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切的情境营造。我们都知道,在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促进互动合作,它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这里,程老师精心营造的情境,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走进课文,拟物化,用小鸡的眼睛看世界,这样一种模糊的角色界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促进了情感的共鸣。此外,本课的图片情境和动画情境都显得非常质朴,却又是恰到好处,学生在图片情境中理解表示色彩的词语,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由于学生毕竟没有在蛋壳里生活的经验,所以教者通过动画,把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孩子们眼前,作为对假想情境的补充。
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自读自悟是有难度的,但我们总是要跨出这第一步的,我们不能因为畏惧第一步的失败而不放开我们的手。程老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她的提问是:“世界到底是不是黄乎乎的呢?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想一想。”接下来,教者又通过巧妙的提问来检查学生自读自悟的效果——“小鸡们,你们现在在哪里呀?你在干什么呀?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是有别于中高年级的“你读懂了什么?”教者切合亲切的提问引导学生把自己读懂的,读会的,只可意会的蕴质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勇敢并成功地跨出了自读自悟的第一步。本课教学很注重读书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自然润泽,不注重技巧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的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