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世界多美呀》评课

《世界多美呀》评课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6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听了程老师上的《世界多美呀》一课,心里有很多触动。《世界多美呀》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它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下面谈谈这堂课的三个亮点:

贴切的情境营造。我们都知道,在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促进互动合作,它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这里,程老师精心营造的情境,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走进课文,拟物化,用小鸡的眼睛看世界,这样一种模糊的角色界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促进了情感的共鸣。此外,本课的图片情境和动画情境都显得非常质朴,却又是恰到好处,学生在图片情境中理解表示色彩的词语,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由于学生毕竟没有在蛋壳里生活的经验,所以教者通过动画,把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孩子们眼前,作为对假想情境的补充。

    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自读自悟是有难度的,但我们总是要跨出这第一步的,我们不能因为畏惧第一步的失败而不放开我们的手。程老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她的提问是:“世界到底是不是黄乎乎的呢?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想一想。”接下来,教者又通过巧妙的提问来检查学生自读自悟的效果——“小鸡们,你们现在在哪里呀?你在干什么呀?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是有别于中高年级的“你读懂了什么?”教者切合亲切的提问引导学生把自己读懂的,读会的,只可意会的蕴质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勇敢并成功地跨出了自读自悟的第一步。
   
本课教学很注重读书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自然润泽,不注重技巧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的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