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四月尚美理论学习(周锭)

四月尚美理论学习(周锭)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锭

如何在学校中渗透美育元素

1、要有美的教师。

第一,教师是美的代言人。教师,应成为美的化身,成为美的表现者,成为美的塑造者。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些6--12岁的孩子,他们具有很大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我们平常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包括我们的穿着打扮,我们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教师的仪表,既是外在的一个形象,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教育。所以,我们老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尚美教师做好代言。

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也是教师最美的语言。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更可亲。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所以,,老师们,微笑吧,微笑的老师是最美的!如果说孩子的笑脸是校园里的阳光。那么,我们教师的笑脸就是孩子心灵深处最灿烂的阳光!

第二,教师是美的播种者。教师的美当然不只是停留在外在,更重要的是底蕴的深厚,内心的丰富。老师在孩子的心中是高大的,孩子们总是好奇地问这问那,总认为没有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在他们心中是至高无尚、无所不会的,老师的话在他们心中就是圣旨,因此,教师的美关键在于能用智慧启迪孩子的智慧,能用心灵点化孩子的心灵。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因而教师的美更应该是学生心灵体验和感悟的引领者。老师们应该做学生追求美的一张名片。作为小学阶段的老师,我们重要的是履行教师职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加强班级管理,树立学习榜样;挖掘美的因素,活跃课堂气氛。为孩子们的童年播下美的种子,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才能使学生爱集体、爱班级、爱学校,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用美观规范的板书、自然亲切的教态、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优雅大方的举止、爱生如子的品德、高超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展示心灵美与行为美,用美的行为、美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做美的践行者。

第三,教师是美的收获者。微笑是最美的语言,爱是最美的行为,我相信,因为有爱,所以,才最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天真活泼,充满灵性的儿童,教师这份工作的最美,就在于师生之间的爱和情意,只有你全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爱戴你这位老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出来的感情尤为真挚。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一条河上的摆渡人,从河的此岸迎接一届届新生上路,用饱含真挚的爱和充满希望的情,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他们不会忘记老师的爱。如果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还会记起孩时的老师,这真是只有当老师才会有的最美的幸福呀!当我们为学生付出自己的最美的时候,我们也在收获学生成长的美。这,才是人生最美的价值。

第四,教师是同事美的成长伙伴。

美的最高境界为“和”,即美在和谐。在清怡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同事都是兄弟姐妹,大家同寄一棵大树下,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怡教师。我们同呼吸、共命运、齐成长。与人为善,真诚以待,这应该是我们相处的准则。学人之长,补己不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研究,相互学习,不断进步……这一切永远是清怡教师的品质,永远是清怡人不懈进取的精神。

2、要有美的课程和美的课堂。

一是强化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音乐、体育和美术是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专业课程,围绕新教育实验的主题,艺术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更要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以课程开发为依据,以营造“尚美”的课堂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抓手,以学会欣赏美和主动创造美为目标,全面进行艺术课程的改革。例如:音乐课是美育的“重头戏”,教师备课要备出音乐中的节奏美、旋律美、情感美和歌词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术课则重视引导学生从线条到色块,从构图到意象,从形到神,感悟“画中有诗”的构图美、线条美、色块美、意境美;体育课不仅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更要培养学生感受形体美、追求形态美的情感。

二是努力改革知识学科课程的教学。加强知识学科的美育渗透,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加强美育。如语文阅读教学中抓好语感和想象力的培养,领悟课文中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作者悲欢与共,并以自己情感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热爱真善美 、憎恨假恶丑的烈焰。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习作能表现美、创造美。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中,首先引导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去接触、感受、认识周围事物,发现现实的美。例如感受自然界中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鲜花的清香,绿叶的柔美……观察社会现象,感受人间真爱。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数字的精确美、图形的对称美、公式的概括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课中指导学生认识音节与语言的节奏美和文字符号美,品德与社会课中带领学生欣赏自然风光美、人文进步与生态平衡的美……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要深入解读课标,充分挖掘本学科或课程中美的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从而学会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在一次次美的体验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是围绕尚美教育特色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特长发展项目”的校本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性需要。如围绕“以美育德”可以开设中华历史、社会实践、德育活动、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围绕“以美启智”开设课外阅读、英语拼词、象棋、科技小制作课程;围绕“以美健体”开设踢毽子、花样跳绳、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等课程;围绕“以美兴艺”开设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电子琴、儿童画、合唱、戏曲、儿童歌曲演唱、话剧等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可以把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在指定年级统一开设,选修课于每学年初公布课程目录,由学生自主选择,保证人人都有选修课上,真正做到“我的校本我做主”。

3、要有美的学生。

规范行为的过程就是追求美、践行美的过程。班主任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完善制度,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培养尚美、尽责、乐学、健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进一步完善“学生一日常规”,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开展主题大讨论,总结归纳出“尚美班级评选标准”和“尚美少年评选标准”。建立学生尚美社团,从纪律、路队、两操、卫生、仪表等多方面对学生行为进行检查,成绩纳入尚美班级的评价。在学生中开展尚美少年评选活动,评选劳动美、健身美、文明美、智慧美、艺术美、心灵美少年和最美好少年,学期初公布评选条件,学生确定目标进行申报,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学期末进行评选,最后评选出“尚美少年”,在学校大厅显著位置悬挂照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开展各种评比活动的同时,我们还要将美的教育融入于各种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体育比赛、主题教育、艺术节展示、社会实践等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美、寻找美、发现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践行美。通过搭建展示舞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周围的人、事、物,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审美认知与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4、要有尚美家长。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只有学校与家庭、社会精诚合作,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能最大化。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各种开放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家长、对社区宣传学校的尚美教育思想,让学校成为社区里传播美的中心。各班可以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体育节、艺术节等,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参与其中。家长通过了解学校工作,理解学校办学理念,同样会在家庭生活、社区中追求环境美、品德美、孝心美、行为美、语言美,树立起尚美的意识,创造出适于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