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 注重体验
——评《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直线、射线和角》是苏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首先将直线、射线、线段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再引出角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形体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几何形体的基础。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直观地描述线段和角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这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抽象。朱老师的这节课比较全面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通过迁移,观察分析等认识直线、射线,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联系与区别,以及角的概念,角的符号;学会用三角板、直尺画直线、射线和角;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同时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达到从教到用的转变。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层次清楚,环节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具体设计以下几个层次:1、引导观察,感受射线、直线的意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激光照射的夜景复习线段的知识,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射线。接着由射线引入直线,与此同时,通过画一画射线和直线,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层,角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既巩固了对射线、直线的进一步认识。又通过画射线,展现角形成的过程来引出角,再让学生自学角的读法、记法。第三层,全课堂总结,引导规范认识。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突出特色:
1、情景创设不仅注重新颖有趣,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始的激光照射,飞机飞过遮住,引出线段。再由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引出射线、射线的另一段无限延长引出直线、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引出角。
2、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朱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例如她设计了除去灯光抽象到射线,运用课件动态展示射线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束光穿过天空云层,一直延伸到宇宙,从而联想到射线的一端是无限长的。又如,教师设计了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去实验,去猜测,去发现,再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更直接的解决学生的疑惑,“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整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经历着观察、操作、体验、思考、探索等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读懂教材,合理安排,思路清晰,处理恰当。
在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朱老师主要围绕两个层次展开教学:第一层次,认识直线和射线,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说一说,猜一猜,来巩固学生对射线直线和线段的进一步认识,第二层次,角的认识。朱老师先安排学生自学,然后交流学习所得,规范学生数学名称,概念的术语,达到对角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不仅达到了教师的预设目标,而且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4、读懂自己,尊重学生,积极鼓励,平等和谐。
朱老师的课堂语言富有激励性,注重人文关怀,每次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都能给予一定的鼓励,如:“再好好想想”、“这样就可以了吗”“你现在明白了吗?”等等,使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肯定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达到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发言主动,参与性增强。
总而言之,我们的尚美数学课堂只要我们能多给学生创设问题发现问题的机会,多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多营造探究问题的氛围,多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课堂就一定是生动而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