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尚美”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建设的主题,源于“赏识教育”的原理。鼓舞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人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活动或课程培养学生自爱与爱他,以及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学生在尚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喜悦,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这一主题的确立源于两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和费孝通先生的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真善美”的人;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儒家思想,这正是实现“真善美”德育目标的思想和方法。
经过即将两年来的实践,“尚美”活动通过三个途径(常规、主题活动、校本课程)进行引领、设计了九类活动,涵盖德育的各个方面,均对我校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尚美”德育主题活动开展最有成效的是二大类活动:
美人美事在我身边——行为美
家校合作心手相牵——和谐美
(一)美人美事在我身边——行为美
主要做法:该活动到目前为止实施了两个阶段。 “美人美事在我身边”第一阶段活动,以赏识教育为德育理念,大家都来夸夸我们的孩子。发起“教师赞学生”、“家长赞子女”、“学生赞同伴”、“社区赞小公民”系列评选活动。第二阶段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学生赞自己”、“学生赞老师”“学生赞家长”及“你是最美的人”评选活动。
让学生、老师、家长、其他公民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让孩子去发现老师、家长、同学、他人身上的亮点,用赞语的方式写下来、说出来,用仪式(升旗仪式、家长会、入团仪式等)去表彰、去发扬,给家长发喜报,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孩子感到骄傲,形成崇尚美的校园文化。
取得的成效:
1.学生语言、行为、心灵有一个逐步美化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对孩子现在和将来的自我修养的提升有长远的意义。
2.教师幸福感、价值感的提升。每天与纯真、可爱的孩子相处,经常听到孩子亲切问候的话语,看到、听到学生对自己的赞语,我想,陆渡中学的老师是幸福的。我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
3.有利于构建和谐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家校合作心手相牵——和谐美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助力。家长和学校的意愿是一致的,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获得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指导,才能发挥这个宝贵资源的作用。
除常规工作之外,我校的家访活动十分有特色和成效。每学期必然开展实地家访活动,每班实地家访人数不少于50%。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根据各年级学情,分析形势、制定方案,分年级、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
特色:
1.在家访之前,分年级对教师进行培训:强调活动的主题目标、要求、形式、内容和方法,特别对家访时的注意问题、谈话中的技巧问题等方面作详细的培训,力求家访要规范、有效开展。
2.充分运用家委会中优秀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代表和班主任、任课老师一起到学生家庭中走访,让家长现身说法,比老师更有说服力;同时这些一起家访的家长感触很深,特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和孩子的生活有了深刻的感受,有些家长提出要结对帮助的意愿,有些家长把家里的衣物、物品送到了贫困家庭中。
3.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加强与邮局、佳兴公司等社会机构的联系,今年我们在家访中还为贫困学生在冬日中送去棉衣,把温暖送到家庭。
4.家访时给家长发喜报。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告诉家长,去报喜。
5.家长会时,开设父母大讲堂,讲讲自己的育子经验;亲子互读赞语,为家长颁奖,为亲情搭建平台。
取得成效:虽然信息发达,但走进家庭、走近学生这一形式不可替代。现在,我校的家长非常欢迎老师到家来家访;和我们一起去家访的家长代表有很高的积极性;有时,家长也主动来校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家校合作走向了常态化,家长不再怕老师来家访、怕来学校交流。
反思和探索
(一)要传承和发扬
对于两年多来取得良好成效并在师生间有相当影响的优秀“尚美”活动要继续传承,如“美人美事在我身边”“家校合作心手相牵”“美言美语升我形象”“美文美书铸我品格”等活动。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形式和高度上,要在原有基础上对内容要有进一步挖掘,对形式有新的调整,把亮点发扬光大。
(二)要开拓和创新
任何活动的开展,如无新意是难以长久发展,并继续产生功效的。德育的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尚美”德育活动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我校今后会在德育品牌的精细化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系统性的校本德育课程,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