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强调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求真是基础,求善是关键,尚美则是最终目的。尚美是语文教学精髓之所在。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过程。
我校自实施“尚美特色”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利用教研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方式,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审美因素,旨在构建尚美、和谐、高效课,提高语文教学。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怡情,以美启智,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尚美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追求,更是理想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尚美、灵动的语文课堂就像奇丽的诗,让人回味无穷;像优美的景,让人流恋忘返;像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的课堂中一味地追求形式,而远离了真实。往往割裂了课文整体的美,没有充分发掘课文内含的美,学生没能充分欣赏课文语言文字的美。课堂中廉价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语言的内涵。如此的课堂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而省略了复杂的训练过程,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真相,捧出的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鲜艳夺目,但缺乏真实,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竭力追求情景美、语言美、课堂美、情感美、个性美、结构美、结束美、板书美,努力营造“尚美”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