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9月理论学习(朱雯婷)

9月理论学习(朱雯婷)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7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尚美,点亮智慧人生

 一、释题:什么是“尚美”?

尚:崇尚,追求,尊重

1、“尚美”可以理解为四个层次

认识美: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了解美的基本含义,对美的事物富有敏感和基本认识。

发现美: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乐于发现其中的美。

追求美:有一颗强烈的爱美之心,具备高尚的审美人格和审美情感的事物。

创造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

2、美是智慧的化身,爱美之人就是追求智慧之人,“尚美”就是要培养“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人,就是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

二、美育是一个自古至今永恒发展的教育内容

人们对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历史、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地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总的来说在不断丰富。拿中国历史来说,晋代人以瘦为美,讲究玉树临风,到唐代则以肥为美,追求体态风腴,到近代,陈独秀提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教育思想,说明人们对美的追求,在不断走向深入,抽象,从人的表象走向精神世界,从单纯的人或物走向人与自然之美。

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学者多从道德的角度来阐述对美的认识,注重个人的修行,以孔孟倡导的克已复礼,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为代表;西方学者多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对美的认识,将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

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第二,从意识精神属性寻求美。如柏拉图认为,美是永恒的理式;普罗丁认为,美是神的光辉的反映;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三,从心理生理属性追寻美。休谟认为,美是一种愉快的情感。

3、时代要求。新的时代要求我们重视美育。

绝美的课堂生成。课堂上可以看到师生人性的闪光,看到师生的高尚的品格,尤其是学生通过学习,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格的光芒,或充满爱心,或心怀感恩,或壮志满筹,或悲怜同情,或忧国忧民,或扶正抑邪……这种品格美,人性美在课堂中生成,才是真正的“尚美课堂”的精髓所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