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3
谢丽
一、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体育审美能力,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对所教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探讨其中的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等,并能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应用。例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武术组合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项目的编排与设计上,力求踢、打、摔、拿、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四击八法的最佳配合融贯,最大限度的凸现人的动作美、造型美、路线美,每一个动作都是“典型”,都是按美的规律创造的艺术造型,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其次,体育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以最佳审美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明显优势,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以自己优美的语言、优雅的行为、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给学生美的感染,让学生去主动学习、积极模仿,于无形的浅意思中培养他们美的能力,同时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追求,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乐学善思。
二、培养学生健美的体型和正确的审美观
(一)、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形体、姿态美的教育尤为重要。苏格拉底在《体育思想史》中叙述道:“……从身体美到做事也要美,进而发展到有美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安排与形体美、姿态美相吻合的技术技能,偏重于学生喜爱又能锻炼学生形体美、姿态美的运动项目。例如在艺术运动项目中的体操、健美操、舞蹈中,可以通过动静结合、优雅飘逸、快慢相间的动作练习,使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常、匀称,获得健美的形体,提高学生形体、姿态的美感,并改正不良的身体形态,形成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从形态与技能上完善他们的体型、使学生感受到形体美、热爱形体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二)、体育课是使学生获得健美的体态、健康的体质、旺盛的生命力和高尚的精神品质的教育过程,旨在使学校体育培养出来的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达到美的境界。美育不仅可以把体育运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而且可以以美的艺术形象,美的旋律去影响感染人,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情操上得到陶冶,产生为创造美好的生活奋发向上的决心,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可见美育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美育教育,是体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三)、追求身体的美,身体是人的物质性支柱,身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形象,作为身体教育的学校体育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身体美是首当其冲的。体育课要引导学生既要在身体的内质上,又要在外形上朝着健康美的方向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参照美学的研究成果,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措施。通过系列科学的体育教育,使学生既要具备适应外界环境,又要在动作形体姿势上具有体育美的风度。在追求身体美时要避免注重形式,忽视本质,误认为把舞蹈等内容引进体育课堂就注重了体育美。其实体育中的任何一种活动形式都能进行美的教育,关键是抓住身体在内质和外形上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青春朝气。
(四)、体育教师要具有审美意识,把美育运用教材中,就要求体育教师第一必须有较高的审美意识,第二必须有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没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就难以把教材中美好的内容挖掘出来,再现给学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没有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就是自己能感受到教材中美好的内容,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从而也就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一个体育教师要具备以上两点,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教材要懂、透、化,领会动作要领。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思想性、科学性熔化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应用美的旋律、美的动作、美的造型、美的环境、美的设计、美的教态,感染给学生,使体育课增加娱乐欣赏和美的享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美与行为美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语言美与行为美都是其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这方面的教育就应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在操场上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在不断运动中进行学习。运动中,同学之间的配合和对抗活动较多,相互间的接触和交往较多,也较为直接,容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行为,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偶发事件,通常是学生情感思想的真实流露。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运动中的言行和表现,并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语言美、行为美的教育。例如在教学比赛中,因求胜心切,学生往往会有不守规则、损人利己、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等不良行为。针对这些行为,我们要及时的批评教育,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团结有爱、为团队出谋划策是一种美德。理应做到行为美、语言美,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奉献、和谐的精神。运动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感受并学习真善美,认识并抨击假丑恶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动作美和审美情趣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标语中有“想彰显你的才华吗?来课堂里吧;欲展现你的英姿吗?去运动场吧!”是的,追求美是体育运动的灵魂,美融汇在体育教学的每一个动作中,体育运动的美是通过形体美、技术美、动作美等方面表现出来。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力求把每个动作都示范完整,通过完整的示范动作把体育运动的美充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欣赏、感受体育运动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情趣,例如跳的运动项目中的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要求在腾空过程中展示空中弓箭步及背弓动作,教师就要以正确、熟练、协调、优美的运动示范,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动作的美感。在进行练习时,强调动作的准确、规范、优美。用美的动作、美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学习、事业、生活中美的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形与神的有机结合,力与美的和谐统一,方能形神兼备、内外相合。
五、培养学生欣赏、鉴定、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鉴定美的内涵,达到欣赏、创造美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组织的严谨美、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教学环境的设计美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直观表现。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达到怎样的印象。”因此,体育教师平时应多学些美育知识。课前认真备课,从教材中去思考美、挖掘美;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策划,并充分利用美学中的线条、图形等美学知识;把场地设计得美观清晰,器材放置的和谐有序,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由简单的喜爱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灵感,启迪美的艺术思维。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的设计中来,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鉴定,创造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总之,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寓美于教,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懂得审美意识,这样才能育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借助体育这一实践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其体质和精神上的发展与完善。使我们的体育教育,成为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并不断的创造出美的运动,让他们在美的韵律中促进身体上、精神上、审美能力上的发展与提高。
六、把美育渗透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如把美育体现在立定跳远这个项目的教学中,授课时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不仅指教师教的方法,也指学生学的方法。我在教立定跳远这一教材中采用了多种富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方法。
(一)、模仿法。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认识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认识为主,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认识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形象性。如立定跳远的两腿屈伸动作,我让学生模仿"荡秋千"的动作,要求学生两腿做自然的有弹性的屈伸。两臂的摆动,我让学生做"滑雪"的动作,要求学生两臂随两腿的屈伸前后协调摆动。蹬展的动作,我让学生模仿"青蛙跳"动作,要求学生蹬地有力,轻巧落地。这样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没有厌烦情绪,反而从中感受到美、表达美、欣赏美,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语言示范美。精练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语言,生动活泼,条理分明,通俗易懂,对低年级学生来讲,要注意语言的形象化,儿童化。如用青蛙作比喻的"后腿蹬,两手伸''的语言,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立定跳远的蹬摆动作。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语言"同学们,我们都是小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英雄。"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荣誉感和自豪感。教师利用"小青蛙''的形象施令让学生一齐"呱呱呱",使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即使教学设计再好,但讲解语无伦次,示范时马马虎虎拖泥带水,动作不规范不美观,就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难以学到优美动作。
七、追求教学环境美
优美的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理想的教育场所,是重要的审美因素和审美媒介,可以直接构成美的宣传和教育。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学生增强审美的深刻性和强烈度、对学生形成感性愉快和领悟愉悦的审美境界都具有无言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首先要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学需要整洁、美观、新颖、舒适的环境,这对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客观条件。上课前布置场地,要做到布局合理,图形清晰,雅观醒目,使学生临场时心情舒畅,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授立定跳远时,再距起跳线前面适应距离画一横线,在两线之间画波浪线,表示为水,让学生想象为小沟、溪、小河,教师提示语言为"小青蛙过河''.也可用竹、藤、塑料、绳圈或铁环代替灰粉线。让学生采用立定跳远的姿势由这一圈跳往另一圈,教师在语言方面进行引导,称之为"荷叶,.学生由此圈跳往彼圈称之为"青蛙跳荷叶".这样无论从器材和场地的布置给学生都是美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净化情感,使学生把体育课作为愉悦身心的课堂,主动健康地进行学习和锻炼。其次,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教学民主,经常用师爱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使师生间、同学问处于心情舒畅的和谐气氛中,真正把体育教学变成快乐体育的课堂。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外味,甚至疲劳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消除。民主的教学气氛能激人奋进,给人以精神力量,促进学生情感、意志和理性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