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尚美课堂活动记录3

尚美课堂活动记录3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5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志兰

“尚美课题”课题组活动

时间:2016.10.20

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核心组)吕晓梅 苏梅玉  周志兰  张春燕 朱新辉 吴迎春 吴银兰  卞雅君  张芸  朱雯婷  刘丽  殷文宇

(校级)周文英、吴月静、姚亚琴、许月皎、张瑜、程凤娇、姚海燕、査文兰、周锭、陆明霞、顾海艳、芮丽杰、王晓霞、陆双英、李晓燕、谢丽、李军伟

活动内容:

一、主持人:各位老师交流自己学习的心得,谈谈自己对尚美课堂的认识。

二、各位老师交流学习体会。

张春燕:“尚美课堂”各年段课堂总体要求:

1、“尚美课堂”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五大观念转变:

课程观由文本向体验转变;
教学观由单纯传授向促进学生发展转变;
教师观由讲学向导学转变;
学生观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学习观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2、尚美课堂:“以美优教”

1)、以美优教:做到“十美”,但“不以美代教”:

教学设计美;

教学内容美;

教学方法美:

教学情景美;

教学语言美;

教学教具美;

教学板书美;

教学教态美;

(发自内心的微笑)

教师服装美;

教师心灵美。

板书装扮课堂美的要求

布局美;简洁美;字迹美;色彩美。

2)、尚美课堂要求做到“八个优化”:
优化教学目标、体现多元性;
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
优化教学环境、体现民主性;
优化教学手段、体现多样性;

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
优化教学方法、体现互动性;
优化教学时空、体现广泛性;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发展性。

3)尚美课堂要求做到“八个给一点”:

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点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3、课堂评价要坚持“以学论教”

教师基本素质:包括语言、教态、板书、知识、能力(组织能力、亲和能力、应变能力)

课堂上学生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达成状态。

“学情”来衡量“教情”。

教师要由关注“自己的教情”到关注“学生的学情”。用正确的课堂评价引

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朱新辉:尚美课堂应该微笑的。

高尔基曾经说过:“你能不能在人身上激起一种荡涤灵魂的乐观的笑呢?”在高尔基看来,微笑不仅是宣泄感情的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荡涤灵魂让人“笑”对人生的态度。很显然,我校的做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也努力在实施自己的微笑教育。

小学生是未成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脆弱的,他们渴望教师真爱的滋润,需要教者关爱有加,呵护备至。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了,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要好好保护,任何形式的简单、粗暴、冷漠、体罚.都是对孩子的美好而脆弱的生命的践踏,因而三是不道德的教育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课能在学生们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投射,教师要学会用心去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

卞雅君:我们的尚美课堂是基于和谐课堂、有效课堂而提出来的。因此,我认为,这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学生怎样学,愿学,乐学,也就是能够达到情感的愉悦性,是课堂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因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最常见、最主要的活动便是课堂上的发言。如何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课堂教学的引导,是教师必须突破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问题的评价,应该是很实在的,可以既是对回答问题学生的肯定,又是对以下回答问题同学的启发。当学生的回答局限在一个方面时,要及时引导他们向另一个问题思考。又要善于给学生树立示范性的榜样,让学生观察同伴成功的经历,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从自主参与中获得情感的愉悦性。

周锭:尚美课堂中的老师应该这样:

1、展示预设之美。

美的课堂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2、完善生成之美。          

美的课堂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至少,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惟其如此,它才能与教学现实融合,并因此而丰富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凝炼为可供愉悦对话的文本。
三、主持人:通过学习,大家对“尚美课堂”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尚美课堂的要求,尚美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下次,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在尚美课堂中的是如何凸显愉悦、开放、参与这些特征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