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东旭主任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有感
2016年3月17日有幸聆听了来自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金东旭副主任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也谈教师自我的发现与重构》的专题讲座。
其中讲座开始的一句话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是爱因斯坦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让我想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故事,开车拐弯不让行人是很多国人开车的陋习,有个城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专门要求交通警对这种现象进行处罚。在翻看马路上行车录像时,发现有一辆车无论在哪里,见到行人总会主动停车谦让,交通警察发现这一现象很是惊喜,希望树立典型例子进行宣传。当采访到此人时,大家都夸他修养好,品德高时,他说道,我是考加拿大学的驾照,汽车让行人这是我的本能,与其他无关。我看后感触很多,其实我们的教育也能做到无形,那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这就对承担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升自己以适应更高的教育要求,要具备哪些发展的核心素养呢,金主任给我们进行的解读,金主任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面对教育你拥有怎样的教育情怀,你的教育观是专制的还是以人为本的,你的学生观是约束的还是发展的,你的课程观是知识为本位的还是体验为主的,你的学习观是被动的还是主动。当然,现在教育都是提倡后者。例如在课程观上,我作为一个教龄18年的教师也在转变,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课时,以前认为,把书上有的知识告诉学生,多做点练习,让学生做题不错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也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现在再教到《千米的认识》时,我会把课堂转移到操场,让学生徒步走一走1000米到底有多长,走完一千米需要多长时间。转移到放学后,让学生从校门出发以课堂上体验到的一千米大约要走12分钟的知识,往家的方向走12分钟,看一看离学校1000米处是哪里。充分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体验感知知识。这样的处理,以前会觉得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习题进行巩固来的有效。现在我们更多地是想到学生的长远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何改变让自己专业提升,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张校长也提出,作为教师发展首先要具有第一动力(自我发展的的内部动力)、其次要有第一品质(不断反思的品质)、第三第一专业(坚持研究儿童、研究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想、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专业智慧,这样才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