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语、数、英、综合>>研究过程>>《培养一年级学生自主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培养一年级学生自主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艺文

校级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

培养一年级学生自主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研究周期

20219月至 20227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刘艺文

26

未定级

语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文中指出“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特别重视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语文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现象:语文教学中,朗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琅琅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不少读得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并未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我们有必要让琅琅书声回到语文课堂上来。所以,作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克服以往阅读教学中的弊端,摒弃纷繁复杂的分析,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多让学生去读,真正地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圆满地完成语又教学任务。鉴于上述思考,我提出了《一年级语文朗读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朗读并自觉地进行训练的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3、扩大知识面,乐于将自己积累的优美语段通过朗读与别人交流共享。

 


1、保证学生读书时间,注重调动学生朗读兴趣的研究。

2、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方法、朗读技巧的策略研究。

3、课内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的研究。

4、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策略研究

 


1、文献研究法:对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调查分析当前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

2、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如可配乐将学生引入文本情境或教师范读,激励学生创造性朗读

3、打好朗读基本功,做到不丢三落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1、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报告。

2、举办研究成果展览,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促进课堂教学格局的转变

4、呈现出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民主的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