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课堂特性——主动参与性
要创设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
事实证明:人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才会乐于参与、而且积极性很高,并争取成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无论在什么环节都应采用一定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努力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1、以游戏、动画故事、猜谜语、设置悬念、结合生活实际等引入新课。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引入。在故事的叙述的同时又在黑板上出示这样一组算式:8÷2=4 16÷4= 48÷12= 480÷12= 让学生计算、观察、讨论他们之间的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脑想,使他们用多种感观投入学习。如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是课前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圆柱体,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圆柱体的拆、合、比等方式去探索圆柱体侧面展开后形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体底面的圆的周长、圆柱体的高的关系。从而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3、采用竞赛、板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直观、灵活、生动的电教手段,拓宽练习的面,丰富练习的形式,缩短练习与练习之间的时间差,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情景,让学生的感官都积极动起来。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长期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习惯。
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去质疑、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巧妙设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质疑、思考。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在探究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是转化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来计算的?怎样转化的?那我们今天要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又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来计算?如何转化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学动中
具的拆、拼等形式主动去探究新知。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去主动参与。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揭示,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法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一些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研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如:给学生创设观察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图表、演示、板书的观察去发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规律,关系;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多在小组内、班上与同学、老师一起互评互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登台讲解等,以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
3、因人而异,尽量让学生参与。由于学生的智力和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学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将问题与学生对应,让学生去探究,发表意见,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学生学到一定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四、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参与。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更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上课应如何做,如何自学,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给学生一定的研究方法,一定的思考方法等,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参与的方法,他们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挖掘学校及周围的教学资源,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的全方位参与创造条件;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