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谢丽)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谢丽)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丽

听了程老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下面谈谈我的感想。

  1、质疑中激趣导学:

  教学开始,先热身运动,拉近师生关系,然后,通过出示的“听诊器”图片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提高了读书、学习的兴趣。

  2、教学过程完整,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教学目标明确,从板书课题到新授到小结,教学过程完整。同时抓住一系列重点问题展开: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是怎样发明?有什么用处?从引导学生实验,体会雷奈克的心情入手,一步步深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关联词语进行教学,如“如果……就……”。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先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这句话,让学生先理解句子间的关系,了解关联词的用法,再进行填空式的造句训练,最后让学生独立造句,可谓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造句是水到渠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