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三月份理论学习(谢丽)

三月份理论学习(谢丽)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0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活动——寓“美”于教

     孩子们需要什么?教育应该给予孩子们什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答案。 
           面对高年级学生“追星”热潮,省优秀教师、市首届十大魅力教师余凤娟有一套引导教育的“绝招”。她在班级开展“想唱就唱”pk赛,要求“大众评审”以鼓励的态度面对伙伴们的表演,点拨参演学生正确面对竞争和失败,要从组合排练中学会分工合作,从经历中提高耐挫能力…… 
       “与其去堵,不如把心用进去,发现闪光点,领着孩子们玩出高雅,玩出精彩,玩出创造。”余凤娟深有感受地说,孩子们通过比赛不仅充实了学习生活,而且“追星”的浪潮也消停,师生的心因此也贴得更近了。 
        面对孩子,真正会爱学生的老师们是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交流,用行去感化。 
        现在,学生最盼望的莫过于每周五下午的班队会了。学生再不用听老师板着脸的训话,取而代之的是丰富而有益的体验活动:孩子们在《竞选班干部》中,大伙一块儿商议制定竞选标准,确定竞选岗位,自己写竞选词,人人有岗位,人人有机会;《手拉手,同进步》中,校园生活的一幕幕在孩子们的眼前一一呈现,伙伴间的真情点点滴滴,触动心灵;《最近有点烦》将学生的烦心事一一梳理,师生、家长敞开胸怀,碰撞心灵,帮助孩子们消除烦恼……学校以活动形态代替教学形态,注重情境创设,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构建,德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美少年,在体小孩子们眼中可谓是他们心中的“明星”、身边的“偶像”。学校为激发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找到努力的方向,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成长的幸福。体小形成了以“尚美少年”、“尚美班级”的激励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自我发展,使良好的校风、班风成为教育无形的力量,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成为有较强自控能力,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受到良好教育的“美”的学生。 
      “心灵美少年”许春寒,用课余时间捡废品,给病重的父亲攒医药费;“艺术美少年”朱奕辰,全面发展,多才多艺;“智慧美少年”章丁盼爱读童话、爱写童话,已出版童话集《盼盼童话》;“体育美少年”张菁正备赛伦敦奥运会;曾获全国舞蹈比赛一等奖的陈清扬,现任少儿广播电台主播的刘卓云;参加亚洲、全国、省、市比赛均取得骄人的成绩的45名小专业运动员…… 
       此外,学校依托开发的“团体自编操”、“编结艺术”、“文学欣赏与创作”、“英语课本剧”、“管弦乐”、“舞蹈”、“儿童服装设计模特”、“软体排球”等校本项目课程,引导学生参加多种艺体活动实践,形成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在美育活动中提高审美趣味,培养发现美、感受美、选择美、践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尚美育人”的特色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得以培养和发展,其思想素质和品德状况也得到了提升,全校学生行为规范优秀率达95%,合格率达100%。此外,活动也有效激发了孩子们求知的兴趣,近三年来,学生的学科成绩在全区同等办学规模学校中遥遥领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