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尚美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单一,理念陈旧,载体不够丰富,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尚美教育理念,达到理想教育的最佳境界。
在全国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体育教学成人化的问题,也就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难免会将对成人的标准不自觉的应用到尚在发育期的小学生身上,要么要求过于严格,理论讲解部分过多,学生体会不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找不到体育课的乐趣,产生了喜欢体育活动而讨厌体育课的情绪;还有的要么放任式管理,体育课堂就是自由活动,教师在操场上负责看着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出安全事故,体育课就算是成功上完了。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客观上制约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我们要从传统的“增强体质为中心”模式中跳出来,推崇尚美教育,打造尚美小学体育课堂,充分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帮助他们发挥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机会。
如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现尚美教育的理念,我认为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做出改变。
一、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传统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已经渐渐不能适应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了。教学理念从过去的单纯“以增强学生体质”,到现在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这一改变要求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西方美学史上有这样一句名言:“和谐就是美”。笔者个人对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和谐,理解是小学体育尚美教育不仅仅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成长发挥着积极正面的作用,还对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独到的价值, 也承载着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构建和谐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途径。那么,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尚美教育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人求真,把学生打造为体育课堂的主体角色,让学生发现体育的美。新的小学体育教学标准也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动作,并在自选动作上有所创新。我国古代教育家老子说过“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为此,小学体育课堂更应回到学生生活本身应有的朴素。这就是小学体育尚美课堂应有的理念,祛除一些应景的、不切实际的动作,踏实朴素的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身心健康的体育课堂。
二、教学方法要有所突破
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多较为传统,很少在教室内进行理论讲解,大部分就是把学生带到教室外面,整队形、学做操,或者是各种热身运动,基本上占据了整个教学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来自由活动了,教学方法长期没有改进,因此小学体育也无法打造成功的尚美课堂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体育尚美教育课堂应当立足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神理念贯彻到教学工作中,才能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笔者建议,在小学体育课上,理论部分知识要精讲,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自制力有限,过多的讲解理论知识他们不仅无法消化理解,还容易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小学体育的尚美课堂应当抓住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被拘束的特点,理论知识的讲解应当多以体育安全教育为主,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投入到体育锻炼,尽可能以标准的动作来进行体育活动中,减少并降低体育活动受到伤害的风险。
三、教学设计要立足实际
小学体育尚美课堂的设计要尽可能符合绝大部分学生的“口味”和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大量的体育活动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学生身体尚在发育期,过量的运动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可能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休息,缺乏精力来投入下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教学设计上,坚持适量适度原则。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小学体育尚美教育课堂必须由体育教师牢牢把握好教学方向,不能图方便省时省事,把整队形、热身活动等让一位学生来带领其他学生完成。只有做好了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才有可能把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从而为接下来的体育活动做好准备。体育课前准备活动时间最好不超过10分钟,简单的慢跑和一些热身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培养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先热身再进行大量运动的体育意识。体育基础知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依据,有了知识作指导,才能使体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为此,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而必须同时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取专门的理论教学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盲目变自觉,把增强学生体质实效的获得,由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的境地,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