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一路花香》教学案例(许月皎)

《一路花香》教学案例(许月皎)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月皎

《一路花香》教学案例

片段一:整体感知,探寻花香。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是谁带来这一路花香?

        生:课文为什么要用“一路花香”做题目?

        生:一路花香是怎么来的?

        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答案都在文中,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求答案。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一路花香”从何而来?

        出示三组词,指名读,正音:

        完好的水罐  满满地运到  骄傲

        破损的水罐  只剩下半罐水  惭愧  道歉

        挑水工  撒下了花种  利用了裂缝  浇灌 

        师:观察这三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组写了完好的水罐,第二组写了破水罐,第三组写了挑水工。

        生:这三组词分别写了文中的三个角色。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准确,这三组词分别是描述故事中的三个角色的,你能选取其中的一组围绕故事内容说一两句简短的话吗?

        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慢慢地运到目的地,它非常骄傲。

        生: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半罐水,他非常惭愧。

        生:挑水工撒下了花种,利用了破水罐的裂缝,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师:读了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一路花香”从何而来吗?

        生:是挑水工利用破水罐的裂缝,在路边撒下花种浇灌出了美丽的鲜花。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破损的水罐,它渗下的一滴滴清水浇灌了挑水工撒下的花种,才有了这一路花香。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语文应该教什么呢?教学生有疑问之处,此处有疑,即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帮助学生梳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目的性更准确。

        片段二:

        1.师:在这个寓言故事中,这三个角色都耐人寻味,走近他们,认识他们,我们就能品悟这“一路花香”的丰富内涵。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述这两只水罐不同表现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自读,做出标记。

        3.出示句子,指名分组读。

        4.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填空:

        完好的水罐______,是因为它______。

        破损的水罐______,是因为它______。

        5.再读这两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阅读不应是对文本割裂的、零散的机械解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真实实地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读划划,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填空,对角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将“完好的水罐”与“破损的水罐”放在一起的对比,使学生对角色的把握更加准确,“完好”与“破损”的鲜明对比也为寓意中“完美”与“缺陷”的揭示做了铺垫。这样对学生阅读进行引导,学生徜徉在文本中,通过自己潜心阅读描写人物的句段,带着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感受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抒发。

         片段三:紧扣“注意”,体会角色。
        1.
回家的路上,破损的水罐注意到路旁的鲜花了吗?

        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想象一下,描述给同桌听。)

        2.挑水工仅仅是希望破损的水罐“注意”这美丽的景色吗?挑水工真正希望破损的水罐“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挑水工的良苦用心在于让破水罐发现自己的价值。)

        3.挑水工几次提醒破水罐注意路旁美丽的鲜花呢?

        引导学生找到前文:“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两次提醒破水罐“注意”,但他仍然没有注意到花儿和自己有关,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这时抢着回答:“它只盯着自己身上那条裂缝。”“它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它仍然沉浸在惭愧中。”……

        在本片段中,学生就切实地体会到了在面对自己缺点的时候,不要总是自卑,自卑会让自己失去快乐,失去更多的机会,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己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苏轼曾说过:“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朴朴实实才是真,让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感受那语文散发的淡淡“花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