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校本课程>>二年级《尚美数学》

二年级《尚美数学》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有趣的乘法
你知道吗?读一读!
妈妈与小华的对话:
妈妈:“考的是什么题?”
小华:“3乘7等于多少?”
妈妈:“你答了多少?”
小华:“我不管它三七二十一,答了个10。” 
学一学,我能行!
1. 看图填一填
 
 
 
 
 
 
 
 
 
思路点拨】观察图片可知:每个鱼缸有三条鱼,有三个鱼缸,求一共有几条鱼。根据这个信息可列出加法算式:4+4+4,根据乘法的意义可表示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为3×4或4×3,由于学生还没学习乘法口诀,得数可根据图片通过数一数得出。小提醒:学生在表示几个几时可能会写反:4个3,要注意纠正。
【做一做】(3)个(4)
          加法算式:4+4+4=12
          乘法算式:3×4=12或4×3=12
2.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1)3+3+3+3
(2)7+7+7
(3)6+6+6+6+6+6+6
(4)9+9+9+4+3
思路点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1、2、3小题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只有4小题中的教书不完全相同。因此,4道算式中只有第4小题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做一做】(1)3+3+3+3=4×3=3×4
(2)7+7+7=3×7=7×3
(3)6+6+6+6+6+6+6=6×7=7×6
(4)不能改写
小试身手,练一练
1.把4+4+4+4+4-5改写为有乘法的算式。
2.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3(  )3(  )3(  )3=3
(2)3(  )3(  )3(  )3=9
3.读一读,填一填
(1)2×3=6  乘数是(    )和(    ),积是(    )
(2)8乘2写作(    )×(    )
(3)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9,乘法算式是(    )×(    )=(    )
4.看图写出算式

□+□+□=□
□×□=□或□×□=□
 
 
 
 
 
 


 

5.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朵花?       (2)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6.把1、2、3、4、5、6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每个数字只用一次。
□×□=□         □-□=□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6          5         2
×□        ×□       ×□      ×□
2 □        3 □        □5      1 □
 
8.数青蛙。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9.摆一摆,算一算
摆1个这样的图形,用(    )根小棒。
□○□=□
         摆3个这样的图形,一共需要(    )根小棒。
      □○□=□
摆5个这样的图形,一共需要(    )根小棒。
            □○□=□
 
 
阅读链接
上海人在某农村买东西,他问摊主,你这个方便面多少钱一包啊?摊主说,3元。上海人又说,那给我拿一包。摊主给了他一包,这时上海人又问,那你的矿泉水多少钱一瓶呢?摊主说,1块5一瓶。上海人说,这样吧,拿这包方便面换两瓶矿泉水吧。摊主给他换了。他拿了两瓶水不付钱就想走。摊主叫住他,说,给钱啊!上海人说,为什么要给钱啊?摊主说,拿了东西要给钱啊!矿泉水的钱!!上海人说,矿泉水是方便面换的!!摊主说,方便面的钱也沒付啊!上海人说,方便面我还给你了呀!说完就走了,摊主也没有再拦,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平均分一分
你知道吗?读一读!
  我们刚刚学习了平均分的知识,其实在生活中分东西的事经常发生,今天就来给同学们讲一个韩信走马分油的故事。看你读完这个故事后,会不会得到一些启示。
  从前,有两个人,一起买了10斤油,他们两个人有3个装油的篓(lǒu)子,三个篓子分别能装油3斤、7斤和10斤。可是,这两个人用这三个篓子倒来倒去都不能把这10斤油平均分成2份,最后这两个人居然打了起来。当时正好赶上韩信骑着马从两个人这路过。问明白原因后,韩信骑在马上,很快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信是怎么倒这些油的呢?
  (1)先把所有的油都倒进10斤的油篓里。
  (2)用3斤的油篓从10斤的油篓里往外倒油,把倒出的油都倒进7斤的油篓里。于是有:3×3=9(斤),9-7=2(斤)。10-9=1(斤)这时,10斤的油篓里还剩下1斤油,3斤的油篓里还剩下2斤油,7斤的油篓里装满了油。
  (3)这时,把7斤的油篓里的油全部倒进10斤的油篓里,得到:1+7=8(斤)。再把3斤的油篓里(还剩2斤油)的油都倒进7斤的油篓里。
  (4)从10斤的油篓的8斤中再倒出3斤,有8-3=5(斤),最后再把3斤油篓里的油全部倒进7斤篓里,有3+2=5(斤)
  分完了,每人恰好得到5斤油,同学们,你们看懂了吗?
学一学,我能行!
1下面哪种分法表示平均分,在(  )里打“√”。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                        (    )
【思路点拨】   根据平均分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2)和(4)后面的( )里应打“√”。(2)是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4个;(4)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1个,虽然每份只有1个,但还是每份同样多。
【做一做】
(1)☆☆    ☆☆☆    ☆☆                                 (     )
(2)○○○○      ○○○○     ○○○○                   ( √ )
(3)△△△      △△△      △△                          (    )
(4)◇   ◇   ◇    ◇    ◇    ◇                        ( √ )
 
2照样子先分一分,再填空。
 
 
 
 6÷□=□
 
 
 
 
 
 
【思路点拨】  (1)由图可以看出,要把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就是拿2只,1个盘子里放1只;再拿2只,1个盘子里放1只……直至把6个苹果分完,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同理可求。
【做一做】    
 
 
 
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6÷(2)=(3)
 
 
 


 

               9棵白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筐放(3)棵
                      
 
 
9÷(3)=(3)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1)有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  )个,可以分给(  )只小熊。
           □○□=□
(2)有(  )个苹果,平均分给( )只小熊,每只小熊分得( )只苹果。
           □○□=□
2.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算式。
(1)被除数是10,除数是2,商是多少?
 
(2)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3.
                         你能写出哪些除法算式?
□÷□=□
□÷□=□
□÷□=□
 
 
4.先分一分,再填空。
 
12个 桃 ,平均分给(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   )个。
 
【阅读链接】
    有人问数学家一个问题:
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数学家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会震得耳朵疼。
  那就是说有80~100分贝?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提问的人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中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还在肚子里和孵在鸟窝里的蛋?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
  没有花,就10只。
  提问的人已经满脑门是汗。
  但数学家继续问:
  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数学家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有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提问的人当即晕倒!
 
 
 
 
 
 
有趣的图形
你知道吗?读一读!
每个孩子的指尖上,都住着螺旋形的指纹,这些指纹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当他们用手指奇妙而独特的手印花。这些花朵只要再加上一些点和线就会变成好多有趣的图画。形形色色的人物,活泼可爱的动物,美丽芬芳的花果,精美浪漫的故事……
 学一学,我能行!
1按要求分一分
 
 
 
 
 
分成一个三角形          分成两个              分成一个四边形
和一个四边形            四边形                 和一个五边形
【思路点拨】
从五边形的一点向相隔的任一点连线,就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四边形有4条边,从一点向相对着的一条边连一条直线即可;
     想要分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五边形,那只要在刚才分成的两个四边形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将连线的一端从点处移到边上即可。
【做一做】
 
 
 
2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动手画一画
 
 
 
 


 

【思路点拨】有三种情况:①对角剪,剪去一半;②从一点向相对的一边剪③从一边向相邻的一边剪
【做一做】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答:根据3种不同的剪法,剩下的图形可能会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有一张三角形纸板,小明用剪子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
 
 
 
 
2.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3. 、画一条线,把平行四边形按要求分成两个图形:
两个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                两个四边形
                               一个四边形               
 
 
4
 
 
 
 
 
 
 
 
 
5.
 
 
 
 
 
 
阅读链接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数图形
你知道吗?读一读!
小朋友,我们身边有着各式各样的图形,下是因为这些图形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这么丰富多彩。正确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你有很强的条理性。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图形的问题吧!
学一学,我能行!
1.数一数,图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思路点拨】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从各端点出发依次数。分别数出从A点出发有几条线段?从B点出发有几条线段?从C点出发有几条线段?从D点出发有几条线段?
做一做】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从A点出发的线段有AB、AC、AD、AE共4条。
 


 

         A     B      C         D          E
 
 


 

从B点出发的线段有BC、BD、BE共3条。
 


 

  A     B      C          D          E
 
 


 

从C点出发的线段有CD、CE共2条。
 


 

   A     B       C         D           E
 


 

从D点出发的线段有DE一条。
 


 

   A     B       C         D           E
线段总数是   4+3+2+1=10(条)
2.下图中有3条路线,哪条路线最长?
(1)
     (2)
     
(3)
 
思路点拨  分别数3条路线经过的正方形的边的数量,就能比较出来。
做一做】   第一条路线经过10条边长,第二条路线经过12条边长,第三条路线经过14条边长。所以,第三条路线最长。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图中的小狗与小猫的身体的外形是用绳子分别围成的,你知道哪条绳子长吗?(仔细观察,想办法比较出来)
 
 
 
 
 
2.下面4点,每3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一共可以画出多少条线段?
            ·
                          ·
 
              ·           ·
3.数一数,下面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   )条      (   )条     (   )条          (   )条
4.数出下面图形的线段数。
 
 


 

5.小明与小刚拿了一个开头断了的卷尺量一根木材的长度,木材的一端在2米的刻度上,另一端在4米80厘米的刻度上,这根木材长多少?
6.一根铁丝先剪去它的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还少3厘米,最后剩下7厘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阅读链接
一元钱哪去了
小猴、小熊、 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一个哈密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钱,买了一个瓜。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天我们优惠,只要25元,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小狗说:“我们分了这5元钱吧!”小熊说:“好!”可小猴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两块钱再买一包瓜子 。”小狗、小熊都说好。
    在回来的路上,小熊说:“我们一人花了9元钱,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买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说:“是呀!怎么少了一元钱呢?奇怪?”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元钱哪去了吗?
    原来,27元里面就含有买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钱,合起来刚好是30元,一点也没错。 
 
 
 
 
 
 
 
 
 
 
 
 
 
 
 
 
 
 
 
 
 
 
 
 
 
 
简单的位置与方向
你知道吗?读一读!
小朋友,如果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想找到要去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对!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位置、路线找到想要去的地方。在交通行业中,方位是十分重要的,地图就能够告诉我们具体的方位。那么,你知道地图上的方位是如何标出的吗?看地图有句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意思是面对地图时,图的上方是北,下方为南,左边为西,右边为东。如果能看懂地图、平面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学一学,我能行!
1.                       在第2行第3个,
                         在第(  )行第(  )个,
                           在第(  )行第(  )个。
                        在第3行第6个画○。
                        在第6行第3个画◇。
【思路点拨】观察图,图中没有任何排序信息,但由“   在第2行第3个” 可知:确定行的顺序为从下往上;确定个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为了使排序更加方便,我们可以在图中标出行数和个数,以上问题就变得容易些了。如下图所示:
 
 
【做一做】                               
注意:确定位置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物体的排序方向,再根据要求找到物体所在位置。有时也可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方向找一找。
 
 
 

(1)小兔住在小猴的(   )面,
在小狗的(    )面。
(2)小猴家的西面有(    )家,
东面有(    )家。
(3)有一天,小猫要到小狗家玩,
先向(  )走(   )米到小松鼠家,再向(   )走(   )米到小兔家,最后向(   )走(   )米到小狗家,小猫去到小狗家一共走了(    )米。
 
2.
 
 
 
 
 
【思路点拨】这是一幅平面图。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确定两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关键在于找到参照的中心点,从中心点出发,根据制图规律确定方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做一做】 (1)小兔住在小猴的(东)面,在小狗的(南)面。
(2)小猴家的西面有(小松鼠)家,东面有(小兔)家。
(3)有一天,小猫要到小狗家玩,先向(南)走(20)米到小松鼠家,再向(东)走(55)米到小兔家,最后向(北)走(15)米到小狗家,小猫去到小狗家一共走了(90)米。
 
 

(1)摄影室在科技室的(  )面,在泥塑室的(  )面。
 
(2)从绘画室向(  )走,到泥塑室,再向(  )走,到摄影室,从摄影室向(  )走,到科技室。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2.小小设计家:请你设计一座月亮城的儿童活动中心。淘气堡建在中线心,东面建动画城,西面建美食城,南面建太空城,北面建游戏屋。
 
 

月亮城儿童活动中心
 
 
 
 
 
 
 
 
 
 


 

3.下面是五位小朋友的家,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提示把平面图填完整。
                                                                           

                               

小芳
(1)小红住在小芳的南面;
(2)小军住在小红的东面;
(3)小红住在小华的东面;
(4)小林住在小芳的北面。
阅读链接
 
用手表确定方向
用手表出能确定方向?能!
方法很简单,将当时的时间除以2,再在表盘上找出商数的相应位置,然后将这个数字对准太阳,这时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例如,你所处的时间是上午10时,10除以2,商为5。将表盘上的“5”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
如果是下午时间,就应该按24时计时法计算。例如,下午4时,就要按16时计算。
用手表确定方向的准确度不亚于指南针,但是手表必须是指针式的,数字式的手表可不行哟。
脑筋转、转、转
你知道吗?读一读!
老师:“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不容置疑的。例如:一个人盖间房需要10天,10个人一起干,一天就能完成。”
    学生:“照这样推算,一条轮船横渡太平洋需要10天,如果10条轮船一起开船,一天就可以横渡太平洋了。老师说了,‘科学是不容置疑的’嘛!”
 学一学,我能行!
1.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几个**的同事,妈妈叫小明烧水沏茶。小明开始做事:烧开水壶2分,烧水用8分,洗茶壶用2分,洗茶杯用2分,拿茶叶用1分,沏茶用1分,请你算一下,小明花多长时间才能给客人们倒茶?
【思路点拨】 
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把一些不可同时做的事与可以同时做的事罗列成“工作程序”。这样思路明确,易于掌握。

事情及
时  间
洗开水壶
(2分)
烧    开    水
(8  分)
沏   茶
(1分)
同时完成的事情及时间
 
 
洗茶壶(2分)
洗茶杯(2分)
拿茶叶(1分)
 
 
注意:要想节省时间,就要把用的时间最长、有需要等待的时间先做,同时做其它事情。
【做一做】  2 + 8 + 1 = 11(分)
2.煎饼的学问:一只平底锅上一次只能煎两个饼,用它煎1个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1分钟)。问:煎三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你是否这样想:由于这只平底锅上能煎2个饼,先把2个饼一起煎,需2分:再煎第三个饼,仍需2分;一共需4分。这可不是最省时的办法。
奥妙在这里:可以这样操作: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一起煎,1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1个饼取出,另一个翻个面,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1分钟。两个面都煎好的取出,把第三个翻个面,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1分钟就全部熟了,煎3个饼共用了3分钟。
小试身手,练一练
1、小明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上6:30起床,他睡了多少时间?

08:00 早间新闻
08:35 夕阳红
12:00 新闻30分
13:00 东方时空
17:30 动画世界
19:00 新闻联播
19:38 焦点访谈
2、右图是一张中央电视台周日的节目时间表,看表回答问题:
(1)爷爷每天早上7:00到公园散步,他必须在几点之前赶
回来才能看到《夕阳红》?
(2)《新闻联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3)小明从4:20开始做家庭作业,他想看《动画世界》,可
以做多长时间的作业?
 
3.王红家有一只挂钟,一点钟敲1下,两点钟敲2下,三点钟敲3下……十二点钟敲12下,每半点钟还敲1下。一天中午,王红在家看电视,先听到挂钟敲了12下,没多久听到钟敲了1下,过了一会儿,又听到钟敲了1下,你知道最后一下是几点钟吗?
4.小飞早晨起来后要做6件事:叠被子3分,刷牙洗脸4分,烧早饭10分,吃早饭8分,整理书包2分。请你安排一下,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这些事。
5.10路车每隔20分钟开一班,爷爷想搭8:50的一班车到公园,现在是8:38分,他要等几分钟,才能搭到下一班车?
6.1只猫5分钟吃完1条鱼,5只猫同时吃5条同样大小的鱼需要几分钟?
7.小云家的1只台钟,一点钟敲1下,两点钟敲2下……十二点钟敲12下,每半点钟还敲1下。小云在家玩,看见爸爸拿着书去书房,这时正好听到台钟敲3下。当小明看到爸爸从书房出来时,台钟正好敲5下。从爸爸进书房到出书房,台钟一共敲了多少下?
8.一只蜗牛从20厘米深的沟底往上爬,每爬4厘米要用2分,然后停1分。问蜗牛从沟底爬到沟沿上要用多长时间?
9.锯一根木头,每锯一段要用8分钟,锯成5段要用多少分钟?
阅读链接
  一个农民在街边卖螃蟹,一共十斤螃蟹,一斤100元,全卖了应该有1000元的营业额。这时路过一个上海人,上海人说,我喜欢吃蟹脚,我老婆喜欢吃蟹身,所以我要分开买,你把脚和身体掰开了卖给我,我都要了。于是,农民掰开了所有的脚。这时,上海人说了,脚的价格应该便宜点,脚就卖我20元一斤吧,身体就卖80元一斤,加起来正好100元一斤,没错!于是,农民称了蟹脚,共4斤,收了80元;称了蟹身体,共6斤,收了480元。上海人拿了这些蟹脚和蟹身体扬长而去,农民总觉得哪里出问题了,但是说不出来。点一点钱,发现一共卖了560元,而不是应该的1000元。
千里眼
你知道吗?读一读!
学习和研究好比处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企图一下登四五步,平地登天,就尽然会摔跤。
———华罗庚
学一学,我能行!
1.
 

左图是在空中看到的宁宁的家,房子周围有一棵大树、一个石凳,门前还有一条小路。
 
 
 
 
 
 


 

下面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上看到的?
 
 
 
 
 
 
 
 
 
 
【思路点拨】   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看,还看到不同的样子。观察物体时,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站在图中某个人的位置,想象看到的物体会是什么样?
【做一做】    ①观察的是侧面,能看到房子、凳子和一部分的树,而且看到的房子是侧面图。②似乎很难确定看到的是正面还是背面,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房子上有一个小黑点,那表示的是烟囱。借此我们确定②看到的是背面。不难判断,③就是正面图。④还是侧面观察,不同的是能看到整棵树、凳子和房子的一面墙。
2.根据要求,给下面的球涂上颜色。
(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
 


 

(3)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思路点拨】      (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表示非常确定,必须使所有的球都是红球。(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不能确定一定摸到红球,但有可能会摸到,所以,这些球中至少有1个是红球,但不是全部。(3)“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确定摸不到红球,所以,这些球中没有红球,除了红颜色,其它都可以涂。
小试身手,练一练
1.数一数下面图中各种图形的个数,并在表里涂上颜色。
 
 
 
 
 
 
 
 


 

(1)上图中,(    )最多,(   )最少,一共有(    )个图形。
(2)    比    多(      )。
(3)你还知道:                       
2.在(  )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哥哥的年龄(     )比弟弟小。
(2)太阳(      )从东边升起。
(3)明天(     )是下雨天。
(4)抛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3.连一连,哪一个是他们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
 
 
 
 
 
 
 
阅读链接
大脑藏书5亿本
人类的大脑,越用越灵,越学习知识越丰富。你不用,反而会迟钝了。
根据生理学家测定,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20亿到140亿个,人一生即使活到100岁,也只能用掉10亿个左右的大脑细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脑细胞还是完好无损的。法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热尼奥活了103岁,临终前还精力充沛地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人的大脑到底能容纳多少知识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报告中说,若你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你的大脑在你的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大约相当于5亿本书的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
你知道吗?读一读!
从前有一只小鸡,她非常喜欢使用乘法,因为她觉得,世界上所有的数学问题,乘法都可以一一解决,上二年级时,她为自己能提早学会乘法而感到骄傲,而除法,小鸡并不去好好学习,而是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会的乘法,她认为,学除法其实很难,所以每次当选数学课代表时,都不是小鸡当选,而是小鹿当选。狗老师也发现了这点,一次下课时,狗老师把小鸡叫到办公室,认真地对她说:“你是不是不想学除法?”小鸡点点头,并对狗老师说:“我觉得学除法很难,老师。”狗老师摇摇头,说“其实,只要你会被乘法口诀表,学除法就变成了一件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可小鸡却不相信,她问狗老师:这是真的吗?狗老师点点头,并让小鸡回到班里好好学习乘法,小鸡回到班里,她对自己的朋友说:我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当和吴文俊一样的大数学家。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他们瞧不起小鸡,小鸡被激怒了,她立刻拿起书,她想让同学们知道,她一定能超过那些骄傲的同学们的。
学一学,我能行!
1.□÷8=3……□,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思路点拨】   除数是8,根据余数比除数小,余数可以是1,2,3,4,5,6,7,根据“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这一等式,当商、除数已知时,要使被除数最大,只要使余数最大,应填7。同样,要使被除数最小,只要使余数最小,应填1。
【做一做】  最大的被除数  3×8+7=31
最小的被除数   3×8+1=25
2. □÷□=□……4,除数最小是几?你能说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思路点拨】  求有余数除法计算里的除数,根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是4,除数可以是5,6,7,8,9,最小是5,最小只要比余数大1。除数是5,商可以是1,2,3,4,5,6,7,8,9。
【做一做】   算式:9÷5=1……4,   14÷5=2……4,    19÷5=3……4,
24÷5=4……4,  29÷5=5……4,    34÷5=6……4,
39÷5=7……4,  44÷5=8……4,    49÷5=9……4。
小试身手,练一练
1.求下列有余数除法算式中的除数。
(1)30÷(    )=4……2
(2)25÷(    )=6……1
2. □÷6=□……□,余数最大可以是几?(只写一个算式)
3. 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第20个图形是什么?
□△○△□△○△□△○△……
☆△△□○☆△△□○☆△△□○……
4. 小张有20张邮票,小黄有10张邮票,小张给小黄多少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
5.看图填一填
.
(1)一共有20个气球,每6个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个?
□÷□=□(束)……□(个)
(2)一共有20个气球,扎成了3束,平均毎束有几个,还剩几个?
□÷□=□(个)……□(束)
6.完成下面的算式
□÷□=6……3               □÷5=6……□
□÷□=6……3               □÷5=6……□
□÷□=6……3               □÷5=6……□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5=35           8×2+□=32
□×7―9=40           □―3×7=21
8.(   )里最大能填几?
3×(   )<20        27>5×(    )      7×(   )<32  
(   )×8<56        4 ×(   )<18      30>(   )×6
9.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长34米,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几段?还剩几米?
(2) 每张桌子坐4人,有9张桌子,35个人能够都有坐吗?
(3)有53本书,先给一年级9本,剩下的二年级每个班分到8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多少本?
(4)有一串珠子按○○●●●○○●●●○○●●●……排列,请你算一算:第33粒珠子是什么颜色?如果这串珠子有50粒,白色的有多少粒?黑色的有多少粒?
 
 
 
数的排列
你知道吗?读一读!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依次排列的数:1.2.3……,1.3.5……,你能接着写下去吗?如果要接着写下去,就要找一找这列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才能接下去写数。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做填数游戏吧!
学一学,我能行!
1.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小3,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小6,这个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由“十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可知,十位上的数为9,由“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小3”可知,百位上的数为9―3=6,由“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小6”可知,个位上的数为9―6=3。
【做一做】   百位:9―3=6   十位:9   个位:9―6=3
        这个数为693
2.用7、6、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多少个三位数?
【思路点拨】   可以用列举法求解。
【做一做】

百位
十位
个位
3
6
7
3
7
6
6
3
7
6
7
3
7
3
6
7
6
3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一个数的百位上的数是8,十位上的数比百位上的数小3,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1,这个数是多少?
2.    986,(   ),980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三个数,(  )里的数可能是多少?
3.    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是10,数字差是6,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4.    从自己家到学校,小红走的路比小芳多得多,比小英多一些。谁家离学校最近?
5.    按规律填数。
(1)786、788、789、(  )、(  )、(  )
(2)100、600、200、500、300、(  )、(  )
(3)890、(  )、(  )、920、930、(  )
6.6个百和7个一组成一个(   )位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7.□里能填哪些数?
(1)74□<741    (2)47□<478    (3)510<5□9   (4)□10>8□4
8.在□里填上100,200,300,400,500,600,使每边上3个数的和都是100。
                       
 
 
 
 
9.我们把2002这样的年份称为“对称年”(年份的个位数字和千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相同)。从2000到2999年共有多少个对称年?
阅读链接
年轻的老头
一天,有三位老人在河岸的树阴下闲聊。一家报纸的女记者来到这三位老人的中间,向其中一位老人问道:“请问老爷爷吸烟吗?”这位老人用手摸着花白的胡须说:“吸烟,不多。”“一天吸多少?”“一个星期吸一包。” “喝酒吗?”“会喝一点。”“一天喝多少?”我一个星期还喝不了一斤。 “请问你高寿?”“不大,刚过65岁生日。”女记者又转向问第二位老人。 “请问老爷爷,您吸烟吗?”这位老人用手摸着雪白的胡子说:“吸烟,也不多。”“一天吸多少?”“两个星期才吸一包烟。”“喝酒吗?”“会喝一点。“一天喝多少?”“一个月才喝一斤酒。”“请问你高寿?”“不大,刚过75岁生日。”女记者又转向问第三位老人。这位老人满脸皱纹,头发全脱落了。“请问老爷爷,您吸烟吗?”这位老人用手摸着自己稀稀拉拉的几根白胡子,说:“会吸,比他们多点。”“一天吸多少?”“一天吸三包。“喝酒吗?”“喝。”“一天喝多少?”“比他们喝得多点,一天一斤酒。”“您从多大开始吸烟喝酒的?”“从
12岁。”“请问你今年高寿?”“我刚过20岁生日。”“啊?!”
 
 
 
 
 
长度单位的学问
你知道吗?读一读!
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能更好地进行长度的测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长度单位。
 
学一学,我能行!
1.把两根都是45毫米长的铁条焊接为1根,焊接头都用去10毫米(如图所示)。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10毫米
【思路点拨】  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常常把两条绳子、两根铁条连(焊)接为一条,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接头问题。
这类问题有几种情况?怎样计算?是不是把接头长度都减去呢?接头问题的算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两端”接头的长度减去;另一种只减去“一端”接头的长度。解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道题目属于只要减去“一端”接头的长度,因为只有一个接头。
【做一做】   45 + 45 - 10
           = 90 - 10
           = 80(毫米)
        80毫米 = 8厘米
答:焊接后铁条长80毫米,合8厘米。
2.看图填空
(1)
 
 
小棒长       厘米,是      毫米
(2)
 
 
 
 
 
【思路点拨】   确定物体的长度要看清楚物体的起始刻度和结束刻度。
(1)学生尺上的单位名称是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8,有6大格,是6厘米;也可以这样计算8-2=6(厘米)。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就是60毫米。
(2)仔细观察学生尺,物体的末端不是正好对准学生尺上的数字,而是数字之间的刻度,需要小朋友们仔细地数一数。回形针是2大格多8小格,合起来是28毫米;钉子是3大格多8小格,合起来是38毫米。
【做一做】   小棒长   6   厘米,是  60   毫米
             回形针长  28   毫米         钉子长  38   毫米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在正确的□里打“√”
(1)下面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
    1根火柴             1枝粉笔            1枝毛笔
      □         □         □
(2)下面哪个物体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
    一本《新华字典》       一张IC电话卡         15张纸的厚度
        □           □          □
(3)一本数学书厚
       40毫米            40厘米          4分米
        □         □      □
(4)一张课桌高
       80毫米            8米             80厘米
         □       □        □
2. 把3个大小相同的铁条连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这时铁条长多少?
 
 
 


 

                     10毫米                    20厘米
3.一根绳子长3米,剪去8分米,还剩多长?
4.两个试管一样大小,第一个试管水管高17毫米,第二个试管高9厘米。如果从第一个试管中倒一些水到第二个试管中,使两个试管中的水一样高,这时两个试管中的水都高多少毫米?
阅读链接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速算与巧算
你知道吗?读一读!
小朋友,你想当计算大王吗?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除了要掌握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细心计算、认真检查外,还要学会简便计算。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速算与巧算。
学一学,我能行!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88+95      (2)324+104      
【思路点拨】(1)看两个加数,第二个加数更接近100,就把它当做100,显然多加了5,为使结果不变,要减去5。或者把88分成83+5,把5和95相加得100,再加83。
(2)其中一个加数为104,可以把它看成100+4,先加100,再加4,既简单又正确。
【做一做】(1)88+95                   88+95              (2 )324+104
            =88+100-5       或      =83+5+95             =324+100+4
            =188-5                  =83+100              =424+4
            =183                     =183                 =428
2.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1)   4 □               (2)  3  □ 
      +  □ 5                     + 5  8   
         7  0                       □ 5
【思路点拨】(1)从个位想起,□+5得数的个位是0,显然只有5+5=10,个位是0,向十位进1;再想十位上,4+□+1=7,显然□里应填2.
     (2)从个位想起,□+8个位是5,只有7+8个位是5,向十位进1;再考虑十位上3+5+1=9,所以和的十位上应填9。
【做一做】(1)   4 (5)               (2)  3 (7) 
                +  (2) 5                     + 5  8   
                    7  0                      (9) 5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计算。
(1)39+44+6             (2)11+33+19+7
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     □  9          (2) 3  4   □       (3) □ □ 7
   +  □  3  □              + 5  □  8            +    2 
      1   8   6                □  2  5              3  8   5
3.
 
 
 
 
 
 
 
4.把12、17、15、10这4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  )里,使等式成立。
(   )+(   )=(   )+(   )
5.用简便方法计算。
(1)695+98+8            (2)46+99
6.(1) 大+家+家=10     大+大+家=8    大=(    )      家=(     )
(2)鸡+猫=27   鸡+狗=30  猫+狗=31   鸡=(   ) 狗=(  )猫=(   )
(3) 兴+兴+兴+趣+趣=25     兴+趣=12   兴=(  )  趣=(  )
7.一台复读机295元,一台电子辞典302元,小明的妈妈带了700元,能买回这两样东西吗?
8. 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5,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阅读链接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速算与巧算
你知道吗?读一读!
小朋友,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已经学会了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在计算时,你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的方法。通过本讲的学习,希望你能成为班级中的速算高手!
学一学,我能行!
1.238+147+(   )=895
【思路点拨】   要求第三个加数,先把前两个加数238与147的和385看成一个加数,再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一关系式,求出另一个加数。
 
 
 
【做一做】  238+147+(   )=895
              385
          895-385=510
所以238+147+( 510 )=89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27-102     (2)687-39-127      (3)364-125-35
【思路点拨】(1)减去102,可以先减去100,再减去2.
           (2)观察这个算式可知:如果用687减去127,就可以得到几百几十的数560,再计算560减39就可以简便一些。
           (3)364先减125,再减35,可以把两次减改为一次减,也就是用364减去125与35的和,而125与35的和正好是几百几十的数。但125与35先加要使用括号。
注:连减速算法,就是运用凑整的方法,先减哪个数可以得到整十数,就先减哪个数,再减另一个数。如果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就一次减去两个数的和。
【做一做】(1)327-102        (2)687-39-, 1, 27    (3)364-125-35
=327-100-2         =687-127-39        =364-(125+35)
=227-2              =560-39             =364-150
=225                 =521                 =214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31-95       (2)297+134-135      (3)320-60+180
 
 
2. 给下面的算式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 5
-  2  □   
□ 0
+   3  □ 
2        4
3.130+250+(    )=780
4.填一填
 
(1)(   )   +128    (     )  +58    (     ) +273     805
(2)94     +130    (    )  +37     (     )   +251    (    )
 


 

5.在下面竖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
(1)    □ □              (2)  □ □ □
□ □                   -   □ □
  1 8  9                            9
6.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不小心把个位上的“3”看成了“8”,把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736,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
 
 
7.冬冬的爷爷的岁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你说冬冬的爷爷今年的岁数是多少?
 
 
阅读链接
 
上海人在某农村买东西,他问摊主,你这个方便面多少钱一包啊?摊主说,3元。上海人又说,那给我拿一包。摊主给了他一包,这时上海人又问,那你的矿泉水多少钱一瓶呢?摊主说,1块5一瓶。上海人说,这样吧,拿这包方便面换两瓶矿泉水吧。摊主给他换了。他拿了两瓶水不付钱就想走。摊主叫住他,说,给钱啊!上海人说,为什么要给钱啊?摊主说,拿了东西要给钱啊!矿泉水的钱!!上海人说,矿泉水是方便面换的!!摊主说,方便面的钱也沒付啊!上海人说,方便面我还给你了呀!说完就走了,摊主也没有再拦,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方向的学问
你知道吗?读一读!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发出了诱人的香味,星期天,小林、小丽、小华和小兵受到了果园主人张叔叔的邀请去品尝新鲜的水果。
张叔叔家的果园可真大呀,一眼望不到头。可把大家高兴坏了,这个说“我喜欢吃苹果。”那个说“我喜欢吃梨。”张叔叔笑了笑说“恩,想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我先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准每一个果园的方向?”说着,张叔叔把大家带到了果园平面图前。
“这可难不倒我们。”小林说,“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最喜欢吃苹果,苹果园在平面图的左下角,是西南方向。”
小丽也抢着说“我喜欢吃梨,梨园在平面图的正上方,那就是北边了!”
旁边的小华也叫起来“我最喜欢吃桔子了,我也找到了,桔园在平面图的左上角,那就是西北方向了。”
小兵指着柿子园的图标说:“柿子园在平面图的右下角,那就是东南方向了。”
说得张叔叔连连点头,高兴地说“咱们赶紧去品尝新鲜的水果吧。”果园里立刻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
学一学,我能行!

(1)把△先向东南移3格,再向西南移1格。
(2)把○先向西北移2格,再向东北移1格。  
(3)把□向东移3格,再向北移3格。
1.画一画

 
 
 
 
 
 
 
 
 
 
 
 
 
 
 
 
 
 
 
 
 
 
 
 
 
 
 
 
 
 
 
 
 
 
【思路点拨】   在画这类图形的时候,小朋友们通常会出错,我们要先明确方向,再画出图形。(1)先要找准东南方向,在东和南之间,斜着找;移动3格,△所在方格不能计算在内,斜着数3格,在第3格处做好标记(图形还要移动,不是最后的落点)。再向西南第1格处画上△。(2)、(3)也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图形。
     注意:先找准方向,向哪个方向移几格,就在这个方向的第几格(图形本身所在格不计算)处画图形。
 
2确定方向
 
 
 
 
 
 
 
1路车和2路车都是从汽车站开出的。
(1)1路公共汽车是由汽车站开往(        ),2路公共汽车是由汽车站开往(         )。(    )路公共汽车停*的站点多一些。
(2)文化馆在汽车站的(     )面,妈妈要从世纪小区到文化馆上班,应该坐(    )路公共汽车,汽车在经过公园后拐弯向(   )面行驶。                                  
(3)少年宫在新华小学的(       )面,明明从新华小学去少年宫应该坐(    )路车。
(4)从新华小学到第一中学要坐(    )路车,要乘(      )站。
【思路点拨】   从(  )开往(  ),一般是从起始站开往终点站。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小朋友们学会看站牌。一是看清车子的行车方向,二是清楚路线上经过的站点。这里需要体香小朋友们注意:站点是不同的含义。站点指的是车子的停*地,是一个地点,图中1个点就是1个站点;站指的是车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经过的距离,2个站点之间是1站。搞清楚了站和站点,解决问题时才不会出错。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走进科技馆大门,在展厅的正北面有电脑屋,南面有气象馆,在展厅的东北面有环保屋,西北面有天文馆,在展厅的东南面有生物馆,西南面有航模馆。”请你根据描述,把这些馆名填在适当的位置上。
 
 
 
 
 
 
 
 

2.

(1)小伟家的厨房在客厅(  )面,客厅的南面是(  );
 
(2)客厅的东北面是(    ),阳台在厨房的(   )面
 
 
 
 
 
 
 
 
 


 

3.一条河流东西流,河上一座独木桥。南来一个推车人,独轮车上装满柴,北往一个挑担人,两捆苇子挑在肩,两人赶路走得急,到了桥上互不让,可是没有争和吵,顺顺当当过了桥。小朋友,仔细想,他们是怎样过桥的?(提醒:仔细思考两人的行走方向)
 
阅读链接
 
130
姐姐:“这次作文你得了多少分?”
弟弟:“130分。”
姐姐:“什么?满分才是100分,你咋能得130分?”
弟弟:“你不信?不信我就念给你听听:今天,蓝天十分蓝,青山十分青,绿书十分绿,红花十分红,街道十分宽,行人十分稠,车辆十分多,喇叭十分响,风景十分美,空气十分鲜,歌声十分亮,吃饭十分甜,睡觉十分香。这十三个‘十分’,加起来不是130分吗?”
 
 
 
 
 
 
 
 
 
 
 
 
统计的认识
你知道吗?读一读!
我们只有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有关统计知识。
学一学,我能行!
1.        
      

茄子
红苹果                              

橘子
草莓
 
 


 

     请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填表。

 
合计
水果
蔬菜
数量(个)
 
 
 
 

 
合计
红色
黄色
紫色
数量(个)
 
 
 
 
【思路点拨】    两张表格都没填写统计标准,要根据分类把标准填写完整。统计时,要求统计的是物体的个数,而小朋友很容易把个数当种类填,要注意看清题目意思。
【做一做】

种    类
合   计
水  果
蔬  菜
数量(个)
14
10
4
 

颜   色
合  计
红 色
黄 色
紫 色
数量(个)
14
8
4
2
2.一枚骰子连续抛18次,数字朝上的情况已如下表所示。

朝上数字
1
2
3
4
5
6
次数
3
5
2
3
3
2
按要求完成下列统计表:

类  别
合    计
朝上数字是单数
朝上数字是双数
次数
 
 
 
 

大   小
合   计
朝上数字>4
朝上数字=4
朝上数字<4
次数
 
 
 
 
【思路点拨】   这道题的迷惑性很大,表格里都是数字,很容易把骰子上的数字和统计的次数搞混。单独让学生统计的话,一部分学生会看不懂题目。关键要让学生理清题意,看懂表格。
【做一做】
按要求完成下列统计表:

类  别
合    计
朝上数字是单数
朝上数字是双数
次数
 
 
 
 

大   小
合   计
朝上数字>4
朝上数字=4
朝上数字<4
次数
 
 
 
 
 
小试身手,练一练
1.先把下面的数按不同要求分类,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合 计
十位上是3的数
十位上是4的数
十位上是5的数
(  )个
(  )个
(  )个
(  )个
 
合 计
(  )个
 
单 数
(  )个
 
双 数
(  )个
2.小丽调查了自己班上18名同学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结果如下。

姓名
性别
考试成绩
姓名
性别
考试成绩
姓名
性别
考试成绩
王红
良好
徐明
优秀
周吉
良好
周丽
优秀
张涛
良好
王海
优秀
李新
良好
吕文
及格
赵然
优秀
胡慧
良好
马婷
优秀
张华
良好
张裕
及格
林林
优秀
王刚
良好
赵平
优秀
刘力
良好
赵敏
优秀
根据小丽的调查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合  计
男  生
女  生
人   数
 
 
 
 

 
合计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人  数
 
 
 
 
 
(1)    考试成绩在良好以上(含良好)的有多少人?
(2)    小丽他们班一共有45人。在这45名同学中,可能有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同学吗?
 
阅读链接
野猪上当
瘸腿狐狸卖西瓜赔了本,没钱买吃的,饿得肚子咕咕叫,走路直打晃。
老牛走过来,问:“狐狸,你这是怎么啦?”
狐狸看了老牛一眼说:“饿的,两三天没正经吃东西啦!”
老牛一本正经地说:“要想有饭吃,就要参加劳动!”说完,老牛干活去了。
“哼,劳动?劳动多累呀!”狐狸眼珠一转说,“嗯,我有个好主意。”
狐狸一瘸一拐地跑到野猪家。野猪家有个大筐,里面装着许多玉米,筐子上面盖着厚布。狐狸说:“野猪老兄,听说这筐里有许多玉米,能告诉我一共有多少吗?”
“保密!”野猪没好气地答了一声。
“哈哈,在我聪明的狐狸面前,不可能有任何秘密!”狐狸很有把握地说,“我出道题,你算算,我不但能说出你筐里有多少玉米棒,连你有多大岁数都能知道。”
“真的?”野猪觉得不可思议。
狐狸咳嗽了两声,说:“把你筐子里的玉米棒数乘以2,加上5,把所得的数再乘上50,加上你的年龄,再减去250,把得数告诉我。”
野猪趴在地上算了半天,最后说:“得1506。”
狐狸立刻说:“你筐里有15个玉米棒,你今年6岁。”
野猪一摸前脑门想,对,筐里的玉米棒是15个。野猪一摸后脑勺想,今年自己正是6岁。
“神啦!”野猪从心里佩服狐狸。他问狐狸:“你怎么知道的?”
“算的呀!你算的结果是1506。最左边的两位数15,就是玉米棒数;最右边的一位数6,就是你的年龄。”
“你太伟大啦!”野猪抱着狐狸亲了一下。
“伟大不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我弄顿饭吃,要有酒有肉啊!”狐狸显得十分得意。
不一会儿,野猪给狐狸端上来红烧兔子肉、清蒸鸡、煮老玉米,外加两瓶好酒。狐狸猛吃猛喝,临走还拿走4个玉米棒。
野猪到处宣传,说瘸腿狐狸神机妙算。小猴灵灵告诉野猪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野猪不信。
小猴说:“你看算式(2×15+5)×50+6-250=15×100+250+6-250=1500+6=1506。玉米棒数15是你自己写上去的,乘以100后变成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数,而年龄6也是你自己写上去的,它变成了个位数。这样一做,把两个数分离开了,一眼就可以看清楚。”
“好个瘸腿狐狸!”野猪快速冲了出去,追上瘸腿狐狸,夺过玉米棒,用每根玉米棒在狐狸头上都狠敲了一下。这下可好,瘸腿狐狸头上添了4个大包!
智慧乐园
你知道吗?读一读!
同学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相信你能完成很多题目!
如果有困难?   
没关系,做个记号,开学咱们一起解决!
学一学,我能行!
1.某组有6个工人,每两人握1次手,共握几次手?
【思路点拨】  同一组的人,每两人都握1次手,则第1个人要和5个人握手,第2个人只需和4个人握手……用这样的计算方法算出第5个人只需握1次手。
【做一做】 5+4+3+2+1=15(次)
2.有这样一个算式:12+21=33,我们把12和21这样的两个数叫做倒转数。像这样的和在100以内的倒转数有多少对?
【思路点拨】   首先在100以内,个位与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11,22,33,44,55,66,77,88,99。其次,找出上列各数的倒转数。
【做一做】33=12+21
        44=13+31
        55=14+41    55=23+32    
        66=15+51    66=24+42
        77=16+61    77=25+52    77=34+43
        88=17+71    88=26+62    88=35+53
        99=18+81    99=27+72    99=36+63   99=45+54
        1+1+2+2+3+3+4=16(对)
小试身手,练一练
1、○○=□□□    □□=△△△
(1)○○+□=(   )个△;
(2)○○-□=(   )个△。
2、△+△+△+☆+☆=14,☆+☆+△+△+△+△+△=18。
   △=(   ),☆=(   )
△ -○-○=2,△+○+○=10。
   △=(   ),○=(   )
3、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
   2、5、8、(   )。
   1、6、7、12、13、(   )、(   )。
   20、(   )、12、8、4。
4、18个同学排成同样多的两队去参观,王军排在第一队的第3个,王军后面有(   )个同学。
5、小亮家住六楼,从一楼到三楼走了36级台阶,再走(   )级台阶才到自己家。
6、同学们在校门口的一条走道的一旁插彩旗,从头至尾插了10面,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2米,问这条走道长(      )米。
7、小龙的妈妈用4元钱买了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2根甘蔗,买一根甘蔗的钱可以买4个梨,每个梨是(       )角钱。
阅读链接
清晨,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走进森林采蘑菇。九时的时候,他们准备往回走。走出森林之前,各人数了数篮子里的蘑菇,四个人加起来总共有72只。但甲采的蘑菇有一半能吃。在往回走的路上,甲把有毒的蘑菇全都丢了;乙的篮子底坏了,漏下两只,被丙拾起来放在篮子里。这时,他们三个人的蘑菇数正好相等。而丁呢,他在出森林的路上又采了一些,使篮子里的蘑菇增加了一倍。到走出森林后,他们坐下来,又每人各自数了数篮子里的蘑菇。这次,大家的数目都相等。
  你算算看,他们准备往回走出森林时,各人篮子里有多少蘑菇?走出森林后,又有多少蘑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