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story time)
一、案例展示与分析
仔细分析和研读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课的知识主要是:一支铅笔的形状比较奇特,由此引出询问“某样物品是不是某人的”该怎么问及回答。
Step 1: 热身活动
1. Sing a song :What’s this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
2. Play a game:
T:If you know the word, read it. If you don’t know the word, clap your hands twice.
学生的参与度特别的高,认识的单词能够快速准确的说出来,不认识的单词就拍手两次,孩子们配合的很整齐。
【分析】在热身活动中,通过歌曲与游戏来调动课堂的气氛以及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英语课堂的快乐,在乐中学,在学中玩,轻轻松松的接受新知识,也为下文学习文具做好铺垫。
Step 2: 呈现与操练
1. Ask and answer. 师生问答如下:
(1)T: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s this ?
S:It’s an ice cream.
T:(面向全班)This is an ice cream,yes or no ?
S:Yes.
T:No,this isn’t an ice cream.(揭示:This isn’t)
(2)T:Look, is this a cake?
S:Yes,it is. /No,It isn’t.
(揭示:句型Is this …?及回答Yes,it is/No,it isn’t.)
教师随机抽几名学生进行回答,答案均可以是Yes或者No,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回答:Yes,it is./No,it isn’t.所以就可以直接进行板书,同样的方法对新单词schoolbag和pencil case 进行操练。
【分析】在“问与答”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句型的操练,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去询问物品是某某人的,同时也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接受,同时新旧知识都能够掌握到位,也为story time 中的句型打好铺垫。
2. Play and guess
(1) Read the new words in the pencil case.(通过一个游戏,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2) Let’s guess
学生通过猜盒子里的文具用品来进行句型及单词的练习,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学生回答,其他人问,直到猜对为止,教师就会出现盒子里的文具用品,最后教师总结一句:“Yes, it’s a…”
【分析】教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句型及回答,让学生来猜,最后教师来公布结果,看看是否猜的正确,最后给猜正确的给予奖励。同时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这一过程中,也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说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 Read and find
(1)教师先向学生提问:Who’s he ?& Is this Mike’s pencil ?之后让学生进行看动画,并能够回答教师给出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答案:This isn’t my pencil.(第一幅图)之后又看一边动画,师生之间就有如下的教学对话:
T:Who helps Mike’s?
S:Liu Tao , Yang Ling.
T:How does Liu Tao help Mike? & How does Yang Ling help Mike ?
S:Is this your pencil?
Is that your pencil?(第二、三幅图)
(2)Work in groups of four.
教师向学生呈现问题,要求四人一组,进行问题讨论,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根据第四幅图)
【分析】通过这几个过程,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Story time 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逐图进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到位。也能够让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此情景的有趣性,为下文学生能够熟读并表演做好铺垫。
4. Listen and read
(1) Read after the recording .
(2) Happy Reading .(Work in groups ,choose one way to read. )
【分析】Reading 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从学、听的过程中来读出来,能够熟练的掌握,所以就要先跟读,然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阅读。这多种方式也是激发孩子学习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有意思,小组在一起比赛,一起竞争。看看谁读的最棒,最好!
Step3.拓展与延伸
The students’ lost some stationeries, the others help them to find?(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的练习)。
此环节的学生对话如下:
S1:Hello,?this isn’t my ?
S2:Is this your…?
S1:No,it isn’t.
S3:Is that your …?
S1:Yes,it is.
S3:Here you are.
S1:Thank you.
【分析】本环节的教学活动就是开放性的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东西进行操练,表达一下自己想要帮助同学找的东西,通过实物来进行操练。让学生更能亲身体会。而且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交流与合作。
Step 4 情感教育
T: Boys and girls ,we should take care of our things!
If someone lost their things,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them.
情感升华: Helping others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
二、story time 板块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从story time 的设计流程来看,教师是层层递进,层层加深的来进行教学,由单词到句型,由句型到课文,逐步递进,并不断的实践,是学生在听、说、读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达成了这一板块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1.复习导入,切入主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story time 板块,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说、会读、会表演、会运用,我在刚开始就与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由以前学过的旧单词和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新单词进行融合交织,让学生的知识呈螺旋式的梯度上升。之后又快速的引入到已学的句型:what’s this?以及It’s a…进行复习,来导入今天所学的This isn’t ….以及Is this/that…?既温习了所学的内容,也为下文内容做好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我还结合课堂的情况,设置相应的竞争机制,将学生分成两组,在每个学习环节争夺“文具小物品”奖励,这样一来会激起学生内在的好胜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学生情感愉悦,更乐于接受学习内容。
2.实际运用,感知知识
引导学生立足真实对话进行交流,促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本节课中,我们一直围绕着我们身边的文具用品(如:pen,pencil,ruler,cryon,pencil case,schoolbag等等)来进行真实的对话,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他们用英语表达的欲望,促使他们初步感知和运用了知识。
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Story time板块都是小对话或小短文,它们都属于语篇。既然是语篇,在教学时我们就应体现出语篇教学的特点,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在整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重点,并且要分散难点,所以本文中就采用了逐图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得更加轻松和牢固。然而在此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设计接地气的学习活动。如果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会感觉乏味,缺乏动力。而跳一跳摘果子,会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只有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了克服重重考验的经历,激励孩子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才能调动其学习热情且记忆深刻。
4. 创设情景,运用知识
既然由所学的东西,就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到情景中,进行联系,教师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条件,为他们有效“理解”和“产生”语言提供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有话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本节课老师让学生用不同形式熟读了课文情境、图片情境和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本节课掌握的大量知识,生成一些新语段,进行语言的运用。
三、总结
总之,在story time 这一板块中,主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熟练的朗读以及表演,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设情境,而且这堂课也充分的体验了这一点。整堂课学生情感愉悦,课堂上有开放生成的新语段、学生能自主参与,能够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细节每一个步骤,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能够快乐的学习,这就是教师本节课的目的所在。教师要善于搭建温故而知新的平台,让学生滚动复习旧知,融合新知,这样学生在对话中就会由一个话轮到两个话轮,再到多个话轮,逐步提高说的能力。而且我们不能着眼于本课的目标句型与词汇,还应充分挖掘课外的话题,立足于学情,使目标语言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话题语言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