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三月尚美理论学习(周锭)

三月尚美理论学习(周锭)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锭

美育的演绎

美育是一个自古至今永恒发展的教育内容。人们对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历史、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地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总的来说在不断丰富。

拿中国历史来说,晋代人以瘦为美,讲究玉树临风,到唐代则以胖为美,追求体态风腴,到近代,陈独秀提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教育思想,说明人们对美的追求,在不断走向深入、抽象,从人的表象走向精神世界,从单纯的人或物走向人与自然之美。

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学者多从道德的角度来阐述对美的认识,注重个人的修行,以孔孟倡导的克已复礼,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为代表。

西方学者多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对美的认识,将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

1、柏拉图——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

2、亚里士多德——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3、席勒——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4、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

只有唤起人类追求美的愿望,她才能获得美的本身。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目标,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真实的,善良的,纯洁的,它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道德,陶冶情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