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6月理论学习材料(姚海燕)

6月理论学习材料(姚海燕)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海燕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有这样的论述:“一个用视觉或听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人可以体验到那个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鉴于这样的认识,咱们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本领再现文字所蕴涵的美的意境,从而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直接体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美。

 (一)虚拟的情境

  1.根据文章所描绘的典型环境,运用幻灯、绘画、挂图及其他教具等部署教学环境。如教学《荷花》一课时,课堂出现一幅色彩淡雅、姿态各异的荷花图,教室的一角点燃一支花香型熏香,随着轻缓流畅、曲调优美的音乐,缕缕清香徐徐飘送。学生置身于老师创设(创造条件)的特定的情境中,迅速进入了角色,感悟到文中所表现的荷花的动态美、静态美。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领,播放录象、动画等,让学生产生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的感觉,直接体验文字所蕴含的美。如《九寨沟》一文运用优美流畅的语言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神奇美妙、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为咱们构造出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具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一位年轻的教师将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引进课堂,把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课文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丛林、高低错落的平湖飞瀑……学生仿佛置身于令人神往的仙境之中,获得了强烈的美感。

 (二)真实的环境

  1.直接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如教学《石榴》一课时,可以买来石榴,发给每个学生,不但让学生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石榴的形状和颜色,还让学生用手去摸一摸,用舌头去舔一舔,用嘴巴去尝一尝。这样,学生对石榴形状、颜色、味道都有了直接的美的体验。

   2.亲自实践。如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我充实应用校园里的两棵开满花的桂花树,让学生去摇一摇,体会到桂花纷纷落下时的感慨,体会一下摇花的乐。这种直接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文中描写的摇花之美的体验。

把课上得美一点,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愿我们广大教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注重审美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与灵性,在新课改课堂美育领域里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