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数学课堂要具备趣味性
如何使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
有的人说数学课很枯燥,的确,数学课相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学科来说有时是表现的比较枯燥,趣味性稍差一些,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来说,数学课上起来比较累,不是计算,就是动脑筋思考,几乎没有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的时间,其实,人的精神就像一根弦,有松有弛,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弹性,如果一味绷得紧紧的,很快就会失去弹性,等到彻底失去了弹性,你再怎么努力也徒劳了。所以,有时数学课本上的练习中有一些可以拓展的课外知识时,我都尽量先在课下做一些调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课堂上练习时讲一讲,学生很喜欢,这既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又给了他们课堂上放松一下的机会,学生不会因为课堂上稍微放松了一下就掌握不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相反,因为学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印象深刻,反而学的很扎实。所以,课还是生动一点,趣味一点,效果才能好一点。
(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
1.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的声音能够吸引人。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听歌,因为一些歌手的声音非常的好听,另一部分的歌手的声音非常的有特点,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教师的声音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老师的声音非常的好听或者是非常的有特点,那么他在无形中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讲课时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讲课会很容易让学生打盹,或者是走神。激情是可以感染的,当一个教师有激情的讲课时,他就很容易的感染他的学生。
再次,教师讲课要有幽默感。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我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我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及点拨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一个良好的商讨学习氛围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教师在这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用教师无私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爱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会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工作,曾经在一堂公开课,上课教师一进教室,由于有点热,一转身把自己的外衣脱掉,哄亮地说“上课”------,很显然学生一看到老师这样精神饱满,大家自然也精神振奋,当然注意力在集中在课堂上了。只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投入于课堂教学中。
激活课堂气氛,其实就是教师要能“忽悠”,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就是因为他能忽悠,所以大家都对他感兴趣,并且小品中的经典话语被传唱。
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在这个舞台上,要淡化教师的表现欲,强化学生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从而得到心理满足,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平等的人际关系。民主不是教师不管不问,把一切交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商量讨论,求得心灵上的沟通,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平等,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而不能把学生“物化”为一个容器或“应试工具。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任意批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扼制。
3.把握学生的思维,有使每一堂课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愿意受重视,被承认,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各科教学情境,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
例如,由“一只蚂蚁在筒外壁的A点,想吃到筒内壁的B点处残留的一点蜂蜜,怎样走路程最短?”从而引出几何体表面的最短线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便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认真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