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过程中,熟记这些口诀。
一、课前导入
把一根绳子分成两段需要剪几次?分成三段需要剪几次呢?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叫做间隔问题,间隔问题关键是弄清不同的情况下点数与线段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小朋友围成圈做游戏,站了4名男同学,如果每两名男同学之间站3名女同学,需要多少名同学?
提示:先数一数间隔,再算一算
先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算一算
集体校对
2、在钟面上一个大格表示5分钟,算算,小明做作业花了几分钟?
提示:数一数分针走了几格:
先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算一算
集体校对
3、在运动会上,小鸡、小鸭都排成了队伍入场,小鸡比小鸭多几只?
提示:先比较各部分的大小,再数一数比较了几部分?
先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算一算
集体校对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猜一猜算式谜
教学目标:符号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中,充满着很多归纳、类比、化归等数学思维活动,因而,关注算理的探索过程,也是培养发展学生归纳、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玩猜谜游戏吧!在数学王国里,“算式谜”也是一种常见的猜谜游戏,下面我们一起来猜,争取当个“猜谜高手”。
二、学习新知
1、在□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提示:(1)题是不进位加法。(2)题是进位加法,进位加法要加上进位数。计算时,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2、○和□在下列加法算式中,各表示什么数?
提示:两个○代表的是同一个数,你猜出来了吗?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3、在□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题,有两种填法:一是不退位,二是退位,从哪儿入手来解决?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4、☆和△在下列减法算式中各表示什么数:
提示:两个☆代表的是同一个数,想一想,先从哪一位入手?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一、课前导入
小花猫,爱吃鱼,提着鱼篓钓鱼去。
昨天钓鱼3个6,今天只钓4个5。
请你帮忙算一算,两天各钓几条鱼?
1、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提示:每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份数?相信你一定能行。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写算式
集体校对
2、看图写乘法算式
提示:仔细数一数,每个图中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有几个?
提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12,你发现了吗?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写算式
集体校对
3、将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写算式
集体校对
4、想一想可以求出哪些总人数?
提示:仔细看图,弄清楚每种类型的分组情况,每组的个数及级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写算式
集体校对
三、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一、课前导入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图,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幅图,每幅图不水中和岸上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是一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叫做镜面对称。
在学习对称图形之前,就要了解什么是“对称”。对称的种类有很多种,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镜面对称。
二、学习新知
1、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在()里打“√”。
出示题目,看清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再选择
集体校对
2、你能找到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吗?
出示题目,看清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再画画
集体校对
3、请你根据镜子里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提示:镜子里的时间就是原来钟面上对称的时间。注意要先画对称轴,再寻找对称轴时间。
出示题目,看清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再选择
集体校对
提问:实际时间与镜子里面的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排列与搭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掌握基本的排列方法,熟练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一、课前导入
先来看一道数学题:这是一张幼儿园的菜谱,荤菜和素菜搭配有几种情况?
像这样的问题,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一类的问题叫排列搭配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姗姗有4件衣服,2条裤子,如果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提示:关键是考虑出每件衣服和裤子各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计算
集体校对
2、小冬、小亮、军军三位小朋友排成一队,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经考虑小冬、小亮、军军三人分别打头时各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计算
集体校对
3、用0、1、2这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一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提示:0能放在最高位上吗?动脉想一想。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计算
集体校对
4、用红、黄、绿三颜色给下面的两个长方形格子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提示:先考虑红颜色涂在第一个格子有几种搭配方法,再考虑其他颜色在第一格子的情况。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再计算
集体校对
三、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巧看图比长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几种线,你们还记得吗?如果有两条线段这样画,相信你一定能比出是上面一条线段比较短,下面一条比较长。如果给你两条这样的线段,你有办法比较出它们的长短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吧。
二、学习新知
1、有两根彩带(如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的比较出哪根较长,哪根较短吗?
提示:我们用手把它们用力拉直(如图所示)。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2、两只兔子,同时以同样的速度跑向同一根胡萝卜,路线如下图,你知道是哪只兔子先抢到吗?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3、看图回答,大猴,小猴谁先吃到桃子?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巧看图比长短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学到的本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解决比较线段的长短。
二、学习新知
1、在最长的线上面打“√”。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2、下面各组中哪一条线最长?哪一条最短?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3、下图中的3条线,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4、仔细观察下面的方格图,下面两只同样速度的猫同时发现老鼠并向它跑去,哪只猫先抓到老鼠?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5、张叔叔和王叔叔两人从不同的地点同时出发去公园玩,他们的速度也相同,请问谁等到公园?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哪条线长,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数数再判断。
集体核对
三、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趣味题
教学目标: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能。
一、课前导入
这里有两道趣味题,你能答出来吗?(1)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2)房间里有4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3盏,还剩几盏?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趣味题。在解答时,必须弄清题意,把握事物的特点,灵活地找出解答的方法,有时还要打破常规去想一想。
二、学习新知
1、一张方纸,用剪刀沿着直线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提示:题中说“剪去一个角”,但没有具体说说如何剪?该怎样剪应作全面考虑。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剪角有几种有同的方法,然后再画画数数。
集体核对
2、教室里有10盏灯全亮着,放学后全部关掉,还剩几盏灯?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集体核对
3、1个小朋友读一篇课文,需要读5分钟,40个小朋友同读一篇课文,需要几分钟?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集体核对
4、12个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已经捉住了5个,还剩几个同学没被捉住?
提示:不要忘记有2个同学在扮演老鹰和母鸡。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集体核对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名称,能正确的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参与对图形的认、搭、折、剪等过程,体会图形的变换,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课前导入
这是一条我们在动画片中经常看到的鱼儿,其实它是由多种图形组成的,认识这些图形,是我们学习多边形的开始,认识这些图形初步掌握穴位的特征,将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培养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学习新知
1、图a是由下面的哪几个图形组成的?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提示:尝试把图a分割一下,再从图1—5中找到相同的图形。
2、第一排中所缺的图形是第二排图形中的哪一个?用线连一连,使三个图形分别都拼成长方形。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3、按图形的变化规律接着画出第四幅图。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三、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名称,能正确的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参与对图形的认、搭、折、剪等过程,体会图形的变换,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课前导入
我们初步学习了图形的分割与组成,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图形。
二、学习新知
1、图形a是由哪两个图形组成的?圏一圏。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2、从下图右边的图形里各选两个,把它们拼成左边的图形。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3、下面一行的图形分别是从上面一行哪个图形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4、想一想,第四幅图应该怎么样画?
出示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提示:观察每一种图形的变化,以及它是怎样转动的。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会数线段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有次序的数出线段的条数。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计数线段的方法。
2、能清楚、明白的表达数线段的过程和方法。
一、课前导入
小朋友,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形状的线,例如:(1)(2)(3)(4)(5)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法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既无端点,也无法测量出它的长度,它可以向两端无限是延长。小朋友掌握了各种线的特征后,就可以学会数线段了。
二、学习新知、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
提示:由数基本线段开始,再数组合线段,按顺序,要细心。
出示题目,看法要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再数数填填
集体校对
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
提示:采用分类数线段的方法,先数中间两条相交的线段,再加周围的,相信你一定能行。
出示题目,看法要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再数数填填
集体校对
3、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条线段?
出示题目,看法要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再数数填填
集体校对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一学切蛋糕
教学目标:
1、一刀一刀直线切。
2、蛋糕不能折叠或重叠
一、课前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用刀切苹果、切西瓜、切蛋糕的事,怎样切最少的刀数就能得到最多的块数了呢?你想过吗?原来在这些事中还藏着大学问呢!让我们亲自动手试一下:把一块蛋糕切两刀,你会怎么切?能得到几块?
1、一块大饼,切3刀,最多能得到几块呢?
提示:用直线表示切的刀痕,动手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切法: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集体核对
2、一块圆形的点心,切4刀能分成11块吗?为什么?你得到什么规律?
切一刀:
切两刀:
切三刀:
切四刀: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集体核对
3、把一个圆饼切成7块,最少需要切几下?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集体核对
三、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趣的“24”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最熟悉的扑克牌可以玩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算24点,玩这种游戏可以开发智力,培养数感,提高运用加、减、乘、除和小括号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
具体方法是把54张扑克牌中J、Q、K以及大小王共14张牌去掉,用剩下的40张牌平均分给四个同学,游戏时每人随机抽取1张,然后根据四张牌上的数字,列出正确的算式,可以运用加、减、乘、除和括号使结果等于24。
同学们,这个游戏的玩法你明白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一、尝试探索
1、在一次“算24点”游戏比赛中,小兵抽到下面4张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24点呢?
9、7、1、6
提示:几乘以几等于24呢?
学生独立尝试,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2、几个小朋友玩“24点”游戏,小高的四张牌是:9、3、6、2
提示:根据这几个数的特点,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再相互交流。
3、怎样用8、6、2、1列出得数是24的算式?能列出几道?
提示:仔细观察这4个数的特点,想一想,几乘以几等于24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实践应用
1、写出6道得数是24的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填数
出示算式,学生填空,集体交流。
三、智能拓展
请帮小宝算“24点”。
1.6、5、2、3
2.3、6、7、1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校对。
找出规律再画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创作培养儿童的观察、推理、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一、课前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如果给你一组图形,你能否很快地找出规律,聪明的你还会接着画吗?
二、学习新知
1、根据下面一排珠子的排列规律,应把哪些珠子涂黑?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2、观察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下去该怎么画?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3、“?”处应该怎么画。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出规律再画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创作培养儿童的观察、推理、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一、课前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会简单的按规律画图形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来画画?
二、学习新知
1、根据前三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2、图中有几个图案,请仔细观察,画出缺少的图案。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3、按顺序仔细观察,第三幅“?”处怎么画?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4、把最后一幅图画出来。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5、找规律,第四幅应该怎么画?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再画一画
集体交流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找出规律再填数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正确、迅速地从一组数中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来吗?如果想做到就需要提高你们的观察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锻炼,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二、学习新知
1、找规律填空。
提示:每组中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吗?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2、在()中填适当的数。
提示:每行三个数之间在什么关系,你发现了吗?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3、在“?”处填上适当的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三、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什么收获?
找出规律再填数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一、课前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快速地找出规律并填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规律填数。
二、学习新知
1、观察下面每组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2、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3、请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组找规律,然后填空
集体核对
三、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数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一、课前导入
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线段的方法(先数基本线段,再数组合线段)。今天,我们就走进“图形王国”来数一数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二、学习新知
1、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个角?
提示:从数基本角开始,再数组合角,按顺序,要细心。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如果在上面的图形上,画一条底线就构成了三角形,你能数出三角形的个数吗?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2、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三角形?
提示:先数底边基本线段的条数,计算底边线段的总条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3、数一数,每幅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4、数一数,下面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5、数一数,下面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6、数一数,下面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提示:不能按照基本方法数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数。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校对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