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课堂研讨课教学设计
——《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加深对角的认识,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
3、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角的定义。
难点:射线、角等空间观念的建立;“无限”的直观理解。
教具学具:直尺、课件、作业纸
教学设计:
一、复习线段
1、PPT出示一束光的画面,一架飞机挡住光源。
2、师:同学们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可是这束光,被飞机……(生:挡住了)这时的光线可以看作哪个图形?(学生说:线段,PPT生成线段)
4、 师小结:(指着线段描述)对,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这就是线段。
师:二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请大家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呢?(板画线段)
(预设: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测量长度”老师问:你们想知道这条线段有多长吗?怎么办?好,我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合作。我来测量黑板上的线段,测量时,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端,观察另一端,学生观察汇报长度)
师: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在数学上我们叫有限长。(板书:直的、两个端点、可以测量、有限长)
5、大家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如:拉直的鞋带,拉直的毛线,书的边,课桌的边,信封的边等等)
二、认识射线和直线
(一)认识射线
1、动画:飞机飞走了,光无限延长再延长,一直这样无限延长下去,同学们能不能创造一种图形来表示这样的光线呢?
2、生探究画
3、呈现作业: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创作的图形,看看哪一种最能准确地表示这样的光线?
4、师讲解:从一端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作射线。(师板画射线,板书:射线)
5、师:你们是怎么来理解这个无限延长的呢?
6、师小结:这条射线在黑板上呈现的只是它其中的一部分,没有全部画出来,我们还可以继续画下去,永远没有终点。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全部画出来。
8、师:请大家参考线段的特点想想射线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一个端点、无法测量、无限长,PPT呈现射线的特点。)
(二)认识直线
1、出示学生画直线的作业
这个图形有谁认识?生:直线
2、师:刚才我们把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得到了射线。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能得到了直线。(板书:直线)(教师板画直线)
3、师:观察一下直线有什么特点?(黑板上所画的只是直线的一小部分,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4、比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小组交流完成板书
图形 |
图形名称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
线段 |
直的 |
有两个端点 |
可以测量 |
有限长 |
|
射线 |
直的 |
有一个端点 |
无法测量 |
无限长 |
|
直线 |
直的 |
没有端点 |
无法测量 |
无限长 |
5、探究三者关系:
师:大家对今天学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题。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师:下面的图形中,哪些师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判断,教师指名交流想法。
(2)出示
你能找出里面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吗?
师:通过探究,大家觉得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联系吗?
三、探究两点间的距离
1、出示一个点,经过一个点画直线,比一比30秒内谁画得最多。(PPT作业要求展示)
活动后交流:你有什么想说的?
给你再多的时间,你还能画吗?画的完吗?你们觉得能画多少条?(PPT展示)
2、出示两个点,同时经过两点画直线。(PPT作业要求展示,30秒计时开始)
师:咦,为什么有的同学停下来了呢?画完了吗?
展示学生作业
小结: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认识两点间的距离。
(1)出现图片
谈话:这里画了连接A、B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学生思考判断,教师指名交流,要求学生简要说出理由,但重在直观体会。
提问:你还能想象连接A、B两点的其他线吗?那些线与线段AB相比,长度怎样?讲诉: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样的长度在数学中又有一个名称: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师:我们怎样得到A、B两点间的距离呢?
生:只要量出AB线段的长度即可。
(2)完成作业纸上第3题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小结:通过操作,我们发现量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四、进一步认识角
1、角的组成
师: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几条射线?(PPT展示)
师:我们从一点起任意画两条射线,(角)(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自己画)看看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谈话: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三角尺上有角吗?指一指。说说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角的?
小结: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PPT动画演示),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角的诞生,请同学们完成作业纸上第六题,以每条射线为一条边。分别画角。
谈话:我们认识角时,不光要看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到两条边夹的部分,所以画角时还应把这一部分表示出来。(在学生画的两个角内画弧)
2、角的记法和读法
指出: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提醒和小于号的差别)如这个角可以记作“ 1”(板书),读作“角一”。那么,谁会表示另一个同学画的角?(记作 2)你会读吗?
四、拓展提高
1、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和学习了哪些知识,板贴课题“直线、射线、线段和角”,大家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到底怎么呢?下面老师有几道题考考大家。
2、火眼金睛
3、小小判官
4、猜猜我是谁
5、动手操作(课外拓展)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先相互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
射线、直线和角
图形 |
图形名称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
线段 |
直
的 |
有两个端点 |
可以测量 |
有限长 |
|
射线 |
有一个端点 |
无法测量 |
无限长 |
|
|
直线 |
没有端点 |
无法测量 |
无限长 |
尚美课堂研讨课教学的反思
——《射线、直线、角》的教学反思
尚美课堂的基本特征:情感愉悦性、自主参与性、生动形象性一直是我的课堂所追求的。而现在我校在学习新基础教育课堂强调的课堂重心下移,互动生成的特点更是我们要学习并努力做到的。反思以前的课堂,我总怕学生不会,不敢放手,讲得过多,容易走流程,演教案。于是在设计《射线、直线、角》这堂课时,我尽可能想改变一下,创新一下。
改变一:
学习射线、直线以往的教学是完全由图形线段引出的,这次我设计成从生活中的光线导入,生活中的光的特点与射线相符,怎样让射线出现得水到渠成呢,我设计一架飞架挡住光线,形成线段,飞机飞走,光线无限延长,由此变成射线。对于无限延长,原先设计是老师讲诉,学生想象感悟,觉得还是有灌输的弊端。于是设计引导学生直接想象,光线如果足够强,会射向哪里,学生说会射向宇宙、太空。追问,那有终点吗?学生自然会觉得宇宙太空哪有终点,于是通过想象感受“无限长”。
改变二:
对于射线图形的出现,以前是老师示范画,学生模仿画。这一次,我设计让学生创作。可是在试上时,对于创作图形还是比较突兀,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分析,学生生活感悟不够充分,于是加入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像手电筒的光的现象,如太阳光、汽车灯光、探照灯等,并找出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有光源点,暨只有光的起点,没有结束。有了生活感悟,有一部分学生还是能用射线来表示光,再让学生评价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学生能说到这个端点表示发光源,延生的线表示光,由具体变抽象,自然引出了射线,也把生活和数学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改变三:
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到角的知识时,备课组的老师们一致认为,角的知识比较简单,以前也初步学习了角的相关知识,本课教学完全可以自学。我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同时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大胆让学生担任小老师上台讲解。或许学生有些稚嫩,不是讲得很全,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参与,学习重心下移,这是我尝试的第一步,以后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走上讲台。
不足:
对于教材挖掘还是不够深,比如线段、射线、直线的三者关系,在参考N多篇教案后,都会发现是这样表述的,线段是射线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结论没有去反思质疑,只认为大家都这样说就觉得是正确的,知道张林主任提出,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没有长度,就没有大小,不可比较,就不可以说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朱新辉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