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10月理论学习(周锭)

10月理论学习(周锭)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7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如何关注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摘录反思>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这一情境要有用、有趣、有挑战性。教师要善于编导情境用语,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游戏或竞赛等,总之,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入迷,有兴趣去学习。

    二、解放“感官”,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耳、眼、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要做到以上几点,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体验成功,让学生“乐”起来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表扬。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能激活一个人的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赏识教育”,一旦学生有创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活他们内在的动力,从而信心满满地,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开放空间,让学生“飞”起来

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想象的空间里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思索,有时甚至还会去奇思异想。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有意识地出一些开放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