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11月理论学习材料(芮丽杰)

11月理论学习材料(芮丽杰)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芮丽杰

11月理论学习材料

三河口小学   芮丽杰

美育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在美的感悟中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持续注意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也会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并感受到美,欣赏到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呢?美育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特别要抓住主阵地——教学课堂,渗透美育。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的生动、活泼而有实效。下面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看法。

一、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让学生边唱边跳,或边说边动,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

二、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语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

三、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

四、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人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

五、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面;在学习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让学生做一做指偶,互相玩一玩,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巾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