花时间去做。第二、很多学校都有月考制度,得压缩新手时间,节省时间下来准备月考,因为领导要排名,所以月考也不能马虎,得帮学生复习一下。第三,英语教师目前都要教3-4个班,每一节课都要像模像样的上新课,精力、身体都够不上。所以今天我安排的新授课时都是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 B、C板块。以A部分的情景贯穿于B、C板块。B部分的九个单词分成几部分:pen, pencil, pencil case, ballpen; book,  notebook, copybook(a部分的单词,b部分没有出现。),bookmark;ruler,  rubber. May I have a book? May I have a book for Su Yang? 第一课时教学的中心就是这样一个主题:May I come in? Come in,please. May I have…?Sure.Here you are.Thank you.Good bye.
第二课时:A、D板块在复习第一课时单词的过程中引出新句型,This pen is for you. This ruler is for Gao Shan.同样可以结合a板块的对话情景。
第三课时:结合G部分的内容复习单词和句型。因为学生刚刚从三年级进入四年级,所以可以安排一点时间给学生完成一些书面练习,并且教学学生如何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比如,词组翻译,选择填空,完成对话,连词成句。尤其注意方法的指导。
第四课时:EF部分。E部分可以结合九月份的教师节,其中here’s a card is for you.也可以灵活的运用为This  card is for you.本册教材的语音部分主要是辅音字母的读音归类,可以逐渐训练学生听到一个单词猜测其中含有的字母。其实学生也都是很聪明的,有时候他们出现的一些错误也正是证明了他们的聪明之处。就拿三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来说,你如果问他knife的拼读,他一定会马上回答你:nife。这其实就是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其实我们的学生潜意识的就是根据读音规则去拼读单词的。首先是因为从小的汉语拼音的拼读对它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次是英语教师在单词教学中对拼读法的渗透。所以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联想以前学过的单词中有类似发音的单词,其次要引导学生去学习符合这种读音规则一些新的单词
Unit 2 In a toy shop
我个人觉得,4a这册教材,最难教的就是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不过像有的学校三年级的教学如果很到位的话,也就是在3b已经把this, that, my your, his, her 教得非常扎实的话,现在会比较轻松一点。
教学资源:
1、B部分出现的单词都是学生以前学过而且学得比较扎实的单词。
2、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在 3B中也听说过,但还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3B Unit1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Unit3 This is your mother ,I think. 可以迁移到本单元的句型,This is a bear, I think.
1、  在购买玩具时可以使用3B Unit8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
2、  3B中学过感叹句,除了本课的How lovely!还可以说What a lovely panda!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个单元词汇教学不是重点,因为b部分的单词使学生学得最扎实的单词,所以重点在特定情境中的句型和交际用语。
1、  学会在商店这一环境中,在区分远近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使用This is…That’s… What’s this? What’s that?
2、  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学生最容易犯下的错误是This is my a monkey.当然,直到六年级毕业还是会有同学出现这样的错误。针对这种错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组翻译加深学生对物主代词的理解和运用。
3、  教材D部分是四个物主代词的使用,但是A部分并有出现This is/That’s your/his/her…I think.的句型,所以在a部分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使用这一句型,不要把这一教学难点就置于D部分枯燥的操练中。
4、  四个缩略形式what’s  it’s that’s isn’t的朗读和拼写。尤其是isn’t,在朗读和书写上都是学生的一大难点,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板书一定要到位。
5、  I’d like this panda.和I like my panda.虽然在3B中学生已经感知过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do you like?但是对于I’d like和I like很多学生还是搞不清,当然这一语言点在6A中还会出现。
教学的拓展:
1、E部分的对话是3A教材中学过的内容,但课本上最后两个句子是:Can I have a look?—Sure.其实联系三年级所学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说:What a nice photo! How nice!来评价自己所看到的物品,从而丰富这段对话的内容,使学生在表演中说得更精彩。
2、在复习整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收集其他动物的名称,班级里进行交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可以渗透Thank you.的答句,Not at all. That’s all right.等等,为第三单元作铺垫。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BC What’s this/that? Yes, it is. No, it isn’t.都是有三年级的三会上升到现在的四会要求。利用单词进行句型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好这些动物玩具,进行猜谜游戏,What’s this in English? 让学生猜:两仲猜法:This is a …I think. Is this a…? Yes,it is. No, it isn’t. 在游戏中让学生把这几个句子说得滚瓜烂熟。其实也就是G板块的游戏。就不要另外再花时间去教学G部分了。总之,个个板块的内容应该是融合在一起,不要为了教学某一板块的内容而去特意的教。
第二课时:通过创设情景,学习a部分的对话。注意结合3a3b中购物的一些交际用语,如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How much…?
第三课时:Part D,同样可以结合A板块的情景教学my,your,his,her
第四课时:Part EF。E部分的一段对话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再丰满一点:What’s that on the desk? It’s a photo. Can I have a look? Sure. Oh, what a nice photo.再补充进CD部分的内容:What’s this? Is this a/your…?可能是关于动物的照片,可能是关于人物的照片,帮助学生建立对3a3b内容的联想。
Unit3  A purse
本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是“确认所属”,与该项目相结合的内容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我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物品的归属问题。教师多利用图片,周围实物和幻灯片,组织学生围绕“寻找物主”进行会话操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在实际会话中运用。
本单元的另一个交际项目是“空间关系”,即人或物所处的位置,教师要创设一个合乎逻辑的语境,让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表达法。
本单元的话题有点多,一、寻找失物的主人(a)。二、寻找自己遗失的东西(C E),出现了两种情景:Where’s my…?(c板块) Is this my storybook?(e板块)。出现的知识点也较多:含有物主代词的一般疑问句,介词in on, Where 句型的三种问句:Where’s Yang Ling? Where’s my…? Where’s the…? 三种回答He’s/She’s/It’s.包括He’s /She’s 的区分。
教学资源:
1、       B部分的单词中,key, crayon, storybook, tape均已学过,难点在umbrella, water bottle , purse, fan上。
2、      3B Unit 2、3 学过Is this/that a / your…?可以利用旧句型引出新单词,或用旧句型复习巩固旧单词。
3、      3B中学生已经听说询问人物在那里的句型:Where’s Mum? She’s in the chicken. Where’s Dad?  He’s in the study.以及询问物体在那里的句型:Where’s the camera? It’s on the fridge.
4、       表示猜测、不能确定三年级和前面一个单元已经出现过 This is your mother ,I think.
5、       3B学生已能够听说What’s that in your pencil-box? What’s this on the desk?已初步感知过in, on的用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从unit1 What’s this? What’s that? What’s that over there? 在延伸到What’s that+地点?
2、  从3B Is this a telephone? This is a bear, I think.转到本单元一般疑问句Is that your…?
3、  Where’s my/your/his/her…? 但课本C部分D部分只出现了Where’s my…?在第二单元中既然已经学过物主代词,所以要教学生举一反三,在Where’s my..?的基础上熟练使用Where’s your…?Where’s his…?Where’s her…?
4、  C部分同时包含了本单元的两个教学重点,Where’s my water bottle? Is that your water bottle? 所以在教学中注意逐个突破,但又要注意不要割裂其情景的完整性。
5、  A部分Perhaps it’s Yangling’s.这里的名词所有格也是为第六单元whose句型作铺垫。学生更习惯于说I think.所以为了加深perhaps,教材最后一个板块Sing a song 中的歌曲就是Perhaps.
6、  A部分出现的Where’s Yangling? She’s in the classroom.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肯定会需要用到He’s…这又难免会和物主代词his  her相混淆,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中的难点。。
7、  继续理解和巩固介词in,on。
教学的拓展:
1、 除了perhaps也可以引导学生用I think ,maybe, 而在回答人物或东西在哪里的时候,自己不能确定,都可以使用perhaps,I think ,maybe这三个语气词。
2、 关于Excuse me. Sorry.我们的教师用书上“知识介绍”中是这样解释的,Excuse me. “常用语说话或做时可能会引起对方不快、要麻烦人家或请示许可等场合。”Sorry“表示却已犯某种过错,而且心中怀有抱歉之意”。不过,负责《牛津小学英语》编写的欧阳旭老师是这样说的:在伦敦,英国人需要别人让路的时候,他们是不说Excuse me. 而是说I’m sorry.他们认为,在他要麻烦别人让路时,已经是冒犯别人了,所以必须说I’m sorry。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B板块的单词教学和D部分的句型:Where’s the …?由于本单元的单词教学是个难点,umbrella,purse,waterbottle,所以结合句型:Is this a…? Yes, it is./No, it isn’t.继续可以采用猜谜游戏,巩固单词和一般疑问句。在用Where’s
第二课时: A部分的对话,Where’s Yang Ling 结合G部分1 Look and read.? 歌曲《Perhaps》,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景中使用perhaps这个单词。
第三课时:C部分的句型然后把C部分的对话转化成这样一个情景:Excuse me, is this your…? No, it isn’t. My … is …
第四课时:E Read and act. 和F 部分的语音。
Unit4   I  like……
和前面两个单元比起来,这一单元的内容相对要简单很多,只有一个新的语言点:Do you like…?感觉学生学得很轻松。而且我记得在3B的Do you play…Do you like…两个单元也是老师叫得最轻松,学生学得最轻松的阶段。但是我们在教的时候不能把这一单元孤立起来教,还是应该把前面几个单元的内容结合起来,反复,反复,在反复,才能加深学深的印象。
教学资源:
1、  3B Unit10、11中学过Do you like swimming?以及回答:Yes,I do. No, I don’t.引出本单元询问复数名词的句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玩具,例如,溜溜球,滑板,这是教师需要捕捉的学生学习的一个兴趣点。在教师用书的“知识介绍”中游常见的儿童玩具类单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继续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上巩固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s that in English?
2、  Do you like this kite? 与Do you like kite?的区别。
3、  不管口头操练Do you like puppets?还是在书写过程中,名词后面的s都很容易遗漏掉,所以对于学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出现的这种错误教师必须及时地指出来。
4、  名词末尾加s后的读音也是学生听说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虽然其发音规则要到4BWhatare these? What are those?中才正式出现,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交际,我们有必要渗透一些规律,例如以t结尾的单词,学生经常使用到cat, elephant, coat.以d结尾的单词,本课虽然没有出现,但学生会很自然地用到bird,在教学中也要拿出来读一下,让学生感知以下。
教学的拓展:
1、  C部分的Work in pairs中教材提供的Model是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car.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渗透以前学过的句型,Can I have a look? Sure. Here you are. What a nice car!/How nice!
2、 D部分在学生询问Do you like…?时,除了用Yes,I do. No, t don’t.来回答,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三年级学过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来进行进一步的提问。
3、 Do you like this kite?根据学生的表达需要,No, I don’t . I like that…/I like …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Part B C对于单词教学,尤其是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像kite, 第一,从旧单词bike  rice让学生感知i的发音,第二教师不要包办,让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利用读音规则读出kite, 或者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读音猜测一下单词中可能会有哪些字母,也就是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尝试读一些新的单词,例如,bite  mine.C部分的句型很简单,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句型,如:Is this a…? Is that your…?Where’s the…?一方面复习,另一方面巩固单词。
第二课时:A和D板块。
第三课时:E和F板块。
Unit6  Whose  gloves ?
本单元是这册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有点困难,面对诸多知识点,我们有必要罗列一下知识点,分布在每一课时完成。1、a pair of的词组。2、Whose 的句型。
3、名词单、复数,答句It’s  They’re 4、too 5、Try…on.6、名词所有格。
教学资源:
1、  3A,3B各有一个单元出现过服饰类的单词,如,vest, shirt, T-shirt, blouse, jacket, dress…在此基础上增加scarf, a pair of jeans,/gloves/shorts.
2、 利用3A学过的Look at my shirt. It’s smart. Look at his coat. It’s pretty.呈现本课的Look at my dress. It’s too small.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Whose句型首次出现,它的回答名词所有格在第二单元已经出现过,但是名词的单数、复数,it’s,they’re两种回答学生说起来容易犯错,写起来也很容易犯错。
2、 Jeans, gloves, socks, shoes, shorts是一个复数名词,但是加上apair of 以后就成了单数,be动词应该用is.例如,Whose shoes_________ ____________? Here _________ a pair of shoes.
3、 口头、书面能正确运用…is too small….are too small.什么时候用is,什么时候用are,归根到底还是名词的单数和复数。
4、 Try this one on.但是如果是成双的需要用Try this pair on.说起来拗口,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语境。
5、 P48D部分的第三幅图,学生在观察图的时候,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夹克上,但图中人物手指的使鞋子,而且提示的be动词也是are,而事实上是夹克大了一点,而鞋子大的却不明显。
5、单词“too”和to,都音响同。其次,too有“也”、“太”的两种意思,应帮助学生理解too在具体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如:第四单元出现的Me , too. 第二单元出现的The lion is nice,too.I like your panda ,too 。还有口语中经常用到的Nice to meet you, too.说实话,很多到了六年级的差一点的学生都不会正确使用to, too.
小贴士:
1、  由于本单元知识点较多,所以对教材的分割和重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以名词单复数为突破口,先解决单数名词。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Look at my dress. It’s too small. Whose dress is this? It’s her mother’s.第二课时再 使用复数。
2、  本单元可以和第一单元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对E部分的对华进行这样的
改编:--My pencil is too short.May I have a long one?
      --Don’t worry. Here’s a long one for you.
3、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服饰类的单词,教师用书的“知识介绍”中列举了常见的表示服装鞋帽类的英语单词。
4、G板块的内容可以结合在新授课中作为巩固单词和操练句型来完成。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结合3a中学过的单词,coat, jacket, sweater, blouse, dress, skirt, shirt, T-shirt,学习句型 Whose …is this? It’s…’s. It’s too small/short. Try this one on.
Scarf 也是一个新单词,受图片的影响,很多学生把他理解为围巾,其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他们胸前代的红领巾就是scarf,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年小学的时候,…
第二课时:由学生熟悉的shoes, socks, trousers引出词组,a pair of.在学习新单词a pair of shorts, a pair of jeans, a pair of gloves.同时在第一课时句型的基础上,学习这类举行的复数:Whose …are they? They’re … They’re too… Try this pair on.同时可以完成CD板块的教学。
第三课时:A板块的对话。对话中的交际用语在第一、二课时的教学中都已经分散学习过了,主要还有一个交际用语:She looks so funny.这里的looks不需要多家解释,四年级的学生对什么第三人称单数根本没有概念。
第四课时:EF板块。E板块的对话是以文具为话题,可以替换为本单元学习的服装类的单词,进行对话得交流和表演。
Unit7 It’s late
教学资源:
1、  3B中学过询问时间的句型:What’s the time? 整点回答居多。
2、  学生已经能够听说1-20的数词。
3、 动词词组 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 go to bed , have lunch, watch TV等
4、 以前学过用plus表示加法,本单元用and 表示加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熟练的听说1-100的数字,以及13-19数字的构词规律,20-90数字的构词规律。
2、 What time do you …? 与What’s the time?学生对What’s the time?地回答先入为主,已经习惯了It’s…所以 What time do you …?学生I get up at six.学生经常会说I get up is six.或者It’s six.它的回答也容易混淆。
小贴士:
1、 复习数字的游戏。G部分Fun house 中用加法复习数字,
2、 D部分调查完其他同学的作息时间之后,可以让学生练习说一段话,介绍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情况。
3、 在询问时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三年级学过的句子,例如,It’s time to have lunch. Let’s go to school. Shall we watch TV?
大凡有经验的老师都清楚,学习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时间的表达,而时间表大的关键又在于数字。我曾经听过实验小学郝慧老师到溧阳一所学校去上的一节课,印象非常深刻。他是这样教的:
Step 1 先出示自己学校的图片。There are many teachers /classrooms/in my school.让学生猜猜大概有多少。然后出示自己班级学生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my class?再问学生,How many student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Step 2 Play number games. 由易到难,用了四种游戏:1.Say numbers. 2. Guess the number.3.two,four,six,…4.3的平方,4的平方….
Step 3 教学时间。他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复习数字:。。。这是第一课时,重点数字教学,用G部分的游戏巩固数字。C部分的句型时间表达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发现,直接看着数字说出时间比较简单,困难的是看着钟面说出或写出时间,尤其是“看图完成对话中”要求根据图片上的时间信息,一直是学生答题的难点。顺着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想接下来的几节课应该是这样安排的:
第二课时:先复习What’s the time, please?然后师生问答:What time do you…? I …at…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办法,完成d板块的内容。介绍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框架,完成一个简单的语篇训练:I have a busy day. I get up at…How about you?
第三课时:A部分的对话只不过是穿上了一个情景的外衣
第四课时:EF板块。
 
Unit8 In class
教学资源:
1、  B部分出现的open, close, drink 都已学过。
2、 3A专门有一个单元学习了祈使句,如:Open /Closethe door. Turn on /Turn off the TV.学生能够听说并能做出这几种应答:OK. All right. Good. I’m sorty.。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动词draw, write, read, copy的理解的运用。
2、学生乐于,并且善于对老师的指令做出应答,但是不善于自己发出指令。要多让学生练习发指令,尤其是制止别人不能做某事的指令。
3、Don’t…,please.教材中出现了两种应答:Sorry/I’m sorry. All right.要视情况而定。
小贴士:
1、  Fun house 1。Look and say.学生很愿意充当图中的任务。而2这部分的游戏是学生百做不厌的游戏,让学生多发命令,不要教师一直包办。
2、  回答别人指令的应答有很多,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应答:OK. Yes. All right.
3、  课堂上可以采用边说边做,边说边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动词的含义。
4、  教师在教祈使句时,应进行必要的文明礼貌教育。例如,你做错了事情,别人对你说,Don’t play in class. Don’t speak. 你要知错就改,I’m sorry.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b部分的后六个单词和c部分的肯定祈使句。由学生熟悉的游戏“Simon says”引出Stand up. Sit down. open close学习们英语课上经常需要做的一些事情:write, read, copy, read ,
第二课时:b部分的前两个单词和D部分的否定祈使句。
第三课时:A部分的对话。尽量让学生多说,多练,而不仅仅停留在执行指令上。
第四课时:EF部分。
 
Unit9. What’s the matter?
教学资源::
1、  3B学过I’m hungry.A hot dog? Sounds good. I’m thirsty. What about…?
2、 4A Unit1  Here’s a card for you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各种交际用语。
2、 Do you ------Are you…?为4b第一单元作铺垫。
3、 需要的知识储备:食物、服装、动作类的单词。才能保证学生交际的流畅。所以重点就在于学生在使用交际用语时的灵活。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除了使用课本上出现的Here’s a …for you.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使用灵活多变的回答。例如第一幅图,What’s the matter?  I’m hungry. Here’s a cake for you. 其实学生还会用:What about some cake? You can have a cake. This cake is for you.  Why don’t you have a cake? 例如,I’m cold. Here’s a coat/jacket for you.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生活中解决冷的办法有很多,在不同的情景下,可以Close the window. 可以使Do exercise.可以Have hot water.
4、  和What’s the matter? 同义的句子还有What’s wrong with you?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bc部分六个单词和句型 What’s the matter?歌曲
What’s the matter? 还可以 渗透sleepy
第二课时:a部分的对话。
第三课时:d部分e部分
第四课时:
Unit 5 Unit 10 Review and check
1、  重视对学生错例的收集、整理和提炼。
今年上半学期,我花了整整一学期的时间对这方面进行了实践,我改变了自己备课的方式,把备课的重点放在了学生错例、案例的整理、分析上。主要记录这些内容:
u       课堂上学生具有创造性、发散性的回答。
u       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u       试卷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u       学生的阅读作文中的错误。
把这些错误整理下来,抄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一起来进行会诊。第二,会诊完毕,让学生把正确的句子重新写下来。第三,每隔一段时间,把错例进行综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期中或是期末总复习的时候,也有了复习的目标,能够对症下药。
2、  充分发挥教材上一些图片的作用。
以第五单元D部分的一幅图为例,除了用课本上提供给我们的句型,Where’s…? It’s on /in…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用这些句型进行问答:What’s that on the fridge? What’s that on the bed? Do you like this umbrella? What do you like? 在进行纯句型的问答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涂上的内容编演对话。同样。第十单元D部分的土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处理。
再如第十单元A部分Look, read and write 。很多老师在让学生填上正确的序号以后就结束了这一板块的教学,其实利用这些内容丰富而且漂亮的图片,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融进学过的一些交际用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只有会说了,才会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