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录反思>
在近两轮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在相同的教育教学条件下,相同的社会环境、班风、老师的教学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结果却不相同。为此,我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心理因素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在小结课题之前,先说明一个定义,我理解的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主要指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特点及普遍规律。这里的英语学习,相对比较狭隘,就指目前情况下的,不是母语(即语文学习之外)的课堂上进行的英语学习。在相同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在相类似的家庭环境、相近似的知识结构下,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学习结果。
一、英语学习的动机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在目前学习中看来有直接的联系。心理学把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因称为动机,把激起动机活动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没有内外力量的驱使,学生就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其中内部动力是第一位的。所以,了解和研究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学习本族语言,才能接受并表达更多的自己所需的信息。这种心理需要会使其产生与学习结成一体的综合性动机(intergrativemotivation)。而英语学习还带有工具性学习的心理,所以效果就略输一二。
促使小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很多,其中英语学习的态度、兴趣和情绪是核心因素。
1、学习态度。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并不影响其语言的习得,因为他们所生存的环境迫使他们必须学。而英语则不同,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学习英语是为将来生存做准备,只是一种可用可不用的工具。这种学习态度必然会对其积极学习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学习兴趣。小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对其英语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学习英语大部分通过机械识记完成记忆,记忆后又恢复到没有英语交流的母语氛围中,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较消极被动。幸好,小学生有好表现的心理,有时能夹中夹英的来上一句。作为老师,要注意“保护”这种难得的好心理。
3、学习情绪。通俗地说,学习情绪即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心理体验。良好的心理体验能促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愉悦的情绪,反之,则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体验又会以程度不同的焦虑反映到学习行为上。当然,有适度的焦虑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如喷泉,有压力才能喷出美丽的水柱。
根据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在学习中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个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强化又要求教师端正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我的“会笑的苹果”激励机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英语学习的风格
英语学习的风格(learningstyle)是指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的接受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1、独立型的学习风格
具有独立型学习风格的学生习惯根据学习任务来寻找信息,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学习方式,通常小学生中具备这种学习风格者少。而大多易受外部影响,在学习中习惯从外部环境中寻找信息。为什么学生习惯于依赖外界环境找寻信息呢?主要跟我们的教学中采用系统地讲授和群体环境的支持有关。为了让学生能努力地提高学习独立性,可以多介绍一些英语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在对知识背景的理解中进一步加深知识与背景的联系,设疑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整体型的学习风格
所谓整体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从整体上研究学习材料,通过使用说明性的例子和类比方式,达到对学习材料的总体把握。而一般的学生往往留心一连串的细节,然后把细节汇集成完整的材料。而小学生由于认知本身具有不完整性,“以点盖面”的特点,教师更需要从学法上进行指导,用全面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并要在平时点滴学习中渗透整体理解知识。
3、冲动型的学习风格
具有冲动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往往反应快,视觉扫视呈现跳跃,当然出错率相对高些。其实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总是犯同一种并不复杂的语言错误的现象。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不急于纠正具有冲动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语言错误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出现差错的原因。
三、英语学习的策略
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es)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间的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切学习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策略时,要在注意策略与信息提取策略上予以重视。
1、注意策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教师可设疑问难做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在阅读时对与问题有关的细节能引起注意。
2、信息提取策略。关于记忆真的是一个不太容易的环节,而学习英语有些知识还是靠记忆,而学生能否正确地从记忆中提取(再认或再现)其实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这种信息提取策略建立在学生对学习材料正确分类的基础上,学生记忆单词时可以有教师指导按其单词的词性、用法及发音规律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组合。如:字母组合ea有/i:/与/e/的区别,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个规律来进行记忆,帮助学生从繁琐的记忆中解放出来,并充分发掘小学生广阔的记忆空间来识记更多的单词。
当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配合。家长有利的指导与鼓励能让学校教育更好的延续和完善。
[反思: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中的问题并找到一些相关策略,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习快捷、准确地感知、识记语言材料,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语言,还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尽管学习风格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起决定作用,但对英语学科来说,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独立型、思考型和整体型的学习方式。心理学的大量实验也证明,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教学的共性,更要善于发现共性中蕴含的每一个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