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5月)
和谐而多样:“审美教育”的课堂文化建构
美是无功利和具有感染力的活的形象。“活的形象”意味着美具有感染性的特征。审美教育不可能通过说教和讲解获得,必须潜移默化、亲历体验,必须依靠人与审美对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往得以实现。
第一,尚美课堂是和谐的。尚美课堂是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轻松,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高涨,师生关系其乐融融,形成了“乐学”课堂文化。尚美课堂还是充满情趣的课堂。帕克·帕尔默说,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实际上,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精神的美好相遇。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让教学情智共生,教学充满趣味,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样的课堂有温度、有趣味、有情感,是和谐的。
第二,尚美课堂具有多样性。在学科上,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审美教学特征。语文课堂的语言美,数学课堂的思维美,英语课堂的情境美,科学课堂的探究美……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受到美的全面熏陶。在个体上,每位学生的审美感受在共同性、相似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个体差异。同样一幅艺术作品,有人认为是美的,有人也许就感觉不出美在哪里。因此,审美教育要灵活自由、因生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