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口小学音乐备课组计划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教研工作继续以深入推进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标,创新教研工作的主题、方式与机制,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深入研究课程实施和学科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推进常态课堂的转型。要进一步研究和遵循本学科教育教学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活化课堂生态,突出教研工作效能,强化活动标的,注重解决问题的聚焦点,以此促进师生的主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主要工作
(一)创新教研机制
逐渐厘清并细化解构音乐表现能力的组成,把歌唱作为培养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遵循儿童的音乐学习规律,避免专业化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过度影响,不断探索普通孩子学习音乐的独特路径与方法,力求在生动有趣的,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升音乐素养。
积极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江苏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常州地区的晒课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结合教研组工作,积极开展评课、议课等市、区、校相结合的教研活动。
(二)关注社团质量
结合课堂教学研究,提升和拓展音乐教师对童声合唱的鉴赏水平和指导能力,利用好天宁区的优秀资源和良好氛围,从本土做起,组织教师学习,观摩,竞赛,品评,分享等,多方入手提升我区合唱社团的总体质量。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参加区专职音乐学科教师会议,新学期教研工作。进一步内化理解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课堂转型。
2.解小二小联校教研开展教研活动,各年段歌唱能力目标细化分工。
3.音乐教师岗位研训活动(一)声乐(或即兴伴奏)讲座。
十月份
1.解小二小联校教研开展教研活动,主要针对“低年级歌唱能力目标细化表述”展开研讨。
2.音乐教师岗位研训活动(二)区基本功比赛及观摩评述。
十一月份
1.参加区组织的江苏省音乐教师优质课评比。
2.解小联校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主要针对“中年级歌唱能力目标细化表述”展开研讨。
3. 音乐教师岗位研训活动(三)自弹自唱考评
十二月份
1.参加区新教师联盟汇报课
2.解小二小联校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主要针对“高年级歌唱能力目标细化表述”展开研讨。
一月份
1.解小二小联校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2.参加区音乐学科质量抽样检测。
3. 参加区全体音乐教师结束工作会议。
一上音乐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1 | 9.1-9.4 | 听《玩具进行曲》《快乐小舞曲》 唱《快乐的音乐娃》《小手拉小手》 动《上学路上》儿歌诵读 |
2 | 9.7-9.11 | |
3 | 9.14-9.18 | 听《你听,什么敲响了》《嘎嘎小鸭子》 唱《动物说话》《你早》 动《嘎嘎小鸭子》 |
4 | 9.21-9.25 | |
5 | 9.28-10.10 | 听《哇哈哈》 唱《多快乐》《太阳》 动《唱吧,跳吧》 |
7 | 10.12-10.16 | |
8 | 10.19-10.23 | 听《放学歌》《跳绳》 唱《上学歌》《不能告诉你》 动《问好歌》《不能告诉你》 |
9 | 10.26-10.30 | |
10 | 11.2-11.6 | 听《小苹果》《惊愕交响曲》 唱《小树叶》,《雁儿飞》 动《摘苹果》《小树叶》 |
11 | 11.9-11.13 | |
12 | 11.16-11.20 | 听《天黑黑》《捏面人》 唱《牧童》《牧童谣》 动《拉大锯》《》 |
13 | 11.23-11.27 | |
14 | 11.30-12.4 | 听《野蜂飞舞》《狮王进行曲》 唱《小猴子》《小蚂蚁搬米粒》 动《小蚂蚁》《小猴子》 |
15 | 12.7-12.11 | |
16 | 12.14-12.18 | 听《放鞭炮》《秧歌调》《乘雪橇》 唱《隆咚锵》《推雪人》 |
17 | 12.21-12.25 | |
18 | 12.28-12.31 | 复习 |
19 | 1.4-1.8 | |
20 | 1.11-1.15 | 评价测试 |
二上音乐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1 | 9.1-9.4 | 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打掌掌》 动: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唱《口哨小狗》、动: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
2 | 9.7-9.11 | |
3 | 9.14-9.18 | 听《摇篮曲》 唱《小宝宝睡着了》、打击乐器演奏:小宝宝睡着了 听《小乌鸦爱妈妈》唱《大树妈妈》、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
4 | 9.21-9.25 | |
5 | 9.28-10.10 | 放假 |
7 | 10.12-10.16 | 唱《儿童在游戏》、《拍皮球》 儿童诵读:活力gogogo、我的创编:拍皮球 听《乒乓球变奏曲》、《溜冰圆舞曲》 |
8 | 10.19-10.23 | |
9 | 10.26-10.30 | 唱《火车开啦》 律动:开火车、评《成长的足迹》 听《云》唱《白云》、评:成长的足迹 |
10 | 11.2-11.6 | |
11 | 11.9-11.13 | 听《西伦达》 集体舞:西伦达、我的创编:秋虫音乐会 听《三只小猪》唱《其多列》 |
12 | 11.16-11.20 | |
13 | 11.23-11.27 | 听《邮递马车》 唱《小鞋匠》歌表演《小鞋匠》、邮递马车 听《都睡着了》、动《都睡着了》 |
14 | 11.30-12.4 | |
15 | 12.7-12.11 | 唱《蒲公英》打击乐器:蒲公英 听:《钉扣子》、唱《亚克西巴郎》、评《成长的足迹》 |
16 | 12.14-12.18 | |
17 | 12.21-12.25 | 唱《我当老师》《小雪花》《过新年》 歌表演:我当老师、听《过年我当家》、情景表演:小鬼当家 听《堆雪人》儿歌诵读:金鼓槌 |
18 | 12.28-12.31 | |
19 | 1.4-1.8 | 复习 |
20 | 1.11-1.15 |
三上音乐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1 | 9.1-9.4 | 唱:《七个小兄弟》 《音乐是好朋友》 听:DO RE MI 音乐是好朋友 动: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 |
2 | 9.7-9.11 | |
3 | 9.14-9.18 | 唱:《木瓜恰恰恰》 《阿西里西》 听:微笑波尔卡 希腊舞曲 动:律动: 希腊舞曲 |
4 | 9.21-9.25 | |
5 | 9.28-10.10 | 唱:《顽皮的小杜鹃》 《白鸽》 《叫我唱歌我唱歌》 听:对鸟 大鸟笼 动:歌表演:白鸽 |
7 | 10.12-10.16 | |
8 | 10.19-10.23 | 唱:《树叶儿飘飘》 《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 打枣 动:综合表演(夸秋天) 我的创编(溜溜山歌) |
9 | 10.26-10.30 | |
10 | 11.2-11.6 | 唱:《游子吟》 《小儿垂钓》 听:读唐诗 小儿垂钓 动:歌表演 我的编创 露一手 |
11 | 11.9-11.13 | |
12 | 11.16-11.20 | 唱:《牧童之歌》 《牧羊女》 听:牧童短笛 听一阵阵歌声 动:综合表演:牧童之歌 |
13 | 11.23-11.27 | |
14 | 11.30-12.4 | 唱:《爷爷为我打月饼》 《儿童团放哨歌》 听:映山红 司马光砸缸 动:小小音乐剧 司马光砸缸 |
15 | 12.7-12.11 | |
16 | 12.14-12.18 | 唱:《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跳到我这里来》 听:哦,十分钟 放轻松 动:集体舞 音乐游戏 |
17 | 12.21-12.25 | |
18 | 12.28-12.31 | 复习 |
19 | 1.4-1.8 | |
20 | 1.11-1.15 | 评价测试 |
四上音乐教 学 进 度 表A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1 | 9.1-9.4 | 听:《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 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跳柴歌》 动:歌表演 |
2 | 9.7-9.11 | |
3 | 9.14-9.18 | 听:丰收歌 喜洋洋 唱:丰收之歌 打麦号子 动:我的创编(丰收舞) |
4 | 9.21-9.25 | |
5 | 9.28-10.10 | 听:落水天 雷鸣电闪波尔卡 唱:捉泥鳅 水花花,泥巴巴 动:歌表演 奏:竖笛练习 |
7 | 10.12-10.16 | |
8 | 10.19-10.23 | 听:云雀 天鹅 唱:翅膀 飞吧,飞吧 动:歌表演(翅膀) |
9 | 10.26-10.30 | |
10 | 11.2-11.6 | 听:水草舞 鳟鱼 唱:小事情 水乡歌儿多 动:综合表演(小事情) |
11 | 11.9-11.13 | |
12 | 11.16-11.20 | 听:朝景 火车想着韶山跑 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亲爱的回声 动:露一手 |
13 | 11.23-11.27 | |
14 | 11.30-12.4 | 听: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红星歌 送别 奏:竖笛练习(7) |
15 | 12.7-12.11 | |
16 | 12.14-12.18 | 听:雪橇 铃儿响叮当 冬天的故事 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 动:露一手(铃儿响叮当) |
17 | 12.21-12.25 | |
18 | 12.28-12.31 | 复习 |
19 | 1.4-1.8 | |
20 | 1.11-1.15 | 评价测试 |
五上音乐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1 | 9.1-9.4 | 听《祝你快乐》《赤足走在田埂上》《春之歌》 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 动《采集与分享》我的创造 露一手 |
2 | 9.7-9.11 | |
3 | 9.14-9.18 | 听《爱的祝愿》《爱的罗曼史》 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 动:露一手 《爱的祝愿》 |
4 | 9.21-9.25 | |
5 | 9.28-10.10 | 听《瑶族舞曲》《地图-听音寻路》 唱《美丽的星座》《我爱我的家乡》 动《采集与分享》 |
7 | 10.12-10.16 | |
8 | 10.19-10.23 | 听《五月赛龙舟》《喜报》 唱《抓妈荷》《采莲谣》 动《采莲谣》《抓妈荷》 |
9 | 10.26-10.30 | |
10 | 11.2-11.6 | 听《脚铃舞曲》《樱花谣》 唱《故乡恋情》《哈罗哈罗》 动《脚铃舞》我的编创 |
11 | 11.9-11.13 | |
12 | 11.16-11.20 | 听《飞驰的雄鹰》《空山鸟语》 唱《牧场上的家》《蓝天白云》 动 我的创造 |
13 | 11.23-11.27 | |
14 | 11.30-12.4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ok星期天》 唱《理解多好》《学习歌》 动《露一手》情景表演 |
15 | 12.7-12.11 | |
16 | 12.14-12.18 | 听:听《东方之珠》《春节序曲》 唱《七子之歌》《爱的人间》 |
17 | 12.21-12.25 | |
18 | 12.28-12.31 | 复习 |
19 | 1.4-1.8 | |
20 | 1.11-1.15 | 评价测试 |
六上音乐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1 | 9.1-9.4 | 听《丝绸之路》《中国花鼓》《迎宾曲》 唱《手拉手,地球村》《唱着跳着走近你》 动《唱着跳着走近你》采集与分享 |
2 | 9.7-9.11 | |
3 | 9.14-9.18 | 听《欢乐歌》《卜算子。咏梅》 唱《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 动《水乡外婆桥》采集与分享 |
4 | 9.21-9.25 | |
5 | 9.28-10.10 | 听《山村来了售货员》《跑旱船》 唱《唱的幸福落满坡》《掏洋芋》 动《露一手》我的创编 |
7 | 10.12-10.16 | |
8 | 10.19-10.23 | 听《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 唱《幽静的山脉》《来和我划船》 动《采集与分享》 |
9 | 10.26-10.30 | |
10 | 11.2-11.6 | 听《步步高》《军民团结一家亲》 唱《五指山歌》《牛角出来尖对尖》 动《露一手》 |
11 | 11.9-11.13 | |
12 | 11.16-11.20 | 听《波兰舞曲》《天鹅舞曲》《跳蚤之歌》 唱《故乡》《蓝色的亚德朗》 动《我的创编》 |
13 | 11.23-11.27 | |
14 | 11.30-12.4 | 听《向阳花》《森吉德玛》 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 动《我的评述》 |
15 | 12.7-12.11 | |
16 | 12.14-12.18 | 听《阳光年华》《初升的太阳》 唱《七色光之歌》《四季童趣》 动《露一手 幸福的生活》 |
17 | 12.21-12.25 | |
18 | 12.28-12.31 | 复习 |
19 | 1.4-1.8 | |
20 | 1.11-1.15 | 评价测试 |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亲爱的回声》
教学目标:1、能够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效果。
2、感受6/8的韵律感,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6/8的旋律。
3、通过学唱歌曲,创编回声效果,发挥学生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表现人声与回声的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音响效果
教学难点:唱准六度音程、唱出6/8的韵律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体验回声
师:同学们,假期中,我想一定有不少同学跟父母出去游山玩水过,站在山顶上你最想干什么?【大喊】我们来感受一下。
师:出现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呢?【生:回声】
师:回声的特点是什么?【回声P原生f】
师:我来到山谷,你们当我的回声好吗?(你--好--)
(二)创设回声
师:我们合作,跟老师一起来用轮唱的形式创设一场大山里的回声吧?
老师原唱(f),一半回声(P),另一半第二个回声(PP)
1、(f):hello,(P):hello,(PP):hello
师:接下来我的原声延绵不断,你们的回声也延绵不断,最后我们同时结束。
2、(f)hello---------------------------------
(p)hello---------------------------
(pp)hello---------------------
师:很有置身山间的感觉。
二、《亲爱的回声》
(一)听范唱
师:这里有一首根据回声现象创作的歌曲,叫《亲爱的回声》,曲中唱到了一个好伙伴,你觉得她是谁?【生:回声】
师:请你仔细听一听,回声出现在哪里?用"听"的手势来表示它。
【生:复听,找回声"哈罗"部分,用'听'的手势】
师:在歌词中回声哈罗用色块标记了出来,那么色块前面的哈罗就是原声。
(二)学歌曲
1、第一二乐句
2、唱第二段歌词的一、二乐句
师:轻轻加入第二段歌词,找到有困难的地方。
(生唱第二段歌词)
师:好的,我们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3、第三、四乐句
师:好,你们感受到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呢?【6/8】
师:好的。6/8是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它的强弱规律相当于3/4拍'强弱弱'加上一个回声'次强弱弱',得出'强弱弱次强弱弱',我们可以划两个小三角形来表示。同学们请你们随着歌曲画画三角,找出这个"玩"字到底要唱几拍。
(生复听,画三角找出"玩"唱几拍)
师:我们画着拍,把最后一部分唱一唱。
6、完整演唱歌曲。
(合作大山的回声+伴奏演唱全曲教师指挥)
三、拓展总结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由意大利作曲家拉索根据回声创作的无伴奏合唱《回声》,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回声》)
师:时间过得真快,让我们用回声来说再见吧:
反思:《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的表现了人声与回声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的欢愉心情。歌曲采用C大调,6/8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由两个平行的乐句构成,其间穿插对唱“哈罗、哈罗”,前者表现“人声”,后者表现“回声”。第二部分以较紧凑的节奏、流畅的旋律表现出孩子们对好朋友的“回声”热情企盼的情景。全曲节奏平稳,旋律舒展,语气亲切,感情真挚。我在教学中,主要围绕“回声”来展开教学。
课开始让学生做回声游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回声的特点,感受强弱的对比,为后面歌曲的演唱做准备。在新歌教学部分,我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旋律线的走向。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所以在教唱歌曲前,我着重训练了歌曲的节奏,学生识谱就简单多了。
评课:周老师的这节课无论是在情境设置上、阅读音乐本体上、还是在教育生成的处理上,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情”与“美”的结合。尤其是这些“情”与“美”还和人文关怀以及心灵关照相结合,关注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让音乐艺术的美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打动、感动和激动了学生的心灵。我想,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应该像周老师这样充分利用音乐课堂以境悦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带给孩子们更加丰富美好的音乐人生。
《其多列》
【课型】:唱歌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其多列》是一首云南哈尼族民歌,2/4拍,五声羽调式。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歌中通过对哈尼族儿童“上山捡竹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旋律以do mi sol三音为主。歌曲短小,精练,音乐形式鲜明。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其多列》。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判断歌曲的情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而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其多列》。
2、通过律动学习,引导学生用动作的轻重感受二拍子强弱规律,要求:用动作表示出强弱,在边唱边做此练习时,动作与演唱速度要一致。
3、通过《其多列》的演唱,感受哈尼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哈尼族儿童的生活情趣。
4、通过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节奏的掌握能力。
5、巩固歌曲情绪的掌握,并能够分辨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哈尼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伴奏。
【教具】
课件、录音带、电子琴、小乐器(响板、串铃、碰铃)、自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弹奏《安静曲》的旋律,让学生听着音乐,安静地坐好。
二、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谁平时掌握的知识多。请同学们听好: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就是56个兄弟姐妹,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的家叫中华!不是有这样一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并播放音乐《爱我中华》。)
师:你们听,哈尼族小朋友正邀请我们大家去做客呢?(播放《其多列》的录音)
三、体验快乐、学习歌曲
1、播放《其多列》的录音,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师:从歌声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吗?
生:欢快,活泼。
2、师范唱,继续感受歌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听到哈尼族小朋友在说什么?
3、其多列是什么意思?(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同学打开课本,找一找。
4、学习歌词
(1)师演唱歌曲,请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用拼音标记好。
(2)朗读歌词,师生共同分析歌词,并教育学生向哈尼族小朋友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快乐。
第一段:表现哈尼族小朋友,热爱劳动。
第二段:表现哈尼族小朋友,热爱生活。
第三段:表现哈尼族的民族特色,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服饰。
(3)随琴轻声的填词唱歌曲。
(4)巩固歌曲,用不同演唱形式,唱歌曲。
(5)歌曲处理:分小组讨论歌曲应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后全体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参与实践、体验音乐
出示打击乐器,学习打击三种不同节奏型。
响板:2/4 XX XX│XX XX ‖。
串铃:2/4 X X │X X ‖。
碰铃:2/4 X — │X — ‖。
分发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没有得到乐器的同学拍打强弱规律,一同进行伴奏。体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教师从旁指导)
五、巩固与应用
哈尼族小朋友送给我们一份礼物,两个花瓶。一个花瓶代表“抒情”,一个代表“欢快”,这里有四朵花,应插到哪个花瓶里?请你们唱一唱,体会一下再做决定。分辨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与活泼欢快)
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生讨论分辨歌曲的情绪。
欢快:《其多列》《山谷回音真好听》;抒情《云》《柳树姑娘》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哈尼族歌曲《其多列》,感受到哈尼族小朋友的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够课下收集一下我国其他民族的儿童歌曲,下节课唱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节奏读歌词,并且说读得较好。在演唱歌曲《其多列》时发现较多问题,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多,较难,学生在念歌词时花去了较多的时间,很多同学在念了几遍后还是不能很好掌握。有些小朋友连字也不认识,我只能先放慢速度用钢琴带着小朋友跟唱,熟练以后再跟着音乐和他们一起接龙唱,在表演唱的时候我把动作分解再领着他们一起做动作,大部分学生都能表演,只是要让他们边唱边表演这首歌曲还是挺难的没我通过鼓励小朋友上来表演和奖励笑脸,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动作也分三段所以通过分组表演让学生能更加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几个不全面之处,比如上第一个班的时候表演的时候动作太复杂,上第二个班的时候我把动作简单化学生掌握好了很多。
评课:
在学习歌曲之前就先让学生感受了哈尼族的民族特点和音乐风格,有利于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有机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将哈尼族语言拓展,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来理解“其多列”一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课堂的灵活性。
在学习“上山砍竹筒”一句时,及时向环境保护进行拓展,通过学生的述说和理解,再加以表演,使学生自身感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师讲到:“将这些环保知识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更是本课向生活拓展的一个很好地体现。
4、在学习第二段歌词向音乐内部(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的拓展及用小竹叶根据旋律线边划边唱,使学生初步感受了音乐的四大要素和旋律线地进行,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有机的养分。
5、本课最后的总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的,说的、唱的、律动的、表现的都来自于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原则。
时间飞逝,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我们音乐组两位音乐老师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这学期中我们组每一位老师工作都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我们充分利用备课平台,集思广益,施展群体的智慧,依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打算,以新课程改造为契机,以新课程尺度的根本理念为指点,改变教学观点,从标准入手,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试验,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以全面提高本组音乐教学程度及音乐教学品质。
二、正确掌握音乐教学方向,踊跃抓好惯例教学
通过活动,把音乐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形成共同的统一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我组组员从教学水平上又一个飞速的跨越。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本学期,我们为抓好常规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市区的音乐教研活动,龚凡老师还参加了区新教师 培训。每位专职老师起码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展现。周云霞老师上了《亲爱的回声》,龚凡老师上的了《其多利》。在活动中,我们就汇聚在一起,以"生本课堂、原野察看"这种新的评课方法集中交换,到达"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科组的研讯质量和教师教学才能。龚凡老师还参加了学校“尚美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从粉笔字、既兴演讲到课堂教学试讲,她都认真地参与着,最终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而且她还是以为年轻的班主任老师。
三、充足落实艺术社团的教养,尽力进步学生的音乐素养
我们除了在音乐课中让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外,还各自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开展了舞蹈和合唱两个社团活动项目。本学期,我担任的是舞蹈社团,开学初为配合社区活动,我们组排练了舞蹈《你笑起来真好看》,参加牟家村委与三河口村委汇报演出,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又为学校推广集体操拍好视频,组员们在推广集体操的过程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使这次推广圆满成功。龚凡老师带领合唱组的学员们排练好歌曲《八只小鹅》。开学初排练了器乐合奏《大鱼》,在龚老师和同学们的辛苦排练下,《大鱼》获区三等奖,也为学校《六名》工程作出了一点贡献。龚老师还积极参加了青年教师俱乐部,进行了小课题研究
论文、粉笔字、即兴演讲、论文培训等等。
我们音乐组的全部成员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三河口小学的明日添砖加瓦。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
2021.1
音乐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