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河口小学 周文英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学习把课文快速读正确、通顺的有效方法。
2、正确认读绿色通道上的字,田字格上的字会听写,理解生字新词。
3、学习概括段意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联的特点。
4、学习描红和临写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
课文读正确、通顺,理解生字新词。学习概括段意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描红和临写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难点:
第一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抑扬顿挫”“声律美”词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春联。
春联就是春节时贴的对联。要求学生对对子:
端午、粽子、赛龙舟;春节、饺子、——。
(动态辅导:燃爆竹,跳马灯……贴春联。)板书:贴,指导书写。
2、师:新春佳节,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3、投影句子: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指导朗读: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4、运用:增添衣服、力量、信心、快乐、勇气、营养
添:学生记住法,心卧勾变竖勾更美,描红。
5、送入句子再次读这句。
过渡:贴春联能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读春联能增长知识,增添美的享受呢 !下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二、自由读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哪些知识呢?要求读正确通顺,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并在心里记一记,难读的、不理解的地方想一想,再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看来对春联很感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春联吧!
三、交流难读的句子,读一句连一段,相机朗读、理解、概括。
1、春联浏览完了,老师要考考你会读吗?出示难读的句子:
投影“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理解“浏览”。“览”下为“见”。
(朗读指导:词语搭配法;断句思考法,如诗歌的形式。)
2、还有哪些难读的句子,我们交流一下吧。读一句连一段。(动态生成)
(1)学习“内容美”
勇气可嘉,比较长,合作读。老师读逗号前部分,学生读春联。两人练习读。
整体读,主要介绍了什么?
(2)学习“对仗美”
a、指名或学生主动读。
b、老师问学生答读第二句。
c、练读第三句。相机理解“揣摩”。你“揣摩”一下“绿对什么”,你再揣摩一下“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就是这一自然段中哪个词语的意思?
整体朗读,点出中心句。
小结板书:对仗美
(3)、学习音律美
a、指名或学生主动读。相机评价: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抑扬顿挫。
b、读重点词语投影: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声律美
c、送入句子中读,理解“抑扬顿挫”。
发现三个词语特点----都是写春联的声音美。
写读起来声音好听的词语还有-----。
投影:节奏鲜明、高低起伏 娓娓动听、悦耳动听、珠圆玉润……
春联读起来“节奏鲜明、高低起伏、娓娓动听、悦耳动听、珠圆玉润”这就是“声律美”。
板书:声律美
指导书写“律”,投影观察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写的“律”字,发现美的规律。
(4)、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主动读或指名读。
读“开卷有益”一词。
理解“开卷有益”,“益”扩词,理解意思,“卷”音义组词。
再读句子。
小结:读春联有益。
四、概括全文,引导写字
回顾一下全文主要写了什么?
1、《春联》向我们介绍了春联的---。
2、尝试用下面的词说一说春联:
张贴、增添、气氛、浏览、充满幸福;
对仗;声律美、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3、练习写字:分类(左右、上下),观察写好上下结构字的注意点。
上下结构字书写口诀:
脊梁正,收放明,上紧下松归平正。
学生练写,自主选择一个难写的字,然后交流。
(写字时你的脊梁也要正,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更比一个好)
投影评析
总结:今天我们打开书本学习了《春联》一课,了解了春联具有内容美、对仗美、声律美的特点,真是开卷有益呀,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春联的奥秘。
板书设计:
春联
内容美
对仗美
声律美
读春联有益
教学策略:
我上了《春联》这一课,给我最深的两点启示记述如下:
1、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的方法。苏教版教材与以前的人教版相比,在词语的量和丰富程度来说都有明显提高,旨在让学生积累扎实的语言文字。看看文中和练习中的一大串成语就见其用意。在这堂课上,不仅重视理解与积累,而且在方法上也有多样的,有提示理解的,如这幅春联中有一个词语是描写祖国的,是哪一个词语?有提问理解的,如“神州”、“门第”是什么意思?有要求描述理解的,如读了这幅春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有突出语境理解的,如学了这么多春联,你有什么收获?用书上哪一个词语可以来表达这样的意思?(开卷有益)
2、依托文本而又超越,并能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灵活处理教材。这篇课文如果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来展开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往往是呆板的。这堂课上首先从找出四副春联入手,然后再理解春联描写内容的类型,接着理解春联,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开头春联给节日带来的欢乐祥和气氛,教学显得更顺畅了!另外对写春联的对仗、声律等知识的学习也作了灵活处理,显得有效而顺畅。我想,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应该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