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常州市环境监察中队
我们踊跃向检查中队领导提出疑问
我们来到环境整治示范地带——会馆浜参观常州市清水工程
活动简讯
小记者环保公益行
12月3日上午,常州市三河口小学40余名少先队员代表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常州市环境监察中队。
在环境监察中队董超、常州市小记者协会负责人以及环保公益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队员们首先进入环境监控中心中央控制室,对这里的日常工作做了大概了解。监察中队的几位领导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监察中心的日常工作,以及先进的设备和工作原理,大家了解了整套监控系统由四大系统组成,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保通”移动执法系统、固废运输车辆定位系统等为一体,并可无限延展的24小时监控综合管理网络。
图文并茂的讲解过后,就是小记者采访环节了。大家聚集在一起,和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一个个问题提得精彩,“我们常州市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多少?” “有些企业排放污水比较严重,你们有什么措施?”“生活垃圾搜集后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企业在晚上排放废气,你们有什么办法?”……监察中队的几位领导耐心地一一作答,“长江水现在污染这么严重,你们监控中心有没有责任?你们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现在还是这么令人担忧?”一位非常关心长江水质量的同学接连提出了好几个关于长江水的问题,引起了在场所有老师和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对生命之源——水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和整治见解。同学们纷纷认识到,作为一个学生,一定要强化水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洗脸、洗脚、洗菜的水可用来浇花、冲厕所等等,同时要多宣传水环保知识,动员大家都来保护水资源。
离开监察中队,大家又参观了常州市“清水工程”示范地带会馆浜。“清水工程”是常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城区河道实施了“清水工程”后得到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改善河水整体环境质量,提高水体生物多样性及河道的自净能力,常州市环境保护局开展了对市区河道水环境生态景观修复的工作;生态景观修复修工程……我们来到会馆浜,那条河里的水很干净,那是因为河边养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水生植物,是它们吸收了污水里的脏物质,把干净的水放出来,当然,人工去污也是不可少的,人们用挖土机把河底淤泥挖出来,之后,再让水生植物吸收脏物质,这样,河水就被净化了……
不知不觉,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小记者们通过活动有了很大的收获,在采访日记中,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大家从自己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减少生活中每一个污染源,为我们常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做出贡献,常州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小记者感受
第一次采访
五(5)班小记者 牟琳菲
星期六早上我6点多就醒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今天要去参观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漫长地等待之后,终于在9点左右来到了位于新北区的常州市环境监控中心。
我们上了二楼,一位阿姨为我们解说关于环境污染的知识。原来,监控中心有33台监测仪,基本实现了对污染源的实时、数据、视频、可控、源头定位等多功能、全方位的监控,而且是常州第一家引用了电路监控,各种仪器对主要参数分析,来判断放环境污染程度。大屏幕上的三维立体图可以看到污水管和雨水管。日常的污水来源主要都是生活污水,化工污水不多。通过阿姨的解说和屏幕上的图片,大家对环境污染的知识略知一二了。介绍完后我们可以提问了,大家都跃跃欲试:比如净化后的水排往哪里;净化后的水能饮用吗;喜马拉雅山流下来的水在源头是干净的,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就变脏了……我提的问题是:“怎样可以减少水污染?”工作人员回答:“节约用水,科学管理,发现有不良情况可以制止或打电话举报。
后来我们又去了会馆浜河,听说以前这里的河水又臭又脏,还有很多漂浮物,现在常州市政府实施了“清水工程”,河面上种了很多绿色植物,看上去很清爽,碧波粼粼,植物青青,空气清新,让人感到惬意。
今天的收获好大呀,知道了很多关于保护环境的知识,希望以后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活动。
公益环保我先行
四(1)班 沈俞均
我,是一名小记者,身为小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思考力,还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常州市小记者协会经常开展一些采访活动,每次我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一次,我们参加了公益环保行动,老师只选了40位小记者,我有幸成为幸运者之一,成为了公益环保的先行者。
我们乘着大巴车来到了常州环境监控中心,监察中队的几位领导热情地接见了我们。在他们的监控中心,通过大屏幕,一位阿姨图文并茂地为我们进行了讲解。我第一次听说了大气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污水自动监控系统,有许多重点企业安装了这些先进的系统,只要那些企业污水或空气排放不达标,监控中心马上就能得到准确的数据,监察中队的工作人员马上开着环境监控车去展开工作,及时予以追查和处罚。我还知道了我们常州市有8个机动车尾气监测点,安装了视频探头,监控车辆冒黑烟的情况。所有这些仪器在整个江苏省都是非常先进的,为常州的环境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监察中队的叔叔告诉我们:“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他们的经济利益,会排放不达标的废气,也会排放一些污水到河流中,但所有污染源中最多的还是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不但容易产生蚊蝇等危害人们健康的害虫,还会造成空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我们都震惊了,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尽量减少制造不必要的生活垃圾,为我们常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做出贡献,那么,常州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环保之旅
六(3)班 王嗣钦
今天是12月3日,小记者的环保之旅又要开始了,这次的目的地是常州环境监控中心。
在监控中心力有一支环境监督支队,中心执行了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对各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分析,并通知监察人员赴现场进行处置,真正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
环境监控中心和污染自动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范围包括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大气污染自动监控系统、引用水源监控预警系统和放射源自动监控系统等八大监控系统。他们就像蚂蚁一样,虽然体小,但他就是公爵。他无时无刻地为地球环境做贡献。
他们有装载GPS的固废运输车20辆。有效地将固废产生、贮存和处置情况纳入日常环境范围,实现对运输车辆定时定位和测速。
最后我们还听了讲座,讲座开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问题。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常州市日均排水量有多少千克”?专家对我说:“不不不,日均排水量克不能用千克作为单位,事实上常州市日均排水量达到上百万吨”!哇,上百万吨哪,看来我们平时都要节约用水。
这次旅行,使我打开眼界。它使我知道了地球上的许多污染,也明白了我们平时就要保护这颗蔚蓝色的星球,节约用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快乐的一天
四(5)班 杨钰
周六,小记者们一起去常州会馆滨采访,七点我就起床咯,七点四十分左右妈妈就送我到了学校门口,“哇,原来已经来了这么多同学啦,”大家都到齐后我们就出发啦!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地,校车上的气氛一下子就火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达到了目的地。
我们兴奋极了,赶紧戴好小红帽,跳下了车,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会馆,到了会馆老师让大伙坐下来,这时工作人员进来了,她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清水工程”的知识,我一下子明白了不少。老师讲的都是我们平时不了解的知识,小记者们纷纷举手提问,我也写了许多问题,比如:什么东西会产生污水?如何处理污水?我们整个常州一天要用多少吨水?虽然想了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没能一一解答,不过我还是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接触到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另一个地方,一到那里,原来是条河,我就觉得很奇怪了,河上怎么到处漂着一些绿油油的怪东西呢,看起来有的像水草;也有的像松树的叶子。后来听讲解员说这种草叫圆币草,它是可以吸收污染的物质,比如说:洗衣粉、油.....有个这种草它能使河水变干净,听起来很神奇吧!
很快我们的采访活动结束了,大家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回家的路上大家继续谈论着这次的体验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采访让我增长了见识,更懂得了“清水工程”的重要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人类是离不开水的,我想大声的说“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参观常州市环境监控中心
五(5)班小记者 俞琳
星期六,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常州市环境监控中心,了解污水处理过程。听老师介绍这监控中心建设水平在全国环保系统处于领先地位呢。
我们满怀好奇,带着一大堆的疑问来到位于新北区的监控中心。一位叔叔先把我们带进一个会议室,里面的讲解员阿姨打开大屏幕,开始讲解,我们都专注地看着,认真地听着。我了解到:我们这个城市每天产生几百万吨污水,其中最多的是生活污水,这些污水要经过好几道工序的处理,再排放到长江里。为了防止有些工厂把化工废水也偷排出来,监测中心在大多数工厂的出水口都安装了摄像头,一旦发现情况会及时采取执法行动。哈哈,这些自动监控系统成了环境保护的“千里眼”了!阿姨还告诉我们,检测水质除了用仪器外还可以使用“生物检测法”,就是在水里养上几条金鱼,根据它们的生命情况检测水质的好坏。这倒是我第一次听说哦。
到了我们小记者的提问时间啦!我立马站起来问:“尽管污水是经过处理后再排入长江的,但我们平常的饮用水也是从长江里引进的,两者会有矛盾吗?水质会受影响吗?”技术员叔叔微笑着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吃的自来水经过十几道检测过滤才可给居民使用,是绝对合格的。”同学们又提了好多关于水的问题,叔叔都耐心一一回答。他还特别强调:虽然我们是江南水乡到处是江河湖泊,但随着工业化发展,水质也越来越受到污染,如果不加重视,将来也会缺水的。
通过这次参观采访,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们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