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
——听《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讲座有感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现在的语文教学语文味越来越少,语文知识的教育远大于语文能力与语文思想的教育,学生学习到的是僵化的知识,换一个情境未必会自己使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自身的自我发现与重构在这种情况下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金东旭老师的讲座就是以此为题,让我受益匪浅。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能力比知识重要,这是课堂转型之道。能力是教育界经常提及的名词,这里的能力是指的探索知识的能力,开拓性思维能力,也不能简单的称为学习能力,更不是指狭隘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主探索意识、创新思维、操作动手经验的集合体。是正确的情感倾向,科学的价值观的体现,因此,这里所说的能力,其实,就是课标中提到的中高级目标。 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完全一样,学习能力因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而探索能力,很简单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学习倾向于学,通过学现成的知识,然后通过一遍一遍的习得达到掌握的目的,而探索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老师的引领下去发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它侧重于探索。探索能力本身就是目标,而传统的学习能力的目标是获取知识,知识能力才是它的目标。 探索能力是学生经历多次探索过程,思维倾向、探索方法、探索体验稳定固化形成的一种处理问题的完整的思维和操作模式,包含有科学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因此,探究能力的形成是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只有不断地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才会形成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