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2023年11月理论学习(孙晓)

2023年11月理论学习(孙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晓

2023.11理论学习单

孙晓

【论文题目】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实践方法研究

【学习摘要】

()活跃思维,自主预习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育的初始阶段,所以阅读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提升大脑思维的活跃程度,使学生在分析、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通过持续练习和深入探索,可以强化数学核心素养。为此,认识到该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并提升学生自主性,通过阅读达到预习的效果,从而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教师要先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使学生可以自觉开展数学阅读。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发挥示范作用,不仅要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还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兴趣,引导分析

数学十分抽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采用设问、引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更多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教师也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在情境中与学生互动和交流,使学生产生阅读的主动性。教材中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主要的公式、例题之外,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包括课后史料、小知识等,这些内容有- -定的趣味性和阅读价值,蕴含很多数学知识,阅读之后学生可以了解数学历史数学文化,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明确重点,课外延伸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数学阅读中的重点,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不断提升。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定义、法则、公式、解题思路和方法作为重点阅读内容,鼓励学生深入开展数学阅读,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其中的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教材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有限,只有将课内知识和课外阅读结合在-起,才能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数学视野,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反思】

1、在“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包括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自己的身高;结合教材的预习知道1厘米、1米的长度,分析厘米和米的换算方式。学生可以将教材作为重要的预习材料,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数学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操作探索出有效的解题方法,确定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材中标注不理解的部分,为课堂提问做好准备。教材中的概念表示“1=100厘米”,学生阅读了这部分内容后,可以理解,但并没有直观的印象。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厘米和米的概念有更具体、直观的印象,促进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些归纳性问题,包括测量什么物品用米作为单位、测量什么物品用厘米作为单位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理解,促进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同时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使学生的阅读效率有所提升。

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使材料阅读的运用更加深入有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掌握具体的数学方法,促进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如此,通过阅读指导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快速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和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