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课程建设>>教研动态>>专家对数学课的评议

专家对数学课的评议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听了陆萍芬老师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石燕金老师的《认识线段》,陆萍芬老师5年的教龄,石燕金老师只有2年的教龄,很年轻的数学老师承担了这样一个很重的开课任务。
两节课听下来后呢,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看。
从学生方面看,一个就是学生的常规非常好,觉得三河口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十好习惯的教育中初见成效。听课下来,课堂常规非常好。第二从两堂数学课堂反映下来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得规范性,精彩性,这让我感受到了三河口小学得数学教研组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从这来两方面,感觉学生的数学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从教师方面讲,第一,两位年轻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很爱,很民主,所以学生在课堂里面充满了笑声,敢于参与,积极举手发言。这两位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自然。第二,两位青年教师教学素养还是很不错的,教学语言规范,教态亲切,思路清晰。第三,在备课组的帮助下能紧紧把握住教材这一编写的思路来展开知识的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情景去掉,直接从数学问题提出也可以,但是我们仍然从数学情景提出,那这样有一个什么样的好处呢,有一个数量关系式的训练在里面,所以教材的信息是多样的,因为我们没有专门的应用题教学,从这个角度提出是可以的。我们老师直接用玩具信息贴上标签的价格,可以随意组合,这还是一个比较清楚地教学情景。在这个情景的创设中可以看出老师对教学、教材的把握比较清楚。值得表扬的一部分就是关于练习的设计,我们教材的很多练习,老师处理时就是做一做,评一评,就好了。其实练习要有个合理的动态的组成。那么陆萍芬老师在练习的处理上,先看看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来介入练习的。如果这样抓的话我们可以少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第四,整个课堂当中我们感受到像三河口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生源,这样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的当堂训练,这是抓在了点子上。我觉得整个教研组能够往这个方向思考,抓得非常的准确,基于教学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教学措施。这样才会获取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两位青年教师成长得非常好,非常得迅速。特别是石老师,教龄很轻,但是教学潜质很好,从学校发展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三河口小学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指导。
建议:数学教研组可以研讨一下,在课堂交流的组织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现在的数学课堂交流以线形交流比较多,如甲说,乙说,丙说……课堂交流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我们对每一节课关键知识,重难点的突破要有交往互动的环节,从五个方面设计它的环节,第一要有开放的问题设计,如《线段的认识》抓住怎样来认识线段,《两位数加两位数》怎样来用拆分的方法,这就是核心环节,要花力气推。这里面要有非常充分的交往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第二要有个性化的思维成果,数学课要强调数学学科的特性,那就要给学生有用数学方式表达自己的数学成果的环节。第三,资源的捕捉与组织,学生呈现个性化学习以后会带来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怎们样来捕捉,这是很考验老师功夫的。第四,块状的结构的推动,用块状结构来推动教学。第五,学生各自的反思和提升。课堂交流完了不能就结束了,交流完了必须有个人的反思,完善,才有非常好的提升的过程。以上五方面就是改变你说你说……的状态,让课堂和互动更精彩!
和数学教导交流过,我们三河口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有比较好的方面,两位青年教师介绍了学校的具体备课的收获,第一满足了教师个性发展的要求,石老师说我的课堂语言还不是很好,陆老师说在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处理得不是很好,备课组中有经验的老师给了她们很多帮助,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所以两位青年教师成长这么快,因为背后有常态化的教研活动,和有效的备课组活动。
我想我们还可以做两项事情:第一能不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经典习题的收集;第二,做经典案例的积淀;加强学校知识管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