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课堂教学形式,关注学生成长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小结等环节是一堂课所必需的。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把一堂课是否完整作为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加以考虑。实践表明,过分地追求某一堂课的完整,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体验,教师为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内容,而硬生生地打断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学习过于零碎,起不到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效果。我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时,本来预设了4种算法,可学生说出了8种,计划20分钟完成的新课用了一节课,后面的巩固练习就来不及上了。但在一过程中,我并不因时间因素而限制学生进行探索,我深深感受到知识在学生的互动中碰撞出了火花。我想,某一堂课的不完整,或许拖课了,老师有所失,但学生会有所得。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利用课堂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运用也更灵活,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开放课堂学习评价,师生共享成功喜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我认为开放的评价体系是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到发挥。开放学习评价,可采用师生共同对课堂学习活动中学习态度来进行评价。当今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他们往往只通过别人的评价而获取心灵的成功感,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用一种积极地态度来给予评价。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行为,更应发挥它的教育功能,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水平的提高及个性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使课堂教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总之,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式的灌输,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当合适角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和谐、民主、安全、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