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稿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双英

听了尚美课题组程凤娇老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下来,我认为值得推介的有如下几点:

一.教者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意识。

这节课,我感觉教者目标很明确:1、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且能把第三个目标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采取多种手段去训练实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上面了,实实在在地加强了读的训练,课上老师做到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形成,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融合创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互动,注意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这个重点。

二.教者树立了较强的主体意识,实现了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这节课,老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以自已讲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如何学组织教学。看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1、学生积极参与,有想法,爱表达,学习投入。(大声读书、大胆发言、踊跃举手)2、学生善于倾听,理解别人发言,并抓住要点。(检查朗读时学生专心听,并及时纠错,师生评,生生评,师不作一言堂。)3、学生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对课题提问,提出自己想知道或不明白的问题)

再看看教者的教学状态:老师课上常说的词有“你愿意怎么读?”“你想读哪个自然段?”“谁还愿意?”“你认为哪些词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觉得哪些生字难写,需要注意?”从这些词中话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不也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吗?

三、细微之处,彰显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老师这节课的始终,这在细微之处也可得见。

其一,示范意识。老师板书课题时,笔笔工整,一边写一边还说有关“诊”字的顺口溜,让学生书空临写,既彰显教师的扎实的基本功,也是对学生写好字的一个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其二,问题意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伊始,老师通过板书听诊器引出课题,并让学生提问“你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这既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质疑,探究”的学习理念。

其三,反馈评价意识。评价学生时,老师从不自己轻易肯定或否定,而是把发言权交给学生,“你认为某某同学回答得怎样?”“你认为某某同学读得怎样?”小组内同学读后相互评价。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反馈评价,活跃了课堂,促进了学习效果,充分展现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四,情感意识。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尊重,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整节课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的共鸣。

对这节课的建议:

1.写字教学时,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说说难写字的注意点是有必要的,还要进行个别示范,让学生描写,临写,要通过训练,不要空口谈写字,不走过场。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扎实令人愉悦的参与度高的课,也是一节有意义的课,是有效率的一堂课,充分展现了老师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新课程的理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