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顾海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但目前而言,课堂教学依然是主旋律。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怎样才能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高效呢?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课堂的润滑剂
二、幽默语言:生成高效课堂的调味剂
三、走近生活:生成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四、聚焦策略: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
【反思】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课堂的润滑剂
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心理未未成熟,他们往往因为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一门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现在个人的涵养上: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对学生严而有度、严而有爱;处理事情要公正公平合理,有一套与学生和谐相处的规则与底线;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传播正能量……。一句话,用一颗爱心,满怀激情地既教书又育人,言传身教。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也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善于表扬,表扬到位,还要创造机会表扬。英语是一门以语用为基础的科学,课堂中的各类活动就为学困生创造了很多被表扬的机会,很多学困生语言优美、发言积极,但因为语音不准确、词汇积累和表达有障碍,我们若能抓住契机,让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必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课余时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要片面地局限于学科知识,要更多地侧重于学生的业余生活、家庭情况,与他们多谈人生、理想、爱好以及对平时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看法,既了解学情,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认可自己的老师。师生间的亲和力增强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身心愉悦,课堂语言就更具有亲和力。若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课堂上没有最佳表现,就对不起对方。高效课堂的产生就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幽默语言:生成高效课堂的调味剂
教学,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教学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开始。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说:“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幽默的语言让自己轻松,让学生愉悦,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英语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有时难免枯燥乏味,在其中穿插一些幽默愉悦的东西就会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讲到a new house时,投影一些“疯狂动物城”的房子进行对比,学生哈哈一笑,永生难忘。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三、走近生活:生成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小学英语教材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此教师应该深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广泛阅读各种资料,不断去积累一些生活中的英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进“时代活水”,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英语是“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统一。如可口可乐的标识,巧克力的名称等。
四、聚焦策略: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考查英语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参与的程度”。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并真正理解知识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变换教学模式,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尚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智慧高效课堂的生成需要我们用爱心、幽默等去走近学生,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欲望。课堂上学生觉得快乐而有趣,学生的热情就高,课堂效率就会高,这样老师和学生就会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