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教学中的学习能力
三河口小学 周文英
“引领学生优化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新课题,对我们现实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深思。作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是否能取得好的成绩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所以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自觉的学习,才是取得好成绩最根本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己想学。常有学生对某个学科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基础不好。没有打好基础,学习活动无法进行或者是经常受阻,在学习中总是有挫败感,当然没有兴趣继续学下去。所以培养学习兴趣就要让孩子从基础开始,慢慢的提高,体会到成功感,兴趣就会被培养起来。在学习中始终要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由易到难。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让孩子树立信心,继续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取得进步。
二、让学生树立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鼓励学生自己想学要学,并且让他们建立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这个决心不能只是一朝一夕,因为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这时孩子的决心就会受到打击,所以教师对他们应时常提醒和鼓励,保持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把奋斗养成一种习惯。
三、现在的孩子大都非常聪明,智商差别不大,又都是同样在教室里面,一起听课,为什么学习效果就不同呢?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大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怕吃苦。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缺乏知难而进的勇气。孩子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次数多了,小困难也就成了大困难,孩子也就成了差生。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使他们有勇气克服学习学习中的困难,这也是家长和老师们的期望。
四、有的学生学习用功,成绩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学习方法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首先,“温故而知新”,教会学生预习和复习。然后,用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熟能生巧是客观道理。我常直接对学生说,“题海战术”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后进生都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说学习时心不在焉,老是不能完全的集中注意力,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学习效率。尽管老师准备的很充分,讲的很透彻,学生学习效果还是好。教师要时常提醒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尽量让学生保持一个全神贯注的状态,从而提高效率。
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家长、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坚持不懈,方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