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信息》的教学反思
“数字与信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通过调查邮政编码的编排使学生了解编码的编排方法,并了解掌握身份证的组成和意义。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行政区域的级别大小没有一点概念,而寄信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很少碰到,因此对于邮政编码的知识几乎没有。于是决定选取常用的电话号码的特殊功能的调查和使用了初步感知编码,让学生记录自己及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再通过调查、上网搜集有关身份张编码所表示的信息,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习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懂得“编码”就是数和符号作为一种交流语言,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板块式的教学方式,先谈话引出数字的三大功能:数量功能、顺序功能、编码功能,再深入探究身份证编码的特点,最后尝试编码实际应用。课从谈话交流引入数字“1”,让学生谈谈看到数字“1”有什么想法?接着出示“10”再接着导入“110”,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也说出数的意义和用途,突出数的功能:数量、顺序,最后再110引出数的另一种功能:编码。
导入新课后,第一教学板块先从学生调查的常用电话号码功能入手教学,初步感知数字可以通过编码表达信息,并感知了编码“简洁”的特征。
第二板块我安排的了解邮政编码,虽然由于缺少生活经验,现在很少写信学生对邮政编码不熟悉,但通过对邮政编码的了解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编码的感知,知道编码的存在意义,知道编码是有规律。
第三板块我安排了教学身份证编码,为了让枯燥的编码更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始我安排了猜谜游戏,学生说收集的身份证号码,我来猜这是她的哪一位家人,游戏中学生被老师百发百中的猜测本领震惊,这时引出这是因为我读懂了身份证编码里所表达的信息。学生的求知欲立即被调动起来,此时引入省份证编码的规则,学生学得如饥似渴,领悟其中的信息后便是水到渠成。
为了让学生体验掌握知识的成功感,我安排了第四板块知识运用,学生之间互相通过身份证号猜测这个省份证号所对应的人,一次又一次成功后,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了,我又最后设计警察抓罪犯这一环节设计,从提供的信息和多个身份证号,让学生判断罪犯是谁,顶着“福尔摩斯”的称号,学生投入的研究讨论,将整节课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第五板块,从了解编码到设计编码,考验学生对整节课知识的掌握,我安排了2个练习,一是编辑准考证号,这个和学生学习息息相关,学生们会感知原来编码离我们这么近;第二个练习是给2幢大楼房间的编码,这个练习富有开放性,有的学生为了区别两幢楼的不同,居然想到用1号楼和1号楼来命名大楼,或用A座和B座来命名,很惊讶学生的创意和对编码知识的活学活用。
纵观整节课,用我校提倡的“尚美课堂”来评价的话,首先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氛围融洽,实现了课堂愉悦美;学生从课外的收集信息,到课内的交流探索,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美;课堂设计由5大板块构成,循序渐进,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美。
朱新辉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